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張說    zhāng shuō 唐代詩人

張說(667年~730年) 唐代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縣),世居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家洛陽。

本    名
張說
別    稱
張燕公
字    號
道濟、說之
所處時代
唐代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洛陽
出生時間
667年
去世時間
731年
主要作品
《游老君洞》 《蜀道后期》 《雜曲歌辭·舞馬千秋萬歲樂府詞》 《雜曲歌辭·舞馬詞》 《雜曲歌辭·蘇摩遮》
主要成就
三拜宰相,統領文壇

生平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知其父官職卑微,僅為洪洞縣丞。張說為文運思精密,年輕時很有造詣。垂拱四年(688年),武則天策試賢良方正,親臨洛陽城南門主考,張說應詔對策為天下第一。武則天以為近古以來沒有甲科,張說遂屈居為乙等,授任太子校書,遷左補闕。

  長安初年(701年),詔令張說與徐堅等人撰修《三教珠英》,由麟臺監張昌宗及成均祭酒李嶠總領此事。昌宗不學無術,只是廣引文詞之士,高談闊論,“歷年未能下筆”。唯張說與徐堅“構意撰錄,以《文思博要》為本,更加《姓氏》、《親族》二部,漸有條流”。書修成后,遷右史、內供奉,兼知考功貢舉事,后又擢任鳳閣舍人。

  長安三年(703年),女皇男寵張昌宗誣陷御史大夫魏元忠與人私議“太后老矣,不若挾太子為久長”,稱此是謀反,并脅迫張說作證,張說應允了。當上廷作證時,再次威脅他,張說卻慷慨陳詞,對女皇說:“陛下視之,在陛下前,猶逼臣如是,況在外乎!臣今對廣朝,不敢不以實對。臣實不聞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誣證之耳!”張昌宗陰謀敗露后,又氣急敗壞地反誣稱張說與魏元忠同謀反。張說又據理反駁,最后并說:“且臣豈不知今日附昌宗立取臺衡,附元忠立致族滅!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誣之耳?!睆堈f理正詞嚴,揭露了張昌宗的非法行為,保護了耿直大臣魏元忠,但武則天卻不分是非曲直,反認為張說是“反復小人”,再次鞫審,最后竟被無辜流放于嶺外。

  唐中宗復位后,張說入為兵部員外郎,后轉工部侍郎。景龍年間(707年—709年),遇母喪離職,服喪未滿,中宗欲起復授黃門侍郎,當時“風教頹紊,多以起復為榮”,張說卻推辭不受,頗受有識之士的稱贊。服喪期滿,復授工部侍郎,不久改為兵部侍郎,加弘文館學士。

  景云元年(710年),唐睿宗即位,張說遷任中書侍郎,兼雍州長史。這年秋天,譙王李重福潛入東都,欲謀奪皇位。兵敗后,東都留守捕獲了其黨羽數百人,審訊多月,遲遲不能定案,睿宗即命張說前去審理。張說很快查清了此案,一宿即捕獲了譙王的主謀張靈均、鄭愔等,弄清了其全部罪狀,其余誤捕下獄的一律宣布無罪釋放。張說辦事干練,深受睿宗的嘉獎,稱贊他說:“知卿按此獄,不枉良善,又不漏罪人。非卿忠正,豈能如此?”翌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

  這時,李隆基尚居東宮為太子,張說為侍讀,備受親近禮敬。太子姑母太平公主交結朝臣,朋比為奸,干預朝政,圖謀廢掉太子。這年二月,唐睿宗曾對待臣說:“有術者上言,五日內有急兵入宮,卿等為朕備之?!笔坛紓兠靼?,此事顯然是旨在離間挑撥父子關系,以動搖太子地位,都面面相覷,不知說什么好。張說則直言不諱地說:“此是讒人設計,擬搖動東宮耳。陛下若使太子監國,則君臣分定,自然窺覦路絕,災難不生?!鳖W诼牶笫指吲d,即日下制止皇太子監國。第二年,又下制皇太子即位。

  睿宗雖然退居為太上皇,但仍控制著朝政大權。太平公主仍依恃皇兄權勢繼續干預政事,變本加厲地謀害玄宗。她恨張說不趨附自己,便奏請睿宗,將他貶為尚書左丞,并出為東都留守。張說洞知太平公主之黨暗中懷有異謀,遂遣使者獻給玄宗一把佩刀,暗示他要果斷行事,以鏟除太平公主之黨。故史稱“張說獨排太平之黨,請太子監國,平定禍亂,迄為宗臣?!痹谄蕉颂焦鞯闹\亂之后,玄宗即召張說拜中書令,封燕國公。

  開元元年(713年)十月,玄宗欲召回同州刺史姚崇為相。張說因與姚崇不和,暗中指使御史大夫趙彥昭彈劾,玄宗不予理睬。接著,張說又使殿中監姜皎向玄宗建議,任命姚崇為河東總管,以阻止姚崇入相。玄宗知是張說的計謀,不顧一再阻撓,仍拜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姚崇任相后,張說就私自到岐王李范家申述誠意。姚崇告發此事,張說被貶為相州刺史,充河北道按察使。

