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湯顯祖    tāng xiǎn zǔ 明代詩人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歷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后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本    名
湯顯祖
字    號
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
所處時代
明代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臨川湯家山
出生時間
1550年9月24日
去世時間
1616年7月29日
主要作品
《聞都城渴雨,時苦攤稅》 《江宿》 《皂羅袍》 《午日處州禁競渡》 《暉過太常博士宅》
主要成就
戲曲創作

介紹

  湯顯祖是明代杰出的戲曲作家。湯氏祖籍臨川縣云山鄉,后遷居湯家山(今撫州市)。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12歲的詩作即已顯出才華。14歲補縣諸生,21歲中舉。這時,他不僅于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藥卜筮諸書。26歲時刊印第一部詩集《紅泉逸草》,次年又刊印詩集《雍藻》(未傳),第三部詩集名《問棘郵草》。28歲時作第一部傳奇《紫簫記》,得到友人的合作,但未完稿,10年后改寫為《紫釵記》。34歲中進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1591年(明朝萬歷十九年)他目睹當時官僚腐敗憤而上《論輔臣科臣疏》,彈劾大學士申時行并抨擊朝政,觸怒了皇帝而被貶為徐聞典史,后調任浙江遂昌縣知縣,一任五年,政績斐然,卻因壓制豪強,觸怒權貴而招致上司的非議和地方勢力的反對,終于1598年(萬歷二十六年)憤而棄官歸里。家居期間,心情頗矛盾,一方面希望有“起報知遇”之日,一方面卻又指望“朝廷有威風之臣,郡邑無餓虎之吏,吟詠□平(此處方框系上日下升之字shēng),每年添一卷詩足矣”。后逐漸打消仕進之念,潛心于戲劇及詩詞創作。

  在湯顯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戲曲創作為最,其戲劇作品《還魂記》(一名《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這些劇作不但為中國歷代人民所喜愛,而且已傳播到英、日、德、俄[2-3]等很多國家,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珍品。此外,湯氏的專著《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也是中國戲曲史上論述戲劇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獻,對導演學起了拓荒開路的作用。湯顯祖同時還是一位杰出的詩人。其詩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紅泉逸草》1卷,《問棘郵草》2卷。

生平

  1550年9月24日(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四日),湯顯祖出生于一個書香世家。原居臨川文昌里(今臨川文昌橋東太平街湯家山),后移居沙井巷,建“玉茗堂”(內有攬秀樓、清遠樓、毓靄池、金柅閣等),故又自號清遠道人,晚年又號繭翁。其祖上4代均有文名:高祖、曾祖藏書、好文;祖父湯懋昭,字日新,博覽群書,精黃老學說,善詩文,被學者推為“詞壇名將”;父親湯尚賢是個知識淵博的儒士,為明嘉靖年間著名老莊學者、養生學家、藏書家,重視家族教育,為弘揚儒學,他在臨川城唐公廟創建“湯氏家塾”,并聘請江西理學大師羅汝芳為塾師,課教宗族子弟,生子湯顯祖、湯儒祖、湯奉祖(湯鳳祖)、湯會祖、湯良祖、湯寅祖;伯父湯尚質酷愛戲曲,還從事過戲曲活動,母親自幼熟讀詩書。

