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小兒垂釣

發布時間:2024-02-24
1、

小兒垂釣原文及注釋(附翻譯)

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原文
注釋附翻譯

《小兒垂釣》是唐代詩人胡令能的詩作。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作。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顯得可貴。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古詩《小兒垂釣》釋義譯文,歡迎閱讀。

小兒垂釣原文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小兒垂釣注釋

蓬頭:頭發亂蓬蓬的。

稚子:年齡小的孩子。

垂綸:釣魚。綸:釣魚用的絲線。

莓:一種小草。

苔:苔蘚植物。

映:遮映

借問:向人打聽。

魚驚:魚兒受到驚嚇。

應:回應,答應。

小兒垂釣譯文

一個蓬頭稚面的小孩在學釣魚,

斜身坐在野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

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連忙遠遠地招了招手,

害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作者簡介

胡令能(785-826年),唐朝詩人,是莆田(今福建莆田市)人。唐貞元、元和時期人。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他的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非常濃,現僅存七絕4首。莆田隱者,唐詩人少為負局鎪釘之業。夢人剖其腹,以一卷書內之,遂能吟詠,遠近號為胡釘鉸。詩四首,皆寫得十分生動傳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贈之詩作。

鑒賞

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 作。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顯得可貴。這首七絕寫小兒垂釣別有情趣。前兩句敘述、描寫,從外形著筆,是實寫。后兩句詩側重神態來寫。此詩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

一二句重在寫形,三四句重在傳神。小孩,孩童也?!芭铑^”寫其外貌,突出了孩童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熬]”是釣絲,“垂綸”即題目中的“垂釣”,也就是釣魚。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出山野孩童頭發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在垂釣時,“側坐”姿態,草映其身,行為情景,如在目前?!皞茸睅в须S意坐下的意思。這也可以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地專心致志于釣魚的情景?!拜Α?,泛指貼著地面生長在陰濕地方的低等植物,從“莓苔”不僅可以知道小兒選擇釣魚的地方是在陽光罕見人跡罕到的所在,更是一個魚不受驚、人不暴曬的頗為理想的釣魚去處,為后文所說“怕得魚驚不應人”做了鋪墊?!安萦成怼?,也不只是在為小兒畫像,它在結構上,對于下句的“路人借問”還有著直接的承接關系──路人之向他打問,就因為看得見他。

后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小兒。當路人問道,小孩害怕應答驚魚,從老遠招手而不回答。這是從心理方面來刻劃孩童,有心計,有韜略,機警聰明。他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他的動作是“遙招手”,說明他對路人的問話并非漠不關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樣向“路人”低聲耳語,那是讀者想象中的事,詩人再沒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說明了“遙招手”的原因以后,詩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過以上的簡略分析可以看出,前兩句雖然著重寫小兒的體態,但“側坐”與“莓苔”又不是單純的描狀寫景之筆;后兩句雖然著重寫小兒的神情,但在...

查看詳情>>
2、

小兒垂釣的教案范本

小兒垂釣教案

小兒垂釣的教案(篇1)

1、同學們,大家好,今天第一次見面,咱們相互介紹一下:我是來自通州市實驗小學的老師,知道我姓什么嗎?(原來老師已經告訴你了!/我的姓啊,很有意思的,把它倒過來,反過來,轉半圈,還是一樣的!猜猜看?。?/p>

2、王老師啊今天特別高興!記得五年前,我就來咱們通師二附,實習過,當時而附的小朋友熱情、活潑!留給我的印象可深了!今天來到二附,見到你們,也很想跟你們交個朋友,介紹一下你自己,你的班級或你的學校,可以嗎?(補:我相信在座的客人老師們也是很想知道的?。?/p>

[評價:(簡單地)行啊,好,xxx,記住你了!……

(可以在傳話筒的過程中補白:話筒在哪兒,幫忙傳一下。拿著話筒,享受的可是主持人的待遇,只要舉手發言,就有機會。)

(手勢停)3、二附的同學果然能說會道,活潑可愛。我還知道二附的讀書節搞得非常棒,同學們愛讀書,讀童話、讀小說、讀詩歌收獲是特別大,沒說錯吧?下面我們準備開始上課了,好嗎?