  張說被貶不久,又因他事牽連,再貶為岳州刺史。蘇颋擢任宰相,張說與其父蘇瑰為故交,撰《五君詠》獻蘇颋,其中一則是記蘇瓖事。蘇颋讀后很感動,上奏稱張說為“忠貞謇諤,嘗勤勞王室,亦人望所屬,不宜淪滯遐方”。開元六年(718年)二月,張說遷任荊州長史。不久又遷任右羽林將軍,兼檢校幽州都督。

  開元十年(722年),詔命張說為朔方節度大使,并去朔方巡視邊防,處置兵馬。開元十一年(723年),張說進為中書令。開元十七年(729年),再拜張說為尚書右丞相,集賢院學士。開元十八年(730年),張說患病,玄宗每天都遣中使前去看望,并御筆寫藥方賜予他。由于醫治無效,這年十二月病卒。時年六十四歲。贈太師,謚曰文貞,玄宗還親自為張說撰神道碑文。

性格特點

  張說有才智,但脾氣暴躁,又好受人賄賂。百官凡奏事有不合他心意的,“好面折之,至于叱罵”,所以與同僚的關系不甚融洽。開元十四年(726年)二月,玄宗召回河南尹崔隱甫,欲授任要官,張說卻認為他不通文學,遂奏請擬任金吾大將軍;前殿中崔月用與張說關系密切,便推薦他為御史大夫。玄宗拒絕了他的意見,即以隱甫為御史大夫,隱甫心里怨望張說。

  御史中丞宇文融,曾建議檢括天下游戶及籍外占田,設置十道勸農事,分行郡縣督責檢查,張說擔心擾民,屢次從中阻止。這時,宇文融又請求吏部設立十銓,與蘇颋等分管選舉,凡有論奏,張說又極力抑止,“于是銓選失序”。宇文融憤怒已極,即聯合崔隱甫、李林甫共同彈劾張說,說他招引術士王慶則“祠禱解,而奏表其閭”,引僧人道岸“窺诇時事,冒署右職”;其親吏張觀、范堯臣依據張說權勢,“市權招賂”,又擅自給太原九姓羊錢千萬,言辭“丑慘”。玄宗十分惱怒,即敕令源乾曜、崔隱甫、刑部尚書韋抗于御史臺鞫審張說。

  源乾曜奉詔鞫審張說,罪狀多屬實,玄宗派高力士去看張說,見他蓬首垢面,坐在草地上,使用的是瓦器,吃的是粗食,以表示“自罰憂懼”。高力士將此情況回報玄宗,并說:“說往納忠,于國有功?!毙诼牶笠埠軕z憫他,僅罷去中書令職務,命在集賢院專修國史,只誅殺王慶則等人,受株連者十余人。

  開元十五年(727年)正月,御史大夫崔隱甫與中丞宇文融唯恐玄宗再進用張說,一再上言詆毀他。于是“各為朋黨”,相互攻訐。玄宗疾恨朝臣朋比為奸,因命張說致仕,隱甫被免官,宇文融也被出為魏州刺史。

  開元十六年(728年)二月,以尚書右丞相致仕的張說兼任集賢殿學士。張說雖罷知政事,專文史之任,但玄宗對他的寵遇不衰,“朝廷每有大事,上常遣中使訪之”,以征詢張說的意見。

  開元十七年(729年),再拜張說為尚書右丞相,集賢院學士。不久,又代源乾曜為尚書左丞相。他上任那天,玄宗特命有司供帳,奏音樂,具酒饌,并作御詩一篇以敘此事,儀式熱烈而隆重。不久,又以修撰謁陵儀注有功,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其長子張均為中書舍人,次子張垍尚寧親公主,拜駙馬都尉?!爱敃r榮寵,莫與為比?!?/p>

  開元十八年(730年),張說患病,玄宗每天都遣中使前去看望,并御筆寫藥方賜予他。由于醫治無效,這年十二月病卒。時年六十四歲。贈太師,謚曰文貞。玄宗還親自為張說撰神道碑文。

  張說曾三任宰弼,擅長文學。一生掌文學之任三十多年。有助成文治之功,也頗有武略,可謂文武兼資。他明于政體,改革不合時宜的政治和軍事制度。故史家稱贊他“發明典章,開元文物彬彬,說居力多”,是推動“開元之治”的一位重要人物。