  雖然湯懋昭、湯尚賢父子門派不同,但均是滿腹經綸的學者,祖輩的認真求學的態度,在湯顯祖幼小的心靈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湯顯祖天資聰慧,從小受家庭熏陶,勤奮好學。5歲時進家塾讀書,12歲能詩,13歲(嘉靖四十一年)從徐良傅學古文詞,14歲便補了縣諸生。21歲中了舉人。按他的才學,在仕途上本可望拾青紫如草芥了。但是,跟隨整個明代社會一起墮落的科舉制度已經腐敗,考試成了上層統治集團營私舞弊的幕后交易,成為確定貴族子弟世襲地位的騙局,而不以才學論人。1577年(萬歷五年)、1580年(萬歷八年)兩次會試,當朝首輔張居正要安排他的幾個兒子取中進士,為遮掩世人耳目,又想找幾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作陪襯。他打聽到海內最有名望的舉人無過于湯顯祖和沈懋學等人,就派了自己的叔父去籠絡他們。聲言只要肯同宰相合作,就許顯祖等中在頭幾名。以宰相之威勢,加以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誘惑,沈懋學等出賣了自己,果然中了高科;但湯顯祖卻潔身自好,一無所動。他雖然并不反對張居正的政治改革,但作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他憎惡這種腐敗的風氣,因而先后兩次都嚴峻地拒絕了招攬。說:“吾不敢從處女子失身也?!苯Y果是可想而知的:湯顯祖名落孫山。而且,在張居正當權的年月里,他永遠落第了。但因此,湯顯祖卻以高尚的人格和潔白的操守,得到海內人士的稱贊。張居正死后,張四維、申時行相繼為相,他們也曾許他以翰林的地位拉顯祖入幕,顯祖都拒絕了。34歲,湯顯祖以極低的名次中了進士,布滿荊棘的仕途從此開始。他先在北京禮觀政(見習),次年以七品官到南京任太常寺博士。一住七年。自永樂以來,南京是明朝的留都。雖各部衙門俱全,實際上毫無權力,形同虛設,太常寺尤為其中的閑職。有人詠之于詩曰:“印床高閣網塵紗,日聽喧蜂兩度衙?!逼溟e寂可想而知。然而,當時南京卻是文人薈萃之地,詩文家不論,即戲曲家,前后就有徐霖、姚大聲、何良俊、金在衡、臧懋循諸名家。湯顯祖在此,一面以詩文、詞曲同一些人切磋唱和,一面研究學問,作書中蠹魚。雖至夜半,書聲瑯瑯不絕于口。別人問他:“老博士何為嗜書?”答曰:“吾讀書不問博士非博士?!边@種恬淡自得的生活正同因投靠張居正而終于在這時被嚴加處分的文人形成鮮明的對照。

  留都也不太平。這里正進行著文學思想的激烈斗爭。早在嘉靖時代,文壇上就盛行著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倡導的“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萬歷期間,以王世貞、李攀龍為首的后七子步其后塵,有加無已。風氣所及,一時有所謂前五子、后五子、廣五子、續五子、末五子之類。其中王世貞不僅有才能,而且有地位和勢力。1583年(萬歷十一年),他以應天府尹的身份赴南京,后在這里為刑部侍郎、尚書,地位顯赫。士大夫趨之若鶩。許多人奔走在他門下。他的片言只語,便可“翕張賢豪,吹噓才俊”,儼然為文壇盟主??墒?,湯顯祖是一個尊重文學而不屈服于權勢的人,他重創新而反對復古,他注意汲取古代一切優秀的文學遺產而不為復古派所規定的范圍所局限。他的文學思想和旨趣與王世貞輩大相徑庭。因此,他雖與王世貞同在南都,且又為王世貞之弟世懋的直接下屬,卻不愿與王氏兄弟相往還。他寫信給朋友說:“無與北地諸君接逐之意,北地諸君亦何足接逐也?!备腥さ氖?,湯顯祖為揭露文學復古派的真面貌,還約了友人把李夢陽、李攀龍、王世貞的詩文拿來解剖,劃出他們詩文中模擬、剽竊漢史唐詩的字句,涂涂抹抹,一一作俎上之論。王世貞知道后,也無可如何,啞然失笑而已。這表明,湯顯祖不僅不以權勢是從,而且當復古文學思潮籠罩海內時,他有主見,有特識,決不隨波逐流。這不是說湯顯祖有一種先天性的反抗性格,這實際上是他接受古代優秀的文化思想、特別是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接受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反理學、反傳統、反專制的思想影響的結果。明代中期,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在哲學上,出現了王艮、何心隱、羅汝芳、李贄等離經叛道的思想家。他們的觀點雖不盡相同,但都以掀翻天地的雄心,赤手縛龍蛇的氣概,痛斥口談道德而心存富貴的偽君子,并以“非圣無法”自命。在思想文化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湯顯祖早年就做了羅汝芳的學生,自小跟他學道,讀“非圣之書”。后來又與激進的禪宗大師紫柏交朋友,尤其敬仰激進的思想家李贄,讀其《焚書》,十分傾慕。他說:“如明德先生者(汝芳),時在吾心眼中矣,見以可上人(紫柏)之雄,聽以李百泉(贄)之杰,尋其吐屬,如獲美劍?!毙纬闪怂紊?、文學上的反抗性和斗爭性,也被人稱之為“狂奴”。這樣,他不僅在品格上不愿與專制的統治者同流合污,而且在政治上鋒芒畢露。