這堂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唐代詩人胡令能的一首詩:小兒垂釣。跟著老師書空是個好習慣?!按埂弊值臋M畫比較多,中間這一橫最長;“釣”字這里面是個點兒。

2、一起讀,知道題目意思嗎?釣過魚嗎?

3、很多同學釣過魚,釣魚是件很有趣的事,詩人筆下的小兒垂釣又別有一番情趣呢!

1、打開課本,自己讀讀這首詩,讀上兩遍,讀正確,有不理解的詞兒打上問號。

評:不錯,三個生字全讀正確了,我們一起讀一遍。(課件出示三個生字)

還有誰再來讀。(評:詩讀得不錯,還能讀出那么一點味道來了,不錯,果然會讀詩)

3、有不理解的詞嗎?

讓學生一一列出。

誰能幫幫忙。

讓學生說,教師一一界定。(多說了:別人沒問的你也答了,少說了:看來xx有點難度,需要老師幫忙嗎?)

垂綸就是垂釣,那為什么不說“學垂釣”呢?

(映/應:看來這個詞一時半會還說不清楚,待會我們邊讀邊理解。板書應?

4、小結:詩讀正確了,詞語也理解了,那么詩中的趣味有沒有讀出來呢?

再輕輕地讀一遍詩,你一定能看到許多有意思的畫面。(生自瀆)你看到哪些有意思的畫面呢?

(評:真有意思/是挺好玩的,很有趣/挺逗的/恩,你呢?)(板書:趣)

1、其實,要真正地體會這首詩的情趣和意境,還需要好好地讀一讀,抓住詩中的詞語好好體會體會,可以把自己認為有趣傳神的詞圈畫出來。

2、巡視(發現問題一一指導:大家的感受不一樣,有的在后兩行,有的在第一、二行也找了好幾個呢)

個別指導一、二行詞語,鼓勵發言。

3、反饋:讀完了嗎?圈畫了哪些詞句?選擇一個最有趣的同座交流交流。

4、誰來說?(指名)(如回答后面二句的,確實有趣/說出了你的感受,請坐,你抓住了xx,好的,還有其他的嗎?)

評:哦……還有誰?也覺得有趣。附和:你從“蓬頭”中品出了淘氣,“蓬頭”透著野性/本真/可愛/感興趣

小結:嘖嘖,一個“蓬頭”,讓人忍俊不禁,真是野趣十足呀?。ㄖ赴鍟f)

評:(從“側坐”中你品出了小兒垂釣的悠閑)抓住“側坐”這個細微的動...

查看詳情>>
3、

小兒垂釣古詩原文及翻譯

古詩原文及翻譯
小兒垂釣古詩原文
小兒垂釣古詩翻譯

暑假是小孩子們的快樂天堂,這么美好的假期,現在的小孩們卻整天悶在家里玩手機電腦,要不就是被父母滿滿當當地安排在興趣班,實在沒有古時候小孩們的天真爛漫。今天,就隨著好工具小編走進古代小孩的玩樂世界,一起享受這份悠閑吧!

小兒垂釣古詩原文

小兒垂釣

胡令能 〔唐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翻譯

一個頭發蓬亂、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身坐在草叢中,綠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遠遠地擺了擺手,不敢回應路人生怕驚動了魚兒。

注釋

蓬頭:頭發蓬亂,形容小孩可愛。

稚子:年齡小的孩子。

垂綸:釣魚。綸:釣魚用的絲線。

莓:野草。

苔:苔蘚植物。

映:掩映。

借問:向人打聽。

魚驚:魚兒受到驚嚇。

應:回應,理睬。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兒童生活情趣詩作。

一、二句重在寫形,三、四句重在傳神。

詩人對這垂釣小兒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山野孩子頭發蓬亂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皞茸睅в须S意坐下意思。由此亦可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專注于釣魚情景?!安萦成怼?,不僅是在為小兒畫像,在結構上,也為下句“路人借問”埋下伏筆。后兩句中“遙招手”主語還是小兒。他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這首詩勾畫小兒垂釣神情動態活靈活現,富有生趣,堪稱佳作!