主要成就

軍事
  張說被貶不久,又因他事牽連,再貶為岳州刺史。蘇颋擢任宰相,張說以與其父蘇瓖為故交,撰《五君詠》獻蘇颋,其中一則是記蘇瓖事。蘇颋讀后很感動,上奏稱張說為“忠貞謇諤,嘗勤勞王室,亦人望所屬,不宜淪滯于遐方”。開元六年(718年)二月,張說遷任荊州長史。不久又遷任右羽林將軍,兼檢校幽州都督。
  幽州地與奚、契丹接壤,為北方重鎮。這一年契丹首領李失活死,大臣可突于爭權,發生了內亂。唐朝派兵鎮壓,結果失利。張說上表,陳述利害,說:“臣熟知幽州兵馬寡弱,率欲排比,未可即用,城中倉糧全無貯積?!币虼?,他請求加強戰備,以防止邊患。
  在此期間,張說考慮到“國儲未贍,邊軍未息”,為了“靜人業農”,他上表情求屯田:“臣聞求人安者莫過于足食,求國富者莫先于疾耕。臣再任河北,備知川澤。竊見漳水可以灌巨野,淇水可以灌湯陰,若開屯田,不減萬頃,化萑葦為粳稻,變斥鹵為膏腴,用力非多,為利甚博?!币虼?,他希望朝廷“不失天時,急趨地利,上可以豐國,下可以廩邊,河漕通流,易于轉運,此百代之利也”。屯田既可增加國庫收入,減輕農民負擔,又方便了水利交通,是一項很有益的措施。
  開元七年(719年),張說檢校并州大都督長史,兼天兵軍大使,攝御史大夫,兼修國史。他再次上表論奏邊事,主張對周邊少數民族實行安撫和睦政策,用兵不過是迫不得已的。后可突于終于立李失活的族弟郁于為國主,并遣使請罪。玄宗即冊立郁于,唐與契丹的糾紛終于圓滿解決了。
  開元八年(720年)秋,朔方大使王晙密奏原突厥降戶勾引突厥,謀陷軍城,因誅殺殆盡。此事引起了散居在大同、橫野軍附近的拔曳固、同羅諸部的恐懼不安。為了平息事端,張說只率二十從騎,持節去各部安撫,晚上還住在他們帳中。拔曳固、同羅諸部聽到后深為感動,“由是遂安”。
  開元九年(721年)四月,原突厥降將康待賓誘使諸降戶反叛,一時攻陷了蘭池六州。詔令王晙率兵討伐,并令張說知經略??荡e暗中與黨項通謀,攻破了銀城、連谷,還占據了糧倉。張說率馬步兵一萬人出合河關(今山西興縣)襲擊,康待賓等大敗而逃。張說率軍乘勝追擊,當追到駱駝堰時,黨項部反戈。張說招撫黨項流散人員,使各安其業。討擊大使阿史那獻以為黨項反復無常,請全部誅殺。張說制止了這一濫殺的做法,說:“王者之師,當討叛柔服,豈可殺已降邪!”即奏請設置麟州,“以鎮撫黨項余眾”。同年九月,召拜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開元十年(722年),詔命張說為朔方節度大使,并去朔方巡視邊防,處置兵馬。這時,康待賓余黨慶州方渠康愿子反叛,自立為可汗,劫掠牧馬,西渡黃河出塞。張說率兵追討,至木盤山擒獲了康愿子,并俘虜三千人。為了防止這一帶的突厥降戶再次騷亂,于是議請將居住在河曲六州的降戶五萬余人強行遷往中原的許、汝、唐、鄧、仙、豫等州。這樣,朔方之地,空蕩無人。張說因功賜實封二百戶。
  張說歷經邊鎮數年,熟知邊防事宜。當時沿邊鎮兵多達六十余萬,他以時無強敵,奏請精減兵員,罷免二十余萬。玄宗對裁減三分之一有些猶豫。張說解釋說:“臣久在疆埸,具悉邊事,軍將但欲自衛及雜使營私。若御敵制勝,不在多擁閑冗,以妨農務?!?br />  張說還著手對府兵進行了改造。當時諸衛府兵,成丁入伍,六十歲免役,其家又不蠲免雜徭,漸漸貧弱,大都逃亡。先天二年雖然有所改革,規定二十五歲入伍,五十歲放免,屢次征鎮者,則十年免役。但實際上徒有此令,
  并未能付諸實施。因此這時府兵之法日漸破壞,番役更替多不按時,衛士逃匿,宿衛之士無法得以保證。鑒于這種情況,張說建議,請召募壯士充宿衛,“不問色役,優為之制,逋逃者必爭出應募?!毙谕饽急?,不過十幾天,即得到精兵十三萬人,“分隸諸衛,更番上下。兵農之分,從此始矣”。
  張說的精減邊兵、改革府兵,有利于減輕人民的負擔,也增強了軍隊的戰斗力。王夫之評論說:“張說所奏罷之二十萬人,無一人可供戰守之用,徒苦此二十萬之農民于奉拚除、執虎子、筑場,供負荷之下。故軍一罷,而玄宗知其勞民而弱國也,而募兵分隸之議行,漸改為長從,漸改為彍騎。窮之必變,尚可須臾待哉?”