  1591年(萬歷十九年),湯顯祖在南京禮部祠祭司主事的任上,上了一篇《論輔臣科臣疏》,嚴詞彈劾首輔申時行和科臣楊文舉、胡汝寧,揭露他們竊盜威柄、貪贓枉法、刻掠饑民的罪行,疏文對萬歷登基二十年的政治都作了抨擊。疏文一出,神宗大怒,一道圣旨就把湯顯祖放逐到雷州半島的徐聞縣為典史。一年后遇赦,內遷浙江遂昌知縣。在遂昌,他“去鉗剭(殺戮),罷桁楊(加在腳上或頸上以拘系囚犯的刑具),減科條,省期會”,建射堂,修書院。有時下鄉勸農,常年則與青衿子秀切磋文字。這種古循吏的作風,終于使浙中這塊僻瘠之地大為改觀,桑麻牛畜都興旺起來。也許湯顯祖是把這里當作他的理想王國了,在上述善政之外,竟然擅自放監獄中的囚犯回家過年,元宵節讓他們上街觀燈,為實施自己的政治主張一無顧忌。這使他的政敵終于抓住了把柄,待考核官員的時機一到,他們就出來暗語中傷。湯顯祖自然知道有人想趕走他。1598年(萬歷二十六年),聽說朝廷將派稅使來遂昌擾民,他不堪忍受,便不待別人攻擊,給吏部遞了辭呈;他也不等批準,就揚長而去,回到家鄉。后來,吏部和都察院以 “浮躁”為由正式給他一個罷職閑住的處分時,他棄此敝履早過三年。

  湯顯祖少年時受學于羅汝芳,羅是泰州學派王艮的三傳弟子,這一學派承繼了王守仁哲學思想中的有積極意義的部分,加以發展,又稱“左派王學”。這個學派抨擊程朱理學,懷疑封建教條,反對束縛個性。萬歷年間左派王學的最突出代表人物是李贄。在文學思想上,湯顯祖與公安派反復古思潮相呼應,明確提出文學創作首先要“立意”的主張,把思想內容放在首位。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具體體現。湯顯祖雖然也創作過詩文等,但成就最高的還是傳奇。他是中國古代繼關漢卿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戲劇家。他的戲劇創作現存主要有五種,即“玉茗堂四夢”(或稱“臨川四夢”)及《紫簫記》?!坝褴盟膲簟奔础蹲镶O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這四部作品中,湯顯祖最得意,影響最大的當數《牡丹亭》。

  湯顯祖離遂昌任后,曾在臨川和李贄相見。李在獄中自殺后,湯顯祖作詩哀悼。他還推崇反理學的達觀(紫柏)禪師,稱李贄和達觀是一“雄”、一“杰”,認為“尋其吐屬,如獲美劍”。他們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構成了湯顯祖在創作中表現出來的揭露腐敗政治、反對程朱理學和追求個性解放的思想基礎。

  湯顯祖一生蔑視封建權貴,常得罪名人。晚年淡泊守貧,不肯與郡縣官周旋。這種性格作風使他同講究厲行氣節、抨擊當時腐敗政治的東林黨人顧憲成、鄒元標等交往密切,也使他推重海瑞和徐渭這樣“耿介”或“縱誕”的人物。湯顯祖的這種性格特點在作品中也有明顯反映?!睹魇贰酚浰耙鈿饪秳挕?,“蹭澄窮老”,這評語頗能概括其生平之要。

  湯顯祖晚年思想比較消極,這同他潛心佛學有關,也同他辭官后長期置身于政治斗爭之外有關。他自稱“偏州浪士,盛世遺民”,說“天下事耳之而已,順之而已”。后又以“繭翁”自號。