作者簡介

胡令能(785-826年) ,唐代詩人,河南鄭州中牟縣人,隱居圃田。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他的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

寫兒童的古詩句拓展

1.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叨Α洞寰印?/p>

2.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獥钊f里《宿新市徐公店》

3.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Z島《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4.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丁端姟?/p>

5.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K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6.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渍稹洞逋怼?/p>

7.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拍痢肚迕鳌?/p>

8.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冻纱蟆断娜仗飯@雜興·其七》

9.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K軾《花影》

10.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紹翁《夜書所見》

查看詳情>>
4、

《小兒垂釣》古詩的作者是誰?他的另一首詩頗顯無窮童趣

古詩
小兒垂釣古詩

不少人對《小兒垂釣》眼熟,卻不知詩人是誰,他還寫了這首童趣詩。

說到詩人胡令能,不少人對他應該很陌生,對《小兒垂釣》應該更易熟悉一些。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一些人在小時候肯定背過這首童趣十足的唐詩。

這位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的詩人胡令能,他的詩,語言淺顯,充滿生活趣味,像《小兒垂釣》顯得多童趣。這里再分享一首胡令能的唐詩《喜韓少府見訪》,它也頗顯無窮童趣。

喜韓少府見訪

唐代:胡令能

忽聞梅福來相訪,笑著荷衣出草堂。

兒童不慣見車馬,走入蘆花深處藏。

第一句“忽聞梅福來相訪”?!昂觥弊置?,這說明詩人之前并沒有邀約韓少府來草堂做客,韓少府突然來了,詩人感到意外和驚喜。

這句詩里的“梅?!痹撟骱谓忉?有種說法,認為梅福是某個人的名字。如果是這樣,梅福應該是韓少府的名字。韓梅福,這個名字看上去還挺雅致吉祥,梅有雅意,福顯吉祥。

我更傾向于梅福是一種有吉祥美好意義的代指,它不是韓少府的稱呼,而是把韓少府比作能夠帶來福氣好運的梅花。

因為第一句用“梅”意象,第二句用了“荷”意象,第三句用了“兒童”意象,第四句用了“蘆花”意象,梅、荷、兒童和蘆花這四種意象都是有著美好意義的意象。把“梅?!币暈橄笳髟~匯與下文更契合。

第二句“笑著荷衣出草堂”。上句的“忽”表現了詩人驚喜意外的心理活動,這句的“笑”更直白地表現了詩人的喜悅,他很高興韓少府來拜訪自己。

有種說法,把這句詩翻譯成,微笑地穿荷衣出草堂。這“荷衣”應該不是實寫,而是虛寫。詩人當時應該是穿著簡陋的普通衣服,之所以把普通衣服稱之為荷衣,是為了借荷這種美好意象來表達自己對韓少府的尊重和稱贊。

第三句“兒童不慣見車馬”。這句開始寫兒童的天真浪漫了。胡令能隱居的那個地方比較偏遠,平時幾乎沒有車馬經過那兒。

在那時候,車馬可是極其高檔的交通工具,那時候的車馬檔次至少也相當于現在的五十萬轎車。五十萬轎車在大城市里顯得很普通,但是在偏遠地區,那可是稀罕物。

兒童又怕生,見到陌生的韓少府和車馬,除了表現得“不慣”,還有什么具體的行為表現?請看下句。

第四句“走入蘆花深處藏”。瞧見沒,怕生的兒童躲起來了,這藏于花中的行為體現出兒童的怕生心理,顯得十分真性情。兒童沒有隱藏心中害怕,而是真情流露出來,怕就躲。

每個兒童都是真性情之人,長大之后就未必了。長大之后,即使自己怕,有時也會說自己不怕。長大之后,即使自己不開心,有時也會說自己很高興,還能擠出滿臉微笑。


查看詳情>>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