政治
  開元十一年(723),張說進為中書令。在政治制度上所進行的重要改革是奏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政事堂在唐初設于門下省,為宰相議政之所。貞觀之后,中書省權力漸重。武周時裴炎由侍中改任中書令,為便于政務推行,遷政事堂于中書省,但仍是宰相議政之所。張說任中書令后,將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并“列五房,一曰吏房,二曰樞機房,三曰兵房,四曰戶房,五曰刑禮房,分曹以主眾務焉”。同時,政事印為“中書門下之印”。這一改制,使政事堂有其所轄部門與屬官,由宰相議政之所變為朝廷最高權力機構。
  唐玄宗統治前期,經濟繁榮,政治升平,進入盛世。好大喜功的玄宗粉飾文治,特置麗正書院,聚集文學之士,或修書,或侍講,以張說為修書使總領其事。由于文學之士受到寵遇,對其供給也十分優厚。中書舍人陸堅以為他們“無益于國,徒為糜費”,欲上奏罷免學士。張說反駁其言,說:“自古帝王于國家無事之時,莫不崇宮室,廣聲色,今天子獨延禮文儒,發揮典籍,所益者大,所損者微。陸子之言,何不達也!”玄宗聽到后,“重說而薄堅”。
  開元十三年(725),改麗正書院為集賢殿書院,定書院官五品以上為學士,六品以下為直學士,張說以宰相為學士知院事。他雖然地位顯赫,卻很謙遜。玄宗欲授任張說為大學士,他推辭說:“學士本無大稱,中宗崇寵大臣,乃有之,臣不敢以為稱?!焙髞碓诩t院舉行宴會,照舊例,官位高者先舉杯,張說欲打破陳規,便對諸士子說:“吾聞儒以道相高,不以官閥為先后?!庇谑?,眾學士一起舉杯同飲,一時傳為佳話。張說雅重詞學之士,善于用人之長。當時,在文學上有造詣、有名聲的韋述、張九齡、許景先、袁暉,趙冬羲、孫逖、王翰等“常游其門”,趙冬羲兄弟六人,韋述兄弟六人并詞學登科,張說極口稱贊:“趙、韋昆季,今之杞梓也?!?br />  張說“為文俊麗,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筆,皆特承中旨撰述,天下詞人,咸諷誦之”。是當代無人能企及的。他一生著作宏富,除了參與修撰《三教珠英》、主持改撰《開元五禮儀注》以外,還主持編撰了《大唐六典》。又奉玄宗之命,與他人一起類集要事,為諸王子習讀而編寫了《初學記》30 卷。后人收集他的詩詞、文賦、表奏、碑文、墓志,總成文集30 卷。

文學
  張說前后三次為相,掌文學之任凡三十年,為開元前期一代文宗,品評文苑,獎掖后進,深孚眾望。他為文俊麗,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筆,多特承帝旨撰述,尤長于碑文墓志。與許國公蘇齊名,號稱"燕許"?;矢Α吨I業》論唐文首列二家,謂"燕公之文,如口木口枝,締構大廈,上棟下宇,孕育氣象,可以變陰陽,閱寒暑,坐天子而朝群后。其文駢、散兼擅,《舊唐書·張說傳》載其《諫武后幸三陽宮不時還都疏》等疏表 3篇,皆政論名作。其他題材佳篇,如《起義堂頌》、《西岳太華山碑銘》、《貞節君碑》、《姚文貞公神道碑》、《齊黃門侍郎盧思道碑》,或淵懿樸茂,或放出奇。沈曾植《菌閣瑣談》認為“燕許宗經典重”,已開中唐古文作家梁肅、獨孤及和韓愈、柳宗元古文運動的先聲。張說又能詩,具盛唐風貌。官岳州后,詩益凄婉,人謂得江山之助。古體如《鄴都引》,沈德潛以為“聲調漸響,去王、楊、盧、駱體遠矣”(《唐詩別裁集》);近體如《幽州新歲作》,方東樹以為“情詞流轉極圓美”,“親切不膚”(《昭昧詹言》)。一云張說又能為小說,相傳《虬髯客傳》為其所作(《說郛》、《虞初志》等題張作),但無確證。
  有文集30卷。今通行武英殿聚珍本《張燕公集》25卷、《四部叢刊》影明嘉靖丁酉本《張說之集》25卷。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

故事:不做偽證

  張說入朝為官時,武則天的兩個內寵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權傾朝野,多為不法。滿朝官員中只有出名的硬漢宰相魏元忠不怕他們的淫威。張氏兄弟對魏元忠恨得要死,千方百計想把魏元忠除掉。他們在太后面前誣告魏元忠,說魏元忠在背后議論:太后老了,不如跟太子靠得住。武則天一聽就火了,把魏元忠打進了牢監,準備親自審訊,并且要張昌宗他們兩人當面揭發。

