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古詩>詩詞>杜甫>杜甫的詩>詠懷古跡·蜀主窺吳幸三峽>

詠懷古跡·蜀主窺吳幸三峽,杜甫詠懷古跡·蜀主窺吳幸三峽全詩,杜甫詠懷古跡·蜀主窺吳幸三峽古詩,詠懷古跡·蜀主窺吳幸三峽翻譯,詠懷古跡·蜀主窺吳幸三峽譯文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杜甫

shǔzhǔkuīxìngsānxiá,,
bēngniánzàiyǒngāngōng。。
cuìhuáxiǎngxiàngkōngshān,,
diàn殿zhōng。。
miàoshānsōngcháoshuǐ,,
suìshízǒucūnwēng。。
hóutángchánglínjìn,,
jūnchéntóng。。

詠懷古跡·蜀主窺吳幸三峽翻譯

注釋
蜀主:指劉備。
永安宮:在今四川省奉節縣。
野寺:原注今為臥龍寺,廟在宮東。
伏臘:伏天臘月。指每逢節氣村民皆前往祭祀。
譯文
劉備出兵伐吳就駐扎在三峽,無奈戰敗歸來去世在永安宮。
昔日翠旗飄揚空山浩浩蕩蕩,永安宮湮滅在這荒郊野廟中。
古廟里杉松樹上水鶴做了巢,每逢節令仍舉行隆重的祭祀。
丞相的祠廟就在先王廟臨近,君臣共同享受著禮儀和祭禮。
杜甫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更多

古詩大全

詠懷古跡·蜀主窺吳幸三峽全詩由好86古詩詞網為您提供詠懷古跡·蜀主窺吳幸三峽全詩解釋,其中包含詠懷古跡·蜀主窺吳幸三峽拼音,詠懷古跡·蜀主窺吳幸三峽解釋,詠懷古跡·蜀主窺吳幸三峽譯文等相關內容,延伸閱讀還有杜甫所有的詩,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