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言文 文字解析

原文及翻譯含賞析

發布時間:2023-11-06
1、

登快閣原文及翻譯(含賞析)

原文及翻譯
登快閣
登快閣原文含賞析

《登快閣》是由黃庭堅所創作的,全詩明白如話,因景抒情寄慨,字字緊扣,層層關聯,用典貼切,無一字無來處,體現了江西詩派用字新奇、筆力雄健的特點。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登快閣》的譯文及鑒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登快閣》原文

宋代:黃庭堅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登快閣》譯文

我這個呆子辦完公事,登上了快閣,在這晚晴的余輝里倚欄遠眺。

遠望秋山無數,落葉飄零,天地更加遼遠闊大。朗朗明月下澄江淙淙流過,月光下顯得更加空明澄澈。

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吹簫的興致了,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憂了。

我從萬里之外的遠地乘船歸來,在船上吹起長笛;我的這顆心,將愿與白鷗結為朋友。

《登快閣》賞析

這是黃庭堅在太和知縣任上登快閣時所作的抒情小詩。

一般說來,文章或詩歌開頭往往較難,以致有的文學家常將其開頭處砍去,這是因為開頭處,作者還沒有和作品的情境融為一體,因而容易作態。黃山谷此詩起首,用通俗口語娓娓道來,但又能構思奇妙,引人入境。詩人說,我這個呆子辦完公事,登上了快閣,在這晚晴余輝里,倚欄遠眺。這二句,看似通俗淺近,卻包涵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前句是用《晉書·傅咸傳》所載夏侯濟之語,“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癡,復為快耳!”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閣“及李商隱”萬古貞魂倚暮霞”之典,還多有翻新出奇之妙?!鞍V兒”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認自己是“癡兒”,此為諧趣之一;“了卻”二字,渲染出了詩人如釋重負的歡快心情,與“快閣”之“快”暗相呼應,從而增加了一氣呵成之感此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更是超脫了前人的窠臼。杜詩之“倚”,倚于山閣,乃實境平敘;李詩之“倚”,主語為“萬古貞魂”,乃虛境幻生而成;黃詩之“倚”,可謂虛實相兼;詩人之“倚”,乃是實景,但卻倚在無際無垠的暮色晴空。讀此三家,宛如一幅藝術攝影,在晚霞的逆光里,詩人與亭閣的背影。

不僅如此,“倚晚晴”三字,還為下句的描寫,作了鋪墊渲染,使詩人順勢迸出了“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絕唱。遠望無數秋山,山上的落葉飄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時顯得更加遼遠闊大,澄凈如玉的澄江在快閣亭下淙淙流過,一彎新月,映照在江水中,顯得更加空明澄澈。這是詩人初登快閣亭時所覽勝景的描繪,也是詩人胸襟懷抱的寫照。讀這樣的詩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謝眺“余霞散成綺,澄江凈如練”的名句。但黃山谷之句,既汲取了前輩的養料加以鍛煉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現。所以前人曾評此二句道:“其意境天開,則實能劈古今未泄之奧妙?!?張宗泰《魯齋所學集》)

五、六二句,是詩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謝知音的故事?!秴问洗呵铩け疚镀份d:“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焙缶溆萌罴喟籽凼?。史載阮籍善為青白眼,...

查看詳情>>
2、

雪晴晚望原文及翻譯(含賞析)

原文及翻譯
雪晴晚望
雪晴晚望原文

《雪晴晚望》是由賈島所創作的,這首詩展現了時景常情,但寫得獨行踽踽,空山寒寂,表現出清冷的詩風。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雪晴晚望》的譯文及鑒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雪晴晚望》原文