  張昌宗恐怕辯不過魏元忠,就偷偷地去找魏元忠的部下張說,要張說作偽證,并且許諾說,只要張說答應,將來就提拔他。

  第二天,武則天上朝,召集太子和宰相,讓張昌宗和魏元忠當面對質。魏元忠說什么也不承認有這回事。兩人爭論了半天,沒有結果。張昌宗說:“張說親耳聽到魏元忠說過這些話,可以找他來作證?!蔽鋭t天立刻傳令張說進宮,張說進了朝堂。武則天問他說:“你聽到魏元忠誹謗朝廷的話了嗎?” 魏元忠一見張說進來,就高聲叫起來說:“張說,你想跟張昌宗一起誣陷人嗎?”張說回過頭來哼了一聲說:“魏公枉做宰相,竟說出這種不懂道理的話來?!睆埐谝豢磸堈f的話不對頭,就在旁邊催促他,說:“你別去管他,快來作證?!睆堈f向武則天說:“陛下請看,在陛下面前,他還這樣脅迫我,可以想象他在宮外是怎樣作威作福了?,F在我不能不實說,我確實沒聽魏元忠說過反對陛下的話,只是張昌宗逼我做偽證罷了?!?/p>

  武則天是個聰明人,聽了張說的答話,知道魏元忠的確冤枉,但是她又不愿張昌宗他們下不了臺階,就罵張說說:“你真是反復無常的小人?!闭f著,就命令侍從把張說抓起來。以后,武則天又派人審訊張說。張說橫下一條心,咬定他沒有聽到魏元忠說過謀反的話。因此,張說在朝廷大臣中獲得了很高的聲譽。

故事:剖疑護太子

  從武則天末年,唐朝屢次發生政變。睿宗李旦登基以后,政局仍不穩定,潛伏著政變危機,太平公主黨徒眾多,宰相七人,五出其門,文武大臣,大半附之,嚴重威脅著太子李隆基的地位。 傳說睿宗景云年間的一天,皇帝早朝時對大臣們說:“最近有術士預言五日之內有軍隊進攻皇宮,大家說怎么辦?”大臣們一聽,大為震驚,紛紛要求皇帝調查此事,并加以警惕。張說出班奏道:“臣以為這是一些人散布的讒言,他們主要是想誣陷太子罷了?;噬先绻蕴颖O國,處理朝政,加強太子的實權地位,則君臣名分就會固定下來,有利于穩定人心和政局。弄奸的小人就沒有膽量再搞破壞,這樣流言蜚語就不會再有人傳播了?!?/p>

  張說的建議,得到了其他大臣的贊同,睿宗皇帝立即下詔自即日起由太子李隆基監國執政,從而為太子李隆基地位的鞏固奠定了基礎。

故事:姚崇算計張說

  姚崇是唐玄宗早期的著名賢相,死后葬于洛陽,姚崇曾與張說一起在朝中為相,但兩人之間的政見多有不合,因而隔閡很深。

  傳說姚崇病危時,對守在身邊的幾個兒子說:“張說丞相與我政見不和,但他才華出眾,文章妙絕天下。我死后希望能讓他來給我寫墓志。我們關系不好,但張丞相向來喜歡炫耀,愛好排場,尤其喜歡華美服飾,珍貴寶物。我死后,他一定會來吊唁。你們把我的服飾玩物中,寶貴值錢的東西放在床帳前。張說假如不看,你們就無希望了;假如他注意這些東西,就把他喜歡的玩物給他送去,乘機請他為我寫篇墓志。拿到文章就鐫刻,并把它送給皇帝過目。張丞相考慮問題常比我慢,幾天后一定要反悔。假如他收回碑文,就告訴他皇帝已經同意,并領他看刻好的石碑?!?/p>

  姚崇死后,張說果然來了。張說看到姚家陳列的服飾、玩物,眼露欲光,看了三四遍。姚家人按姚崇吩咐的那樣去做,張說果然收下贈物,寫了一篇祭文,敘述姚崇的生平,褒揚姚崇的政績,詳盡而生動。張說本來就是當時有名的詩人,故文章一出,就被大家稱為杰作。姚家人連忙呈上皇帝過目并刻石。

  幾天后,張說果然派人來索要稿本,說文辭不夠周密,想修改修改。姚崇的兒子們領來人看了已刻好的石碑,并告知皇上已過目同意。仆人回告張說,張說非常悔恨,撫著胸說:“死去的姚崇還能算計活著的張說,我今天才知道我的才能不如他的呀!”

復出

新時代,新需要
  經過玄宗君臣六七年的努力,唐朝出現了天下大治的局面。唐玄宗心里又在思索了,國家下一步該向何處去呢?思考來思考去,唐玄宗覺得,現在,大唐已經擺脫亂象,逐漸實現治理,現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迎接盛世的到來。什么叫盛世?盛世的基本標準就是文治昌明、武功強盛。既然如此,那就應該從文治武功兩個角度下工夫了。當時唐朝文治武功的情況怎么樣呢?一句話,狀況不好,有待提高。
  他的心里已經在物色更適合的人選了。就是張說。