  湯顯祖所處的時代,文壇為擬古思潮所左右,繼承“前七子”的“后七子”聲威機盛。湯顯祖21歲時,“后七子”首領李攀龍已去世,但另一首領王世貞繼續為文壇盟主,且“獨操柄二十年”。湯顯祖于青年時期即批評“前七子”的李夢陽、“后七子”的李攀龍、王世貞,指摘他們作品中“增減漢史唐詩字面處”。后更抨擊“李夢陽以下”諸人作品“等贗文爾”,并尖銳地說:“贗者名位頗顯……其文事關郭體,得以冠玉欺人?!薄扒昂笃咦印薄拔谋厍貪h,詩必盛唐”的主張,根本缺陷是一味摹擬前代作品的永字、造句,乃至改頭換面,剽竊前人詞句。湯顯祖認為“漢宋文章,各極其趣”。他還強調文章之妙在于“自然靈氣”,不在步趨形似之間。他的這些主張對后來高揭反擬古旗幟的公安派有一定影響??梢哉f,在反擬古派過程中,湯顯祖是從李贄、徐渭到以袁宏道為首的公安派之間的重要人物。湯顯祖詩作,早年受六朝綺麗詩風的影響,為了對抗“詩必盛唐”,后來寫詩又曾追求宋詩的艱澀之風,他的這些創作實踐并不足以和擬古派相抗衡。湯顯祖的古文長于議論,頗有特色。他的書信寫得很富感情,文筆流利,為后人所推崇。他還長于史學,修訂過《宋史》,惜未完稿。

主要作品

  湯顯祖著有《紫簫記》(后改為《紫釵記》)、《牡丹亭》(又名還魂記)、《南柯記》、《邯鄲記》,詩文《玉茗堂四夢》、《玉茗堂文集》、《玉茗堂尺牘》、《紅泉逸草》、《問棘郵草》,小說《續虞初新志》等。因為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這四部戲都與“夢”有關,所以被合稱為“臨川四夢”,都以“愛情”為主題。這四部戲中最出色的是《牡丹亭》,寫一個女孩因情而死,又因情而復生的故事。在《牡丹亭》之前,中國最具影響的愛情題材戲劇作品是《西廂記》。而《牡丹亭》一問世,便令《西廂記》減色不少。

戲劇
  《紫簫記》,大約創作于1577年,卻因被認為影射時政而輟筆。十年后又改為《紫釵記》。
  1598年棄官返鄉后作《還魂記》,即《牡丹亭》,描寫了少女杜麗娘與年輕書生柳夢梅在夢中相愛,醒后尋夢不得,抑郁而終。其后柳夢梅掘墳開棺,杜麗娘復活,與書生成婚。
  1600年?作《南柯記》。
  1601年?作《邯鄲記》。