唐代:賈島

倚杖望晴雪,溪云幾萬重。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

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

《雪晴晚望》譯文

獨倚竹杖眺望雪霽天晴,只見溪水上的白云疊疊重重。

樵夫正走回那白雪覆蓋的茅舍,閃著冷光的夕日步下危峰。

野火燒燃著山上的蔓草,煙烽斷續地繚繞著山石中的古松。

我走向返回山寺的道路,遠遠地,聽見了悠揚的暮鐘。

《雪晴晚望》注釋

白屋:以白茅覆蓋的屋,貧者所居。

危峰:高聳的山峰。

石松:石崖上的松樹。

卻回:返回。

暮天鐘:寺廟里用以報時的鐘鼓。

《雪晴晚望》創作背景

作者賈島公元816年長安應舉落第,次年與  從弟釋無可寄居長安西南圭峰草堂寺。這首詩大約寫于此時。

《雪晴晚望》鑒賞

這首詩展現了時景常情,但寫得獨行踽踽,空山寒寂,表現出清冷的詩風。

詩題四字概括揭示了全詩內容。詩中有雪,有晴,有晚,有望,畫面就在“望”中一步步舒展于讀者面前。

“倚杖望晴雪,溪云幾萬重?!逼鸸P即點出“望”字。薄暮時分,雪霽天晴,詩人乘興出游,倚著手杖向遠處眺望。遠山近水,顯得更加秀麗素潔。極目遙天,在夕陽斜照下,溪水上空升騰起魚鱗般的云朵,幻化多姿,幾乎多至“萬重”。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歸”、“下”二字勾勒出山間的生氣和動態。在遍山皚皚白雪中,有采樵人沿著隱隱現出的一線羊腸小道,緩緩下山,回到白雪覆蓋下的茅舍。白屋的背后則是冷光閃閃、含山欲下的夕陽。山峰在晚照中顯得更加雄奇。樵人初歸白屋,寒日欲下危峰,在動靜光色的摹寫中,透出了如作者賈島詩風的那種清冷。

詩人視線又移向另一角度。那邊是“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遠處山岡上,野草正在燃燒。勁松郁郁蒼蒼,日暮的煙靄似斷斷續續生于石松之間,而傲立的古松又沖破煙霧聳向云天?!耙盎稹?、“斷煙”是一聯遠景,它一明一暗,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皩荨泵菜瓶萑?,而生命力特別旺盛,“野火”也不能燒盡?!笆伞眻圆賱殴?,形象高大純潔,“斷煙”也不遮掩。

詩人飽覽了遠近高低的雪后美景,夜幕漸漸降臨,不能再盤桓延佇了?!皡s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在這充滿山野情趣的詩境中,騁目娛懷的歸途上,詩人清晰地聽到山寺響起清越的鐘聲,平添了更濃郁的詩意。這一收筆,吐露出詩人心靈深處的隱情。作者賈島少年為僧,后雖還俗,但屢試不第,仕途偃蹇,此時在落第之后,棲身荒山古寺,暮游之余,恍如倦鳥歸巢,聽到山寺晚鐘,禁不住心潮澎湃?!拔蛞淹恢G,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淵明《歸去來辭》),詩人頓萌瞿曇歸來之念了。

就在寫這首詩的圭峰草堂寺里,賈島曾寫過一首《送無可上人》,為無可南游廬山西林寺贈別,最后二句云:“終有煙霞約,天臺作近鄰?!北M管此后賈島并未去天臺山再度為僧,與無可結...

查看詳情>>
3、

積雨輞川莊作原文及翻譯(含賞析)

原文及翻譯
積雨輞川莊作原文
積雨輞川莊作含賞析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指古代中國人創作的詩歌作品。廣義的古詩包括詩、詞、散曲,狹義的古詩僅指詩,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積雨輞川莊作》原文及譯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積雨輞川莊作》原文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積雨輞川莊作》譯文

連日雨后,樹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煙冉冉升起。燒好的粗茶淡飯是送給村東耕耘的人。

廣闊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鷺掠空而飛;田野邊繁茂的樹林中傳來黃鸝宛轉的啼聲。

我在山中修身養性,觀賞朝槿晨開晚謝;在松下吃著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葷腥?! ∥乙呀浭且粋€從追名逐利的官場中退出來的人,恐怕連海鷗也不會猜疑了。

《積雨輞川莊作》賞析

詩意在描寫積雨后輞川莊的景物,敘述隱退后閑適生活。首聯寫田家生活,是詩人山上靜觀所見:連雨時節,天陰地濕,炊煙緩升;農家早炊,餉田野食,怡然自樂的農村生活。頷聯寫自然景色:廣漠平疇,白鷺飛行,深山密林,黃鸝和唱,積雨后的輞川,畫意盎然。頸聯寫詩人獨處空山之中、幽棲松林之下,觀木槿,食露葵,避塵世的幽居生活。末聯連用兩典:一是《莊子·寓言》載的陽子居學道歸來后客人不再讓座,卻與之爭座。說明詩人與村夫野老打成一片了。

二是《列子·皇帝篇》載:海上有人與鷗鳥親近,互不猜疑每日有百來只與他相游。一天,他父親要他把海鷗抓回家去,他再到海邊時,鷗鳥都在天上飛舞、不肯停下。說明心術不正,就破壞了他與鷗鳥的關系。兩典正反結合,抒寫了詩人淡泊的心志。這首詩唐人李肇《國史補》說王維:維有詩名,然好取人文章佳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李嘉佑詩也。據傳李有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句,但李集中無此。明人胡應麟《詩藪·內篇》說:摩詰盛唐,嘉佑中唐,安得前人預偷來者?