人才張說
  張說是當時能夠把文治、武功兩大優點匯聚于一身的代表人物。文治方面,張說是少年天才,曾經在武則天時期的制舉考試中擊敗萬名考生,拔得頭籌,相當于今天的高考狀元。武則天特別欣賞他的清辭麗句,還讓他在自己的面首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搞的“三教珠英”編輯部里當過編輯。當時蘇颋和他齊名,號稱“燕許大手筆”,現在如果由他來推進文治,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可是,別以為張說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張說在唐中宗一朝就擔任兵部侍郎,自從開元元年離開朝廷后,更是沒少擔任軍職。幾年歷練下來,武功也相當了得。一般文人難免膽小,但是張說膽子特別大。開元八年(720),張說正在擔任天兵軍節度大使。天兵軍常駐太原,緊挨著天兵軍的是朔方軍,駐扎在今天寧夏的靈武。這兩軍都駐扎在當時的胡漢交界地區,所以,境內有很多投降的少數民族部落。這一年秋天,朔方節度使因為懷疑自己轄區內已經投降的突厥部落謀反,把他們給誘殺了,這下子讓張說管轄下的其他部落也緊張起來了。這是不是唐朝的計劃呢?先殺突厥,再殺我們,一個個殺光?所以,幾個部落都人心惶惶。這些部落要是騷動起來,那對唐朝的穩定可是大大的不利!怎么安撫這些人呢?張說讓副大使看家,自己率領著20個騎兵,直接就奔這些部落來了。到了這些部落之后,他就住在首領的牙帳里面,給他們講朝廷的政策,做思想工作。聽傳令兵回來說張說居然就住在部落首領的牙帳里,跟人家同吃同睡,可把副手給嚇壞了,那不等于以身飼虎嘛!副大使趕緊給張說寫信,讓他千萬不要輕信這些少數民族,要離他們遠一點,保護好自己。張說怎么回答的呢?他說:“吾肉非黃羊,必不畏食;血非野馬,必不畏刺。士見危致命,此吾效死之秋也?!币馑际钦f,我的肉不是黃羊肉,我不怕吃;我的血也不是野馬血,所以也不怕喝。如今情況危急,這正是我報效朝廷的時候。我意已決,不必再勸!張說這樣做了,那些反側難安的少數民族怎么樣了呢?要知道,少數民族絕不像副大使想象的那么不可信,相反,看到張說這么信任他們,幾個部族都非常感動,真的就安定下來了。這不是有勇有謀嗎?
  這還不算,開元九年(721)四月,有一批胡人又造反了。這批胡人本來已經投降了唐朝,被安置在河曲地區,也就是黃河拐彎處。唐朝給他們設立了六個羈縻州(自治州),讓他們在這六個州生活。所以,這件事在唐史上被稱為“六胡州事件”。造反的胡人有六七萬人,能征善戰,很快就控制了六胡州。而且,隨著他們勢力的增大,生活在今天寧夏地區的黨項族也和他們聯合起來了,眼看局面就要失控。要知道,河曲地區離長安可不算太遠,這不是腹心之疾嗎?玄宗趕緊派河曲周圍的幾支節度使軍隊聯合*,張說的天兵軍也不例外。接到命令之后,他就帶著一萬多騎兵,浩浩蕩蕩往西殺過去了。張說沒有和造反的胡人交戰,他的目標是胡人的盟軍黨項。黨項族后來在宋朝時建立西夏政權,以善戰著稱,但是當時實力還不行,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了。怎么辦呢?他們想,索性戴罪立功吧,直接掉過頭去打叛亂的胡人去了,相當于起義了。對這些先有過后立功的黨項人該怎么辦呢?有人主張說,他們是反復小人,不如都殺了算了。張說一聽就火了,說:我們是王者之師,又不是土匪,怎么能殺已經投降的人呢!堅決不干。這樣一來,黨項人很感動,也安定下來了。通過這兩件事,張說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豐滿起來,他不是一個純粹的文人,也不是一個純粹的赳赳武夫,他是允文允武,文武雙全!現在唐玄宗想要提升文治武功,張說就是最好的人選!

