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洗然弟竹亭原文及翻譯(附注釋)

《洗然弟竹亭》是由孟浩然所創作的,從寫作方法上,此詩運用了白描和用典的手法,寫了竹亭集會,賦詩飲酒彈琴的和諧場面,寫出兄弟之間的友愛之情。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洗然弟竹亭》的譯文及鑒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洗然弟竹亭》原文

唐代:孟浩然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俱懷鴻鵠志,昔有鶺鴒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洗然弟竹亭》譯文

我和你們幾個兄弟,一向友愛情誼很深。

共同懷抱鴻鵠大志,都有互相救助之心。

高雅情趣借詩文表達,清風亮節存留在竹林。

共享飲酒的陶然樂趣,偶奏超俗拔群的雅音。

《洗然弟竹亭》注釋

洗然:即孟浩然之弟孟洗然,曾編集《孟浩然詩集》三卷本。孟浩然有《送洗然弟進士舉》詩,可知孟洗然曾經赴舉,而其他事跡未詳。

“吾與”句:我和你們幾個兄弟。二三子:語出《論語·述而》:“二三子以我為隱乎?”

鴻鵠(hú)志:指遠大的志向。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鴻:大雁。鵠:天鵝。

昔:一作“共?!柄W(jí)鴒(líng)心:兄弟互相關切的心意。鶺鴒:一種長腳長尾的小鳥?!对娊洝ば⊙拧こiΑ罚骸苞W鴒在原,兄弟急難?!焙笫烙铭W鴒以喻兄弟。

逸氣:超脫世俗的氣概、氣度。假:借助。毫翰:指毛筆。亦借指文字、文章。

清風:指竹亭的清爽,也暗喻人的清操潔行。竹林:此處有雙關意,既切題中的“竹亭”,也是借竹林七賢之游喻指作者與諸弟在竹亭游樂事。

達:曠達。一作“遠”。

《洗然弟竹亭》創作背景

此詩寫作者與諸弟常在一起,是孟浩然早年的作品。根據孟浩然《入峽寄弟》中“吾昔與汝輩,讀書常閉門”句可知其有弟數人,其中之一即為孟洗然。此詩當作于孟浩然兄弟在孟洗然家竹亭游樂之時。

《洗然弟竹亭》賞析

此詩通過竹亭述志,贊揚了兄弟之間志同道合、友愛情深的思想感情。全詩敘寫自己與諸弟很友愛,且都有遠大的志向,像古代的竹林七賢一樣,常雅集竹亭,飲酒撫琴,以寄托豪情逸氣。

在意象運用上,此詩以竹作為清幽和隱逸的意象。竹在古代,是瀟灑挺拔、高雅脫俗的逸士的象征。頸聯兩句的“竹林”有借竹林七賢喻指詩人兄弟之意。這里繼承魏晉風度之氣,以魏晉的名士風流來刻畫兄弟們的高雅志趣,來烘托他們超然脫俗的品格。而“竹林”同時切詩題中的竹亭,作者也是借阮籍(竹林七賢之一)的出世之志來映照自己對遁跡竹林的出世生活的無限向往。

從寫作方法上,此詩運用了白描和用典的手法,寫了竹亭集會,賦詩飲酒彈琴的和諧場面,寫出兄弟之間的友愛之情。

孟浩然詩中常表現出一種“安以樂”的太平氣象,在此詩中則具體表現為“逸氣”。逸氣是一種超脫世俗的氣概、氣度。陳貽焮《孟浩然詩選》認為,這里的“逸氣”表現出孟浩然高雅的心情;“高雅的心情”是抽象的、綜合性的體驗,也是孟浩然“韻高”的方面。從陳貽焮的賞評中可以看到,在這首詩歌中,孟浩然將原本矛盾的“鴻鵠志”和“竹林”的清逸灑脫、高雅爽朗進行有意識的協調,并且調和得極為自然。此詩是孟浩然的“韻”和“才”能夠統一起來的典型例子。

《洗然弟竹亭》作者介紹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