詩文
感事
《聞都城渴雨時苦攤稅》
《玉茗堂四夢》
《玉茗堂文集》
《玉茗堂尺牘》
《紅泉逸草》
《問棘郵草》

小說
《續虞初新志》

傳說故事

湯顯祖和俞二娘
  “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這是《牡丹亭》中杜麗娘著名的唱詞。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故事,并非僅僅屬于《牡丹亭》。它的一位讀者俞二娘,也超越了生死,“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作者、觀眾和戲劇以最奇妙的方式相遇了。
  從明萬歷年間的原創版,到2004年的青春版,《牡丹亭》已經上演了四百余年,湯顯祖娓娓描述的愛情故事,征服了無數觀眾,尤其是那些情竇初開的青年。其中,最為典型的當數俞二娘。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她是一位“超級粉絲”,當今的追星族與她相比無不遜色。
  有一條為昆曲研究者奉若至寶的史料,記錄在明人張大復的《梅花草堂筆談》里:“婁江女子俞二娘,秀慧能文詞,未有所適??崾取赌档ねぁ穫髌?,蠅頭細字,批注其側。幽思苦韻,有痛于本詞者……”俞二娘在讀了《牡丹亭》以后,用蠅頭小楷在劇本間作了許多批注,深感自己不如意的命運也像杜麗娘一樣,終日郁郁寡歡,最后“斷腸而死”。臨終前從松開的纖手中滑落的,正是《牡丹亭》的初版戲本,而且“飽研丹砂,密圈旁注,往往自寫所見,出人意表”。
  湯顯祖得知消息后,揮筆寫下《哭婁江女子二首》:“畫燭搖金閣,真珠泣繡窗。如何傷此曲,偏只在婁江。何自為情死,悲傷必有神。一時文字業,天下有心人?!?br />  湯顯祖逝世后150年,與他同為江西人的蔣士銓,寫了一部《臨川夢》。據日本學者青木正兒《中國近代戲曲史》記載,這部以劇作家湯顯祖為主角的傳奇分上下兩卷,共20出。傳奇中多次出現特殊人物俞二娘。
  例如第四出《想夢》,寫俞二娘耽讀《還魂記》,柳生和杜麗娘竟幻影現身。第十出《殉夢》,寫俞二娘讀《還魂記》斷腸而死(這恐怕源于張大復的記載)??墒堑搅藙”镜南戮?,故事情節的變化超出了人們的想象。例如第十五出《寄曲》,寫俞二娘死后20多年,她的乳母將俞二娘批點的《還魂記》送到了湯顯祖手里。第十六出《訪夢》,寫俞二娘的亡魂打算拜訪湯顯祖,以此意訴之釋尊。第十九出《說夢》,寫湯顯祖長子死而歸天,與淳于棼、盧生、俞二娘、霍小玉(除俞二娘外均為湯顯祖的劇中人)等人在天王前相會,論世事皆夢。最后一出,則寫湯顯祖在玉茗堂睡覺,睡神引俞二娘的靈魂進入湯顯祖的夢中,與之相會。湯顯祖感其知己。淳于棼、盧生、霍小玉等人也來見。玉茗花神傳天王法旨迎眾人入覺華宮。(青木正兒《中國近代戲曲史》,王古魯譯,中華書局版)
  劇作家往往是經由文字和舞臺表達思想,與觀眾交流感情的。然而在這部《臨川夢》中,湯顯祖與俞二娘不僅超越了劇作家與觀眾的關系,更超越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關系,他們的靈魂居然能在夢境中相聚,并進入仙界天庭。這與《牡丹亭》的藝術手法一脈相承。誠如湯顯祖在《牡丹亭題詞》中所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
  在現實生活中,湯顯祖與俞二娘或許無緣相識,可是在《臨川夢》中,他們卻有了時間跨度很長的奇特交往,乃至心心相印。

創辦書院
  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于1591年(萬歷十九年)貶任徐聞典史時,有感于當地士子輕生,因而倡建貴生書院,清代經多次修建,1984年重建。貴生書院在徐聞縣徐城鎮舊城內。書院前有明代石道,全長732米,寬4.6米,東西走向,路面有牛車車輪輾成軌跡2道,深達13厘米。沿石道西走300米有學宮,建于明,僅存大成殿,1986年重修,現完好。書院和石道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古代徐聞縣民風好斗人皆輕生,湯顯祖為了推廣中原文明化土著之俗,其聯合知縣熊敏捐俸銀在徐聞縣城西門塘畔創辦了一所“貴生書院”,教民知書識禮,認識生命的重要性而化其輕生之俗。并宣傳“君子學道則愛人”、“天下之生皆當貴重”的人生哲理。湯顯祖將書院的12間教室,分別命名為審問、博學、慎思、明辨、篤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并在《徐文留別貴生書院》一文中道:“天地孰為貴,乾坤只此生,海波終日鼓,誰悉貴生情?!睖@祖在教學上對弟子一視同仁,因材施教,扶理談修,每日津津不厭。通過湯顯祖的教育和宣傳,徐聞文風漸盛,科舉盛行。清《王夫子賓興》碑文曰:“自明義仍先生來徐聞建書院,而徐益知向學,當時沐其教者,輟魏科登賦仕,后先輝映,文風稱極?!?591年(萬歷十九年)至明末徐聞連年旱災,民食不果腹,但人人向學,仍出了15名舉人。明清兩代徐聞多次修繕貴生書院,并訂立了《院規條》,還撥出學田96石作為會科經費,可見湯學已經深入徐聞人心。湯顯祖病逝的消息傳至徐聞,徐聞縣興建了“湯公祠”,以此表達當地人民對他的崇敬和懷念。