張說的努力
  張說能當上宰相,除了皇帝賞識外,也沒少費工夫包裝、推銷自己!他這次復出,就和他長期堅持不懈的自我推銷有很大關系。那他是怎么推銷自己的呢?
  按照《明皇雜錄》的記載,張說第一次推銷自己還是在開元五年(717)。當時,他從宰相崗位上下來后,一貶再貶,成了岳州刺史。張說《岳州作》是這樣寫道:“夜夢云闕間,從容簪履列。朝游洞庭上,緬望京華絕。潦收江未清,火退山更熱。重欷視欲醉,懵滿氣如噎。器留魚鱉腥,衣點蚊虻血。發白思益壯,心玄用彌拙。冠劍日苔蘚,琴書坐廢撤。唯有報恩字,刻意長不滅?!币簿褪钦f,我雖然身處岳州,但是,日日夜夜忘不了長安,忘不了朝廷。我無心彈琴,也無心舞劍,因為我的一腔熱血,只愿報效皇上!一句話,張說時時刻刻都想回到長安,建功立業!可是,作為一介貶官,怎么才能翻身呢?張說瞄上了剛剛當上宰相的蘇颋。他和蘇颋的爸爸蘇瓌曾經長期共事,關系不錯。
  怎樣才能借助這個關系,讓蘇颋給自己美言幾句呢?
  張說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辦法。當時,蘇瓌去世好幾年了,而且忌日快到了,張說就精心構思了一組詩,題名為《五君詠》。所謂五君詠,其實吟詠的就是唐朝的五個著名大臣,蘇瓌是其中之一。張說想把這首詩拿給蘇颋,去祭奠蘇瓌。不過,這首精心寫就的詩可不能隨隨便便地送,而是要送得恰逢時機、恰到好處。
  怎么叫恰到好處呢?張說找了送詩使者,并交代他,你提前幾天去,在蘇颋家附近找一間旅館住下來。等忌日那天,你別早也別晚,一定要等黃昏時候送過去。
  然后看看蘇颋的反應。
  蘇颋果然被打動了,看了詩后,當堂嗚咽流涕,悲不自勝,客人們也都為之動容。那蘇颋不能白感動,轉過天來,他就在朝廷大講特講張說的忠貞正直,說:這樣的大臣怎能長期淪落蠻荒之地呢!蘇颋這樣說了,那天到過他家的大臣們也都紛紛附和。結果,唐玄宗很快把張說升為荊州長史了。
  可是,荊州長史絕不是張說的終極目標,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罷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張說還要接著推銷自己。
  張說第二次推銷自己就不是對宰相,而是直接面對皇帝了。怎么回事呢?根據《新唐書》的記載:開元七年(719),張說已經擔任幽州都督了。有一次入朝,張說穿著一身軍裝就來面見皇帝了。玄宗一看張說雄赳赳氣昂昂的樣子,不由得大喜過望。果然,在這身戎裝的視覺沖擊下,玄宗上鉤了,馬上提拔他為并州長史,兼天兵軍節度大使了。玄宗這一次任命,就等于認可了張說文武兼資的身份。這距離他當宰相不就只有一步之遙了嗎?
  不過,一步之遙也是距離,張說是怎么走完這最后一步的呢?這次推銷的對象是誰呢?就是王毛仲。他本來是唐玄宗的家奴,為人聰明伶俐,唐玄宗兩次政變他都幫了大忙,所以,是唐玄宗的心腹紅人。從張說擔任并州長史起,他就經常給王毛仲敬獻金銀珠寶,王毛仲當然對他印象特別好。兩個人見面分外親熱。就這樣,張說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的戰功和高瞻遠矚的眼光就通過王毛仲這條渠道一一輸送給唐玄宗。王毛仲的美言讓玄宗下了最后的決心:讓張說復出,讓張說輔佐我走向盛世!
  那我們怎么評價張說的這些努力呢?好多人會說,這不是小人行徑嗎?太沒有大臣風骨了。中國傳統文化提倡謙謙君子,恬淡退讓,像諸葛亮高臥南陽,單等著讓人三顧茅廬,那才叫有氣度。像張說這樣費盡心機,主動營求當宰相的,我們往往會覺得過于巴結,甚至會覺得是個小人。但是我們也要知道,人之為人,不僅僅在于他有人的身體,更在于他有人的靈魂,有人的追求。有本事的人往往是不甘寂寞的,他有自我實現的欲望??墒?,如果把自我實現完全寄托在別人身上,那又是不牢靠的。就連毛遂那樣的聰明人,也要靠自薦才能被趙國的平原君賞識;孔子那樣的圣人,不是也還要周游列國,到處尋求理解嗎?這些人之所以不清高,是因為他們有才華,也有雄心。這種才華和雄心如果不能施展,那不僅是對他們個人的浪費,其實也是歷史的損失。張說正是一個這樣的人。不可否認,張說的功名心確實比較明顯,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功名心,沒有這種孜孜不倦的努力,他和玄宗之間的君臣遇合就不能實現,唐史也不會這么精彩了!皇帝到處尋找人才,臣子努力讓皇帝了解自己,這不同樣是千載難逢的君臣遇合嗎?那么,經過這樣曲折的經歷才終于重登相位的張說,會為唐朝作出怎樣的貢獻呢?

二虎相爭
  集文治武功于一身的政壇明星張說,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賞識,迅速東山再起,成為李唐王朝的新任宰相。按照以往的慣例,唐玄宗歷來只設置兩個宰相,他們一主一輔,相互配合??墒钱攺堈f進入宰相班子的時候,他的前面已經有了張嘉貞和源乾矅兩位宰相。那么,唐玄宗為什么要打破慣例,設立三位宰相呢?“三駕馬車”能否同舟共濟,各盡其職,輔佐唐玄宗呢?
  在這三個人中,源乾矅是一個甘當“綠葉”的宰相,所以問題不大。關鍵是張說和張嘉貞,這兩個人個性十足,該如何相處呢?特別是身為文壇領袖的張說,是否會甘于忍受屈居人下的境遇呢?
  通過一步步地努力,張說終于徹底扳倒了張嘉貞,如愿以償地成為了唐玄宗的首席宰相。

