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個民族名稱圖片 風俗習慣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達斡爾族節日一:“阿聶”節

即春節,是達斡爾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每逢節日來臨,人們便停止勞作,張貼年畫和對聯,準備手把肉等各種美味佳肴,并走親訪友,開展各種娛樂活動。他們稱除夕為“布圖”,是封閉、完成之意。一年過去了,“三十”夜里該封閉了,一年的事情在最后一天就該全部完成了。除夕的早晨,家家戶戶清掃庭院,張貼年畫及對聯,準備敬贈親朋長者的禮物,并在大門口正前方壘起一大堆干牛馬糞餅,并祭祖、掃墓(行棺殮土葬)。傍晚,燃起牛糞堆,使整個屯子籠罩在暮靄與溫暖之中。老年人把大塊熟肉、白面饃、餃子等投進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豐登,認為煙火越旺,燃燒時間越長,越是象征著迎來的是興旺之年,日子越紅火,所以都盡量把自家的牛糞堆高大些。有些地方在除夕的下午講究吃牛羊肉和牛羊頭蹄。入夜,門前懸掛燈籠,個別人家還擺放冰燈。家里每間房內都要點燈,每個神位前都要燃香燭。除夕之夜有祭祖的傳統,不設牌位,于屋外西側掬土插香,面西叩拜。祭獻給祖先的酒、奶皮、點心等,由老人擺放。除夕夜全家須向長輩叩頭辭舊歲,接著到同一血緣氏族(“莫昆”)的親戚家拜年,從最長者起,都得拜到。

午夜一過,新年開始,聚在一起的人還得再拜一次,給長輩請安、敬煙、磕頭。整個除夕之夜歡聲笑語,通宵達旦。初一凌晨,當日天亮前全家起床,向長輩敬酒叩頭,接受老人的祝詞。吃完帶湯的迎春水餃,穿上新衣,本莫昆男女聚在一起由年長者帶領,按輩分高低依次到各家拜年(男人們便紛紛離家,成群結伙地至村里及外村去向長輩拜年請安,然后男女老少,逐戶互拜。)。然后進行各種娛樂活動。過初五后再去外屯拜年。到外村拜年不能在日出之后??腿艘贿M門,先去揭主人家的鍋蓋,搶吃家家都備有的蒸糕,夸獎誰家的糕最甜,就是贊美誰家最善良。節期,婦女們要贈禮品,把最好的煙葉、奶皮、糕點、凍肉等分包包裝好,送給老人、親友。姑娘們要把自己繡的荷包悄悄在舞會上贈給意中人。

從初一至初五,有些地方是整個正月里,婦女不得動針線,免得一年受累。節期不許哭鬧及大聲呵斥,否則不吉。初五一過,青少年開始打“貝闊”(曲棍球),夜間化妝后玩模仿動物的游戲,小孩玩狍子踝骨,老人聽史詩吟唱,婦女們跳“魯日樂歌舞”,還有其他許多文體娛樂活動,一直熱鬧到正月十五。

達斡爾族俗稱正月十六為“黑灰日”。清晨,老人先再未起床的兒女腦門上抹一點鍋底黑灰,青年們彼此爭著向對方臉上涂抹黑灰,意為避邪免災、預祝來年豐收和幸福。認為這一天誰不把臉抹黑,這一年就不吉利。在端午節的清晨,達斡爾族要前往江河沐浴,或者用野外的露水洗臉,采摘艾篙草插在耳邊和衣冠上,以便保證一年之內無病天災。


達斡爾族節日二:千燈節

達斡爾族傳統宗教節日,流行于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一帶達斡爾族地區。每年農歷十月二十五日,人們紛紛制作各式各樣的燈盞,帶到喇嘛寺廟去點燃。點得越多越吉利。千燈節起源于藏傳佛教的格魯派喇嘛教,即黃教。黃教是公元15世紀初由宗喀巴(1357—1419)在西藏拉薩創始,蒙古俺達汗(1507—1581)時期傳入蒙古,自此后,喇嘛教深入影響蒙古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風尚達數百年之久。俺達汗本人皈依喇嘛教,大興佛寺,廣建廟宇,寵信喇嘛上層。十月二十五日是宗喀巴逝世的日子,寺院僧尼在這天要誦經紀念,各地區和各教派也有一些各自的群眾性紀念活動。海拉爾是呼倫貝爾市的首府,周圍地區乃蒙古族崛起之搖籃。達斡爾族受其影響,故有此節。


達斡爾族節日三:布通(布圖)

即年三十。上午打掃衛生,張貼年畫和對聯,給莫昆近親各家老人贈送禮品,在大門外備一堆干牛馬糞,晚飯之前點燃以驅散不祥之云,并往火堆上放些肉塊、糕點和餃子等,求火神保佑人畜平安。晚餐以手把肉為主。餐后,老人代表家口,用酒肉、糕點祭祖敬神,焚香叩拜。前半夜,包餃子凍貯,以便正月間隨時煮食。子時,晚輩給長輩敬酒叩頭,祝老人健康長壽,老人也預祝晚輩幸福。當夜爆竹聲不息,燈火長明。


達斡爾族節日四:卡欽

正月十五日,達斡爾人認為這天是天神歸界之日。在前一天晚上,向神位燒香叩頭??J日,人們穿新衣,吃手把肉或餃子等。


達斡爾族節日五:霍烏都日

正月十六。又稱黑灰節。大清早,小伙子們手上涂抹用油拌和的鍋底黑灰,爭相抹在本屯少女們的臉上。這種抹黑娛樂,是春節期間達斡爾族青年一項獨特的活動,象征著吉祥并預祝當年莊稼豐收。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