《積雨輞川莊作》創作背景

此詩是王維后期的作品。王維后期的詩,主要寫隱居終南山、輞川的閑情逸致的生活?!杜f唐書·王維傳》記載:“維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庇捎诩彝キh境的影響,他早年就信奉佛教,貶官濟州時已經有了隱居思想的萌芽。再加上張九齡罷相、李林甫上臺的政局變化,他漸漸覺得仕途生活壓抑、黑暗,理想也隨之破滅。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他既不同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無能為力,盡管在李林甫當政時,王維并沒有受到迫害,實際上還升了官,但他內心的矛盾和苦悶卻越來越深了。王維是個正直而又軟弱、再加上長期接受佛教影響的封建知識分子,他的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舊時的園林歸隱這一途了。于是,后期的王維就開始了亦官亦隱的生活,甚至對于他個人生活有很大影響的'安史之亂,在他的詩歌里面也幾乎沒有什么積極的反映。他后期對現實基本是抱著一種“無可無不可”的漠不關心的態度。最初隱居終南山,后來在藍田輞川得到宋之問的別墅,生活更為悠閑,“與...

查看詳情>>
4、

賦得古原草送別原文及翻譯(含賞析)

原文及翻譯
賦得古原草送別
賦得古原草送別原文附賞析

古詩文主要指中國古代的`詩歌和散文,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原文及譯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野火無法燒盡滿地的野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遠處芬芳的野草遮沒了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今天我又來送別老朋友,連繁茂的草兒也滿懷離別之情。

賞析

這是一首應考習作,相傳白居易十六歲時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相類似?!顿x得古原草送別》即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詩的首句“離離原上草”,緊緊扣住題目“古原草”三字,并用疊字“離離”描寫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歲一枯榮”,進而寫出原上野草秋枯春榮,歲歲循環,生生不已的規律。第三、四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寫“枯”,一句寫“榮”,是“枯榮”二字意思的發揮。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第五、六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畫春草蔓延,綠野廣闊的景象,“古道”“荒城”又點出友人即將經歷的處所。最后兩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點明送別的本意。用綿綿不盡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彌漫原野的惜別之情,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韻味無窮?! 〈硕洳坏珜懗觥霸喜荨钡男愿?,而且寫出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寫枯,一句寫榮,“燒不盡”與“吹又生”是何等唱嘆有味,對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絕千古。而劉句命意雖似,而韻味不足,遠不如白句為人樂道?! ∪绻f這兩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寫“草”,那么五、六句則繼續寫“古原草”而將重點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別”題意,故是一轉。上一聯用流水對,妙在自然;而此聯為的對,妙在精工,頗覺變化有致?!斑h芳”、“睛翠”都寫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體、生動。芳曰“遠”,古原上清香彌漫可嗅;翠曰“晴”,則綠草沐浴著陽光,秀色如見?!扒帧?、“接”二字繼“又生”,更寫出一種蔓延擴展之勢,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競爭之強者野草的形象?!肮诺馈?、“荒城”則扣題面“古原”極切。雖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卻使古原恢復了青春。比較“亂蛬鳴古塹,殘日照荒臺”僧古懷《原上秋草》的秋原,就顯得生氣勃勃。

作者并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又安排一個送別的典型環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生,該是多么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么富于詩意呵?!巴鯇O”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巴鯇O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游未歸的人。而這里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那真是:“離恨恰如春...