主要成就

戲曲成就
  湯顯祖的主要創作成就在戲曲方面,代表作是《牡丹亭》(又名《還魂記》),它和《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又名“臨川四夢”。除《紫釵記》寫作時代可確考外,其余“三夢”都不易確定寫作時間,學術界尚有不同看法。

其他成就
  他不僅于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藥卜筮諸書。26歲時刊印第1部詩集《紅泉逸草》,次年又刊印詩集《雍藻》(未傳),第3部詩集名《問棘郵草》。
  湯顯祖在戲曲批評和表、導演理論上,也有重要建樹。他通過大量書札和對董解元的《西廂記》、王玉峰的《焚香記》等等劇作的眉批和總評,發表了對戲劇創作的新見解。他認為內容比形式更重要,不能單純強調曲牌格律而削足適履,所謂“凡文以意、趣、神、色為主,四者到時,或有麗辭俊音可用,爾時能一一顧九宮四聲否?如必按字模聲,即有窒滯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尺牘《答呂姜山》)。他和以沈璟為首的偏重形式格律的吳江派作家進行了頑強的論爭。尤其是作為1602年前后的《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一文,不僅記述了弋陰腔的演唱情況,為中國戲曲史留下了珍貴資料,而且對表、導演藝術發表了精辟見解,強調演員要體驗生活,體驗角色,領會曲意,在生活上和藝術上嚴以律己,以人物的感情去感染觀眾。他自己勤于藝術實踐,“為情作使,劬于伎劇”,同臨川一帶上千名演唱海鹽腔的宜黃班藝人保持著廣泛的聯系,實際上成了地方戲曲運動的領袖。他還親自為演員解釋曲意,指導排練,“自踏新詞教歌舞”,“自掐檀痕教小伶”。

后世影響

  湯顯祖在當時和后世都有很大影響。即使是認為他用韻任意,不講究曲律的評論家,也幾乎無一不稱贊《牡丹亭》,如晚于湯顯祖20多年的沈德符說:“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又說他“才情自足不朽”。和沈德符同時的戲曲家呂天成推崇湯顯祖為“絕代奇才”和“千秋之詞匠”。王驥德甚至說,如果湯顯祖沒有“當置法字無論”和其他弱點,“可令前無作者,后鮮來哲,二百年來,一人而已”。由于湯顯祖的影響,明末出現了一些刻意學習湯顯祖、追求文采的劇作家,如阮大鋮和孟稱舜等,后人因之有玉茗堂派或臨川派之說,實際上并不恰切?!赌档ねぁ分袀€性解放的思想傾向,影響更為深遠,從清代的《紅樓夢》中也可看出這種影響。

  湯顯祖生前就有《玉茗堂文集》刊行。逝世后5年,韓敬編印《玉茗堂集》。他的作品于明清兩代均有刊本,目前通行的是1964年由錢南揚、徐朔方合編的《湯顯祖集》,包括詩文和戲曲。

評價

  1946年,趙景深的《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提到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五個相同點:一是生卒年相同,二是同在戲曲界占有最高的地位,三是創作內容都善于取材他人著作,四是不守戲劇創作的清規戒律,五是劇作最能哀怨動人。

  1959年,田漢到江西臨川拜訪“湯家玉茗堂碑”,作詩:“杜麗如何朱麗葉,情深真已到梅根。何當麗句鎖池館,不讓莎翁在故村?!碧岢鰷@祖與莎士比亞旗鼓相當,杜麗娘與朱麗葉不相上下。

  1964年,徐朔方的《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指出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時代相同,但具體的戲劇創作傳統不同,前者依譜按律填寫詩句曲詞,后者則以話劇的開放形式施展生花妙筆,認為湯顯祖的創作空間與難度更大。1986年到1987年,徐朔方兩次鉆研了湯顯祖與莎士比亞,聯系劇作家與中西歷史文化發展的關系,指出湯顯祖生活的明朝封建社會,比起莎士比亞的伊麗莎白時代而言,要封閉落后得多,故而湯顯祖塑造出《牡丹亭》里杜麗娘敢于追求自身幸福的人物,更是難能可貴。

