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名族英雄文天祥的兩首五律詩,它們的創作背景是怎樣的?兩首詩的詩意又是什么?

長溪道中和張自山韻二首

宋文天祥

其—

潮聲連地吼,江雨帶天流。

宮殿扃春仗,衣冠鎖月游。

傷心今北府,遺恨古東洲。

王氣如春至,龍興海上州。

其二

夜靜吳歌咽,春深蜀血流。

向來蘇武節,今日子長游。

海角云為岸,江心石作洲。

丈夫意何事,底用泣神州。

這兩首詩載于民國版《霞浦縣志藝文志》,作者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宋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舉進士第一。開慶元年(1259年),蒙古軍圍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主張遷都避兵,他上書請斬之,提出抗蒙建議。后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草制譏諷權貴賈似道,遭劾罷官。后被起用,任湖南提刑。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東下,他在江西組織抗元武裝,入衛臨安。次年,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元營議和,期間痛斥元丞相伯顏,被拘至江蘇鎮江。后脫逃,由通州(今江蘇南通)入海至溫州。

端宗即位后,他復任右相兼樞密使,與左相陳宜中意見不合,率兵在福建、廣東一帶堅持抗元,收復多處州縣。后被元兵襲敗,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拒絕元將張弘范誘降,作《過零丁洋》詩以明心志,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句。后被送至元大都(今北京),囚禁達三年之久屢經威脅利誘,誓死不屈,編《指南錄》,寫《正氣歌》,大義凜然。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在柴市從容就義。他的著作被后人編輯為《文山先生全集》,多忠憤慷慨之文,其詩風至德祐后大變,氣勢豪放,被稱之為“詩史”。

張自山,據《宋史·忠義九》記載:“張汴字朝宗,一字次山(自山),蜀人?!^文天祥起兵,辟為秘閣修撰,領廣東提舉,督府參謀,左右幕府,知無不為??湛颖鴶?,為亂兵所殺”。為協助文天祥從鎮江逃脫至真州的幕客杜滸等12人中之一。

而作者所寫的上述兩首詩是在文天祥于德祐二年(1276)自江蘇鎮江元兵營里逃脫后,經真州、通州、高郵,再從東州海道泛舟來到浙江溫州永嘉。文天祥聽說宋少帝還沒有被立為帝,于是上奏勸進,以觀文殿學士、侍讀的職務被召到福州,拜為右丞相。他前往福州赴任之時,為了安全起見從永嘉坐船南下,于五月中旬途經百辟巖(今福建省霞浦縣北壁鄉)海域,恰好遇上臺風,船隊只好在北壁一帶拋錨避風。宋少帝已于五月初一在福安(即福州)登基,幕僚張自山聞訊后,以賦詩的形式秉報。

當文天祥看到張自山送來的詩后,內心非常地悲喜交加,隨即提筆以《長溪道中和張自山韻》為題,寫了二首五律詩歌,傾訴他在最近三個月來的內心感受。

第一首詩意為:“一路上,海面驚濤駭浪,暴風雨從天而瀉,我在蹤尋著少帝。宮殿里最隆重的春季正旦的黃麾大仗和每月奉帝王衣冠出游的活動都停止了。最讓我感到傷心的是二月廿九晚冒死從鎮江元兵營逃脫后,真州守將苗再成誤信謠言,只好出走通州。守將楊師亮有共同抗元的決心,遺憾的是我沒有將其變為現實就從東洲渡海往永嘉蹤尋少帝去了?,F在,帝王之氣有如春天到來,宋朝基業一定會在福州重新興旺起來”。

第二首詩意為:“夜深了,滯澀的吳歌令人哽咽;春天的夜晚,哀鳴的杜鵑讓人悲傷。我向來都如蘇武那樣不屈不辱,永保忠臣之氣節;如今還得像司馬遷那樣走南闖北,盡天下大觀。這偏僻的海邊,洶涌翻滾的烏云,厚厚的云層鎖住海面看不清那里海岸;那海面的中央,偶爾顯露的礁石倒像一塊陸地。有所作為的男子漢的意志是多么豪邁呀,干什么面對自己的祖國悲痛而哭泣呢?”

這兩首詩是詩人發出自肺腑的吶喊,不僅表達了詩人忠君愛國的思想感情,而且是民族英雄在霞浦留下珍貴的詩句,為霞浦增添濃厚的人文歷史。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