查看詳情>>
5、

李賀小傳原文及翻譯(含賞析)

原文及翻譯含賞析
李賀小傳
李賀小傳原文及翻譯

李賀小傳,即李長吉小傳, 李商隱所寫。李商隱感嘆人才而所作,同情李賀,其中也有點諷刺意味,諷刺社會讓無能的人作官,卻讓人才在民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李賀小傳原文及翻譯,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李賀小傳原文

京兆杜牧為李長吉集序,狀長吉之奇甚盡,世傳之。長吉姊嫁王氏者語長吉之事尤備。

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所與游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輩為密,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未嘗得題然后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始已爾?!鄙蠠?,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喪日率如此,過亦不復省。王、楊輩時復來探取寫去。長吉往往獨騎往還京、洛,所至或時有著,隨棄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虬,持一版,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文者,云當召長吉。長吉了不能讀,欻下榻叩頭言:“阿 老且病,賀不愿去?!本p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遍L吉獨泣,邊人盡見之。少之,長吉氣絕。常所居窗中, 有煙氣,聞行車嘒管之聲。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長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謂長吉者,實所見如此。

嗚呼!天蒼蒼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宮室、觀閣之玩耶?茍信然,則天之高邈,帝之尊嚴,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獨眷眷于長吉而使其不壽耶?噫,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長吉生二十七年,位不過奉禮太常,時人亦多排擯毀斥之。又豈才而奇者,帝獨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豈人見會勝帝耶?

李賀小傳譯文

京兆杜牧替李長吉集作序,描繪李長吉的奇特很是詳盡,這就是世上流傳的。長吉的姐姐嫁姓王的,說起長吉的事來尤其詳盡。

李長吉為人纖瘦,雙眉相連,長手指,能苦吟詩,能快速書寫。最先被昌黎韓愈知道。與長吉一起交游的,以王參元、揚敬之、權噱、崔植最為密切,長吉每天都與他們一同出游。從沒有先確立題目然后再寫詩,如同他人按照法式連綴成篇那樣,以符合作詩的規范為意。常常騎弱馬,跟隨一個小書童,背著古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寫下來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來,他的母親讓婢女取囊中所有,見所寫很多,就怨怒地說:“這個孩子要嘔出心肝才算完嗎?”說完就點燈,送上飯給長吉吃。長吉從婢女那里取出書, 研墨拿紙補成完整的詩,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喪的日子全都如此,過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參元、揚敬之等隨時來從囊中取出抄好帶走。長吉常常獨自騎驢來往于京城長安和洛陽之間,所到之處偶有詩作,隨意丟棄,放在沈子明家的僅是所剩四卷罷了。

長吉快要死的時后,忽然大白天里看見一個穿著紅色衣服的人騎著紅色的有角的龍,拿著一塊木片,上面寫著遠古的篆體字或石鼓文,說是召喚長吉,長吉全都不認識,忽然下床來磕頭說:“我...

查看詳情>>
6、

《滕王閣序》原文及翻譯(含賞析)

原文及翻譯
滕王閣序
滕王閣序原文

《滕王閣序》是唐代文學家王勃創作的一篇駢文。文章由洪都的地勢、人才寫到宴會,寫滕王閣的壯麗,眺望的廣遠,扣緊秋日,景色鮮明;再從宴會娛游寫到人生遇合,抒發身世之感;接著寫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勵志節,最后以應命賦詩和自謙之辭作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王勃《滕王閣序》原文及譯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云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譯文

這里是過去的南昌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屬于翼,軫兩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連結著衡山和廬山。以三江為衣襟,以五湖為衣帶、控制著楚地,連接著閩越。物類的精華,是上天的珍寶,寶劍的光芒直沖上牛、斗二星的區間。人中有英杰,因大...

查看詳情>>
7、

石壕吏原文及翻譯(含賞析)

原文及翻譯
石壕吏原文
石壕吏含賞析

杜甫的“石壕吏”,筆下描繪的不僅是出身底層的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更是他本身為官干吏對于盡忠職守、肅清官吏腐敗、保護百姓權益的寄托。詩中以瘦馬、足藕為主題元素,寓含著他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控訴和對權貴的挑戰,顯示出他濃厚的愛國情懷和人道主義精神。

石壕吏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石壕吏翻譯

日暮時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墻逃走,老婦出門查看。

官吏大聲呼喝得多么兇惡,婦人大聲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戍邊在鄴城。

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死。

活著的人茍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回來了!