紀念設施

江西撫川湯顯祖紀念館
  該紀念館為紀念臨川明代著名的戲劇家、文學家、“東方的莎士比亞”湯顯祖而于1995年建立的歷史名人紀念館,是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位于撫州城區東南2公里處文昌大道旁,占地180畝,主要由四夢村、娛樂村、度假村三大部分組成。主展廳清遠樓是一座仿明建筑的兩層樓閣,一樓是展廳,通過繪畫、照片等形式展示湯顯祖正直的一生及其流傳千古的“臨川四夢”;二樓則是戲劇舞臺——四夢臺,經常上演“四夢”折子戲,使游人在委婉動人的音樂中領略撫州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館內環境優雅,樓臺亭閣十分壯觀,所有的景點都與湯顯祖有關;三生橋、破繭山房、清遠樓、聽泉茶社自不必說,而四夢村里的牡丹亭、梅花庵、四夢廣場、壁照、半亭、毛澤東手碑、毓靄池、杜麗娘墓、瑤臺、黃粱飯店、勝業坊、錢廊,使人仿佛身處《臨川四夢》夢境之中。它們不僅將湯顯祖的四部名劇——《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中的場景結合園林特點藝術地予以展現,同時還將湯顯祖生平、“臨川四夢”對后世的影響及湯顯祖在世界劇壇和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對世人進行展示。其中湯翁高尚的人格,公道正值的官品,輝煌的藝術成就給游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整個紀念館文化內涵豐富,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載體。湯顯祖紀念館不僅文化底蘊深厚,而且環境極其優美。館內既保留了一種原始林木狀態,還栽種了許多適合觀賞的經濟林木。在館內,春有鳥語花香,夏有綠樹成蔭,秋有魚肥果碩,冬有青松傲雪。在館內還將撫州的林木資源集中展示,辟有玉蘭園、山茶園、松柏園、桂花園和桃花島,引種了香榧、銀杏、金錢松、紅楓等國家珍稀植物,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植物園。

浙江遂昌湯顯祖紀念館
  該紀念館位于遂昌縣城北街四弄,于1995年4月在縣城建成。面積900平方米,由前院、館舍、后園三部分組成,環境優美,古樸雅致。館內陳列內容豐富,格調高雅,集中介紹湯顯祖生平、在遂昌政績,以及湯顯祖的藝術創作成就。遂昌作為湯顯祖主政和《牡丹亭》的醞釀創作之地,一直以來就是中外湯學專家、學者尋訪遺跡,搜集史料,進行各種形式研究活動之地。在2006中國·遂昌湯顯祖文化節暨湯顯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周育德將“中國湯顯祖研究會”的牌匾授予遂昌,這標志著中國湯顯祖研究會正式落戶遂昌,使遂昌成為名副其實的湯學研究中心。

湯顯祖墓
  湯顯祖墓是一座湯顯祖和他原配夫人吳氏及繼室夫人趙氏、傅氏的合葬墓。解放前夕,墓地幾遭夷平。1957年曾進行培修,“文化大革命”中又遭破壞,1982年10月遷址人民公園?,F在,這里成了文人憑吊、學者瞻仰的名勝之地。湯墓原址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湯顯祖的詩(共177首詩)
  • 《聞都城渴雨,時苦攤稅》
    五風十雨亦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當知雨亦愁抽稅,笑語江南申漸高。
  • 《江宿》
    寂歷秋江漁火稀,起看殘月映林微。波光水鳥驚猶宿,露冷流螢濕不飛。
  • 《皂羅袍》
    原來是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 《午日處州禁競渡》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 《暉過太常博士宅》
    太常東署中,五年足棲集。南風多爽昪,春梅未湫濕。兒子此生成,琴書此敦習。逼迫徙詹事,后者來何急。出門別井灶,致詞如欲泣。臨去幾回首,向后恒過入。昔作主人居,今向賓階揖。已悲題字滅,稍呀新堂葺。觸跡有思存,循年真悵悒。舊隸

古詩大全

好86網為您提供湯顯祖簡介,湯顯祖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湯顯祖古詩大全,湯顯祖的詩,湯顯祖作品目錄

http://www.meilook.com.cn/shiren_view_9b9d4443ac9b9d44/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