56個民族名稱圖片 風俗習慣

湘西土家族擺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土家族古老風俗的民間舞蹈,現主要流傳于湖南湘西龍山、保靖、永順等地。一般在農歷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夜間表演。

土家族擺手舞的產生

資料顯示,擺手舞始于公元940年,有詩為證:“千秋銅柱壯邊陲,舊姓流傳十八司。相約新年同擺手,春風先到土王祠?!边@是我國最先記載擺手舞的原始依據,它記錄了土家族統治者彭士愁和楚王馬希范結盟的故事。擺手舞從由“巴渝舞”嬗變而來,分為“大擺手”和“小擺手”,流傳至今。

勤勞樸實的土家人民在對大自然的改造中提煉出了這種具有特色的民族舞蹈,它風格多樣、內容豐富,包含的內容從狩獵、宗教信仰到戰爭、農事甚至民族婚俗等,極具文化教育內涵和藝術研究價值。

起名源于宗教信仰

擺手舞產生于宗教信仰。我們知道,土家族的擺手舞是一項由多人參與的群眾舞蹈,一般于春節或大型活動時期在土司王廟前舉行,而此廟在土家語中又名“擺手堂”,“擺手舞”便由此而來。在土家語中,擺手舞即“舍巴舞”、“舍巴日”、“舍巴駱駝”等,與古時土家族人民祭祀先祖,請求神靈保佑相關,舞蹈中也包含如“觀音打坐”、“十指合十”等動作。古時樸實勤勞的土家人民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將這些求神拜佛時經常要用的祭祀動作融入到舞蹈之中,創造了集健身、娛樂功能于一體的民間體育活動。

內容源于生產勞動和生活習俗

從內容上看,擺手舞除了反映宗教祭祀外,還體現了土家人民一年四季的勞作過程。據研究發現,古時的土家人民其實通過模仿播種、漁獵和收割,以及喜慶豐收的情形才創造了這種極具特色的舞蹈,其中包含了撒種動作、割草動作、擦汗動作、挑擔擔動作和篩簸箕動作等等。

形式源于戰爭

據考證,擺手舞還是一種軍功戰舞。其中的“大擺手”就是起源于土家族先民巴人應邀參加楚王伐紂時所跳的“巴渝舞”。士兵們凱旋歸來令土家父老鄉親們甚是興奮,大家便在夜晚舉辦酒席慶祝,并在原先的舞蹈中融入了戰場殺敵的場面,此后土家人每三年都會舉行一次“大擺手”的典儀。所以,現在的擺手舞中還包含拳腳、刀槍、騎射、摔跤等動作,軍功戰舞特點突出。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