家里再也沒有別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孫子。

因為有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但進進出出都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雖然老婦我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

立刻就去投向河陽的戰役,還來得及為部隊準備早餐。

夜深了,說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的哭泣聲。

天亮后我繼續趕路,只能與老翁一個人告別。

賞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現實主義的敘事詩,寫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殘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藝術上,精煉是這首詩的一大特點,把抒情和議論寓于敘事之中,愛憎分明。場面和細節描寫自然真實。善于裁剪,中心突出。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單刀直入,直敘其事?!澳骸弊?、“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讀者不能輕易放過。在封建社會里,由于社會秩序混亂和旅途荒涼等原因,旅客們都“未晚先投宿”,更何況在兵禍連接的時代。而杜甫,卻于暮色蒼茫之時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個小村莊里借宿,這種異乎尋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壓根兒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鎮已蕩然一空,無處歇腳??傊?,寥寥五字,不僅點明了投宿的時間和地點,而且和盤托出了兵荒馬亂、雞犬不寧、一切脫出常軌的景象,為悲劇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環境。浦起龍指出這首詩“起有猛虎攫人之勢”(《讀杜心解》),這不僅是就“有吏夜捉人”說的,而且是就頭一句的環境烘托說的?!坝欣粢棺饺恕币痪?,是全篇的提綱,以下情節,都從這里生發出來。不說“征兵”、“點兵”、“招兵”而說“捉人”,已于如實描繪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個“夜”字,含意更豐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縣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經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同時,詩人是“暮”投石壕村的,從“暮”到“夜”,已過了幾個小時,這時當然已經睡下了...

查看詳情>>
8、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譯(含賞析)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原文
翻譯含賞析

《禮記》中的“大道之行也”,旨在倡導的是良好的道德品行和正確的行為指南。大道,即倫理的道路,指的是維系社會秩序的大道義理,包括了仁、義、禮、智、信這些傳統的禮儀制度。當大道處于行行中,社會秩序井然,人們能夠依循這條道路,確保社會的和平穩定。

大道之行也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道之行也翻譯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

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

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所以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

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

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

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

讓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長的地方,

讓老而無妻的人、

老而無夫的人、

幼而無父的人、

老而無子的人、

殘疾人都能得到社會的供養,

男子有職務,

女子有歸宿。

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

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

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

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生,

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

所以大門都不用關上了,

這叫做理想社會。

賞析

此文在闡明“大同”社會基本特征的基礎上,指出了“大同”社會的美好前景。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會關愛,安居樂業,且各盡所能,這里寄托著儒家崇高的社會理想。

文中拿現實社會跟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實社會中諸多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安定的局面。這其中已經折射出現實社會的真實情形:社會變亂紛乘,動蕩不安爾虞我詐,人人自危;盜賊橫行,混亂不堪。

總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會,反映了*古代人民對美好社會的幸福憧憬。雖然主觀目的,只是論說禮儀、闡釋古制、宣傳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理想,卻是兩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賢留給全人類的思想財富。讀來啟人深思,鼓舞人心。

分層解析

第一層 (一、二句話)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

第二層 (三、四句話)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1、滿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會的關愛。 2、滿足發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樂業 3、滿足精神愉悅上的需求: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第三層 (第五句話)全文的總結語 用現實社會跟理想社會中的“大同”社會做對比,指出現實社會中的諸多黑暗現象,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存在,取代的將是“外戶而不閉”的和*、安定的局面。

注釋

1、選自《禮記·禮運》?!抖Y記》,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3、之行...

查看詳情>>
9、

關雎原文及翻譯(含賞析)

關雎原文
關雎含賞析
原文及翻譯

《詩經》作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瑰寶,其中的《關雎》一詩受到民眾的廣泛歡迎。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披荊斬棘,只為心中所愛的動人畫面,詩中每一個細節都在述說著兩情相悅,難舍難分的深厚情感。讀《關雎》,仿佛時間倒流,穿越千年,感受古人對愛情的崇高和真摯。

關雎原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關雎翻譯

雎鳩關關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島上?! ∩屏济利惖纳倥?,小伙理想的對象?! ¢L長短短鮮荇菜,順流兩邊去采收?! ∩屏济利惖纳倥?,朝朝暮暮想追求?! ∽非鬀]能如心愿,日夜心頭在掛牽?! ¢L夜漫漫不到頭,翻來復去難成眠?! ¢L長短短鮮荇菜,兩手左右去采摘?! ∩屏济利惖纳倥?,彈琴鼓瑟表寵愛?! ¢L長短短鮮荇菜,兩邊仔細來挑選?! ∩屏济利惖纳倥?,鐘聲換來她笑顏。

