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2020-06-28 來源:hao86 九歌屈原 屈原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中國最美的文學,一般都認為是唐詩宋詞,但是這兩種文學形式,都不是立馬出現的。

追根溯源,滋養它們變得豐富,并且光耀千古的最重要源頭,應該在先秦文學里。尤其是《詩經》和《楚辭》,它們絕對給唐詩宋詞的提供了最最充足的養分。

其實它們,也可以說是唐詩和宋詞的童年時期,更是一大批的中國文學的童年時期。

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我感覺我們中國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經久不衰,都是與我們文化的幼年期的基礎扎實,有著莫大的關系。

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會著重寫一下先秦文學。也是想在寫的過程中,讓自己學習積累,也順便與大家一起探討和進步。

今天第一篇,就獻給《楚辭》里的名篇《九歌—東皇太一》了。其實《東皇太一》,只是屈原寫得上古女巫們祭祀的熱鬧場面。

但是這個場面,究竟有什么魅力,竟然流傳了兩千多年呢?

這篇文我們就來一探究竟,先把整首詩貼出來,供大家欣賞一下。

【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qiú)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盍(hé)將把兮瓊芳; 蕙肴蒸兮蘭藉(jiè),奠桂酒兮椒漿; 揚枹(fú)兮拊(fǔ)鼓,疏緩節兮安歌; 陳竽瑟兮浩倡; (缺失)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 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現代人猛一下讀這首詩,會有點不適應,里面有很多生僻字,讀音和字義,大家都不明了。這種隔閡感,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了!

但是,一首詩能流傳兩千年,絕對不會無緣無故。這就來一句一句讀一下,我們也邊讀邊看它里面有什么曲曲彎彎。

先看篇名“東皇太一”,這是說的祭祀的神的名字。其實《楚辭》的《九歌》系列,總共有11篇,除了“國殤”一篇,其它的篇名不是“云中君”,就是“大司命”和“少司命”什么的,都是以當年楚地的神靈的名字作為篇名。

可見這個《九歌》,就是個祭神系列。那這個“東皇太一”是什么神呢?

確切所指,大家是眾說紛紜,不過大家最一致的看法,那就是“春神”。還有他被作為這個系列的第一篇,也與春是季節的開頭,是有點關聯。下面看其中的內容。

第一句“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這說的是祭祀的時間,是選了個良辰吉日,然后恭敬肅穆的要去愉悅上皇。

然后怎么愉悅呢?下面一句,開始說祭祀的配飾了?!皳衢L劍兮玉珥(ěr),璆(qiú)鏘鳴兮琳瑯”,手拿著用玉做的環的長劍,佩帶著琳瑯滿目的珠寶玉石,發出了各種叮當碰撞的聲響。

“華貴坐席玉鎮邊,滿把香花吐芬芳”,華貴的坐席是用玉壓著邊,旁邊也是鋪滿了各種鮮花,也正吐著美妙的芳香。

“蕙肴蒸兮蘭藉(jiè),奠桂酒兮椒漿”,用名貴的蕙草裹著大塊的蒸肉,用清新的蘭草墊在下面,用有香味的椒浸泡的美酒,作為祭奠品,桂花的氣味,竟然是到處飛揚。

說了祭祀的配飾,以及祭品,然后馬上開始轉入祭祀人的舉動了。本來應該是四句,可能是丟失了一句,只有三句,但是它不影響我們對那時的場景的感覺。

“揚枹(fú)兮拊(fǔ)鼓,疏緩節兮安歌。 陳竽瑟兮浩倡”, 高舉鼓槌把鼓敲,節拍疏緩歌聲響,吹竽鼓瑟聲悠揚。這是“敲起鼓來唱起歌,這里的人們多歡樂”的盛大場面了。

不過以上都是對現場的物和場面的描寫,還沒有寫到主持祭祀的主角們,一大群女巫們。這女巫,在上古時候,其實是被認為是通神靈的,所以她們也是被當作神一樣的看待呢!

“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偃蹇”是舞姿優美的樣子,所以她們是穿著華美的服飾,跳起了動人的舞。讓人看到了滿堂的華彩流動,女巫的香氣也四溢滿堂。

到這里可以看出,剛才敲鼓的,是當時現場的男人們,女人們的出場,更是把這氣氛推到了高潮。

所以就有了最后的大合唱似的回響,“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眾音齊會響四方,上皇歡欣樂安康。這場祭祀是相當完美!

這首詩,或者說是這首歌,開始從細微處入手,逐層遞進,多角度描摹,讓人充分和全面地感受到了,當年的楚地子民的祭禮儀式和祭神場面。

它即表達了人們對東皇太一的敬重、歡迎與祈望,也釋放了他們內心澎湃地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激情。

他們在希望春神多多賜福人間,給人類的生命繁衍、農作物生長帶來福音的同時,也由衷地享受著,已有生活給他們帶了的喜悅和滿足!

看我大概簡略地講述一遍后,不知大家對這首歌怎么看。反正我是又非常明晰感受了一遍那時候人的熱情奔放,以及對夢想對未來的那種渴望和真誠。

也許我們中華民族,就是在這一代又一代人的真誠渴望里,一步步地走到今天的。

謝謝您屈原,謝謝您給我們留下這樣一個,我們的祖先,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場景。也許這也正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底色,它一直帶著樂觀積極的心態,在努力奮斗著!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