封禪大典
  封禪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封禪活動是強調君權神授的重要手段。
  他的推動下,唐朝的軍事、政治和文化領域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得君行道,這不正是他的畢生追求嗎?現在,這個夢想已經成為現實,對張說而言,這也是人生的豐收時節。
  開元十三年(725)十月十一日,玄宗領著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儒生文士、四夷酋長,還有日本、新羅、大食等國的國君、使者從洛陽出發,浩浩蕩蕩地向泰山進發。場面浩大,光是后勤供應隊就前后綿延了好幾百里。
  在史書的記載中,唐玄宗的這個封禪大典可謂規模巨大,盛況空前,呈現出開元盛世的偉大畫卷,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通過這次封禪體現了出來。但是這次封禪的背后,又潛伏著怎樣的危機呢?
  封禪評價我們應該怎么評價唐玄宗的這次封禪活動呢?
  首先,這次封禪是開元盛世成就的充分展示。
  其次,這次封禪也是開元中期唐玄宗逐步走向好大喜功的一個突出標志。
  第三,盡管好大喜功、奢侈享樂的傾向出現了,但是,在這個時候,玄宗還是比較注意民生疾苦的。
  不管怎么說,這次封禪,體現了玄宗十幾年統治卓越的成就,也體現了張說杰出的組織才華。通過封禪,玄宗和張說君臣都達到了人生的巔峰狀態。

介紹

  張說(667~730) 唐代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縣),世居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家洛陽。武后策賢良方正,張說年才弱冠,對策第一,授太子校書。累官至鳳閣舍人。因忤旨流配欽州,中宗朝召還。睿宗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玄宗開元初,因不附太平公主,罷知政事。復拜中書令,封燕國公。出為相州、岳州等地刺史,又召還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遷中書令,俄授右丞相,至尚書左仆射,中與張嘉貞有過權力爭斗,最后扳倒張嘉貞,自任首席宰相。卒謚號文貞。與蘇颋(封許國公)齊名,俱有文名,掌朝廷制誥著作,人稱“燕許大手筆”公元730年,不幸病逝,壽63歲。

故事:紺珠之助

  傳說張說少年時代勤奮好學,樂于助人。一次,受到張說幫助的一個老者贈送給他一顆顏色深青而泛紅的紺珠。最初張說不接受,老人便向他講述了這顆紺珠的妙用:紺珠,名叫記事珠。讀書行文辦事時,將這顆紺珠握在手中,就能記事不忘。平時拿著這顆珠子把玩欣賞,能使自己心神開悟,事無巨細,過目即知,一無可忘。老人講罷,將這顆紺珠塞入張說手中,轉身就不見了。張說認為這是神佑好人,上天要助他成就功名。因此,張說就將這顆紺珠秘藏于身,終身攜帶。后來,張說在朝廷中出將入相,文經武緯,吟詩作賦,筆墨文章,無一不通,廣負盛名,傳說就與這顆紺珠有很大關系。

張說的詩(共359首詩)
  • 《游老君洞》
    枕漱鑱鍼泉石肓,登臨又刮山川目。太清飛出離宮景,平地分為散仙福。知津有賴大夫松,避道尤勤居士木。層巒破曉霞散綺,斷巖涵空霧披縠。界遠都歸粟粒藏,脈近寧勞杖頭縮。不愁風引輕舟卻,更喜村通小徑曲。妙含道德五千余,迥出洞天三十
  • 《蜀道后期》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 《雜曲歌辭·舞馬千秋萬歲樂府詞》
    金天誕圣千秋節,玉醴還分萬壽觴。試聽紫騮歌樂府,何如騄驥舞華岡。連騫勢出魚龍變,蹀躞驕生鳥獸行。歲歲相傳指樹日,翩翩來伴慶云翔。圣王至德與天齊,天馬來儀自海西。腕足齊行拜兩膝,繁驕不進蹈千蹄。髤髵奮鬣時蹲踏,鼓怒驤身忽上
  • 《雜曲歌辭·舞馬詞》
    萬玉朝宗鳳扆,千金率領龍媒。眄鼓凝驕躞蹀,聽歌弄影徘徊。天祿遙征衛叔,日龍上借羲和。將共兩驂爭舞,來隨八駿齊歌。彩旄八佾成行,時龍五色因方。屈膝銜杯赴節,傾心獻壽無疆。帝皂龍駒沛艾,星蘭驥子權奇。騰倚驤洋應節,繁驕接跡不
  • 《雜曲歌辭·蘇摩遮》
    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寶服紫髯胡。聞道皇恩遍宇宙,來時歌舞助歡娛。繡裝帕額寶花冠,夷歌騎舞借人看。自能激水成陰氣,不慮今年寒不寒。臘月凝陰積帝臺,豪歌擊鼓送寒來。油囊取得天河水,將添上壽萬年杯。寒氣宜人最可憐,故將寒水散庭

古詩大全

好86網為您提供張說簡介,張說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張說古詩大全,張說的詩,張說作品目錄

http://www.meilook.com.cn/shiren_view_9b9d8043ac9b9d80/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