賞析

《關雎》的前四句,作者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的起興手法,用“在河之州”的一對相互應和的小鳥與夫妻之間的相互友愛的相似特征起興,引出要贊美的對象淑女,以及配得上淑女的君子。成雙成對出現的是大自然的鳥兒,那么人世間成雙成對的應該是窈窕淑女和君子。

詩歌開頭的起興不僅引出了這篇文章的主角(淑女與君子),同時交待了故事發生的地點(河邊)。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斑@一段中的"求"字是希望能夠配得上的意思。這個"求“字的應用有了心理描寫,把”窈窕淑女“在君子心中的美好與渴望展現了出來。

讀到這里我們能感受到詩句傳遞出了”哀“的情緒,因為喜歡一個女子,可是求而不得,這樣就帶來了綿綿的愁思,這個愁思中有沮喪,有無可奈何,有不甘心。這是《關雎》中寫得最精彩的地方。

這樣一位深深進入心中的女子,雖然求之不得,但是沒有放棄,有了下文的“琴瑟友之”。這就是孔老夫子說的《關雎》哀而不傷的原因所在。

注釋

關雎:篇名。它是從詩篇第一句中摘取來的?!对娊洝返钠际沁@樣產生的。周南:西周初期周公旦(公元前1063-前1057年)住東都洛邑(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統治東方諸侯?!爸苣稀倍际侵芄y治下的南方詩歌?!蛾P雎》是一首情歌,寫一個貴族男子愛上了一個采荇菜的姑娘,思慕她,追求她,想和她結婚。關關:象聲詞,鳥的啼叫聲。在河之洲:(雌雄雎鳩)在河中陸地上居住著。形容它們的融洽。好逑:等于說“佳偶”。逑:配偶。參差荇菜:長短不齊的荇菜。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齊。荇菜,水生植物,圓葉細莖,根生水底,葉浮在水面,可供食用。寤:醒著。寐:睡著了。思服:思念。服:想。琴瑟友之:彈琴鼓瑟來表達對她的愛慕。芼:摸,這里是選擇的意思。

查看詳情>>
10、

歸去來兮辭原文及翻譯(含賞析)

原文及翻譯
歸去來兮辭
歸去來兮辭原文

投身于炙熱的陽光下,盡情享受那來自自然的青山綠水,這是陶后期表達的理想狀態?!皻w去來兮辭”的原文展現了他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并以此發出他的對黃梁美夢的喚回,并在世俗與理想之間找尋到屬于自己的平衡。通過這一詩篇,流露出他以農民的身份矢志不渝追求個人價值的一種堅韌態度。

歸去來兮辭原文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蛎碥?,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邱。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天天命復奚疑!

歸去來兮辭翻譯

回家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靈為形體所役使,為什么如此失意而獨自傷悲?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經不可挽回,知道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確實走入了迷途大概還不遠,已覺悟到現在的做法是對的而曾經的行為是錯的。船在水上輕輕飄蕩,微風吹拂著衣裳。向行人打聽前面的路,遺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剛剛看到自己簡陋的家門,我心中欣喜,奔跑過去。孩子們歡快地迎接,孩子們守候在門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蕪了,松樹菊花還長在那里;帶著孩子們進了屋,美酒已經盛滿了酒樽。我端起酒壺酒杯自斟自飲,觀賞著庭樹(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著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這狹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獨自)在園中散步,成為樂趣,小園的門經常地關閉著;拄著拐杖走走歇歇,時時抬頭望著遠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從山峰飄浮而出,倦飛的小鳥也知道飛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將落山,我流連不忍離去,手撫著孤松徘徊不已。

回去吧!讓我同外界斷絕交游。他們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還要駕車出去追求什么?跟親戚朋友談心使我愉悅,彈琴讀書能使我忘記憂愁;農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訴了我,將要去西邊的田地耕作。有時駕著有布篷的小車,有時劃著一條小船,既要探尋那幽深的溝壑,又要走過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樹木欣欣向榮,泉水緩緩流動,(我)羨慕萬物恰逢繁榮滋長的季節,感嘆自己一生行將告終。

算了吧!身體寄托在天地間還能有多少時候?為什么不隨心所欲,聽憑自然的生死?為什么心神不定,還想去什么地方?富貴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沒有希望。愛惜那良辰美景我獨自去欣...

查看詳情>>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