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李密    lǐ mì 隋代詩人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貴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亂時,李密成為瓦崗軍首領,稱魏公。率瓦崗軍屢敗隋軍,威震天下。在瓦崗軍原領袖翟讓準備讓位給他時,翟讓的哥哥卻從中阻攔。他不得已殺瓦崗軍舊主翟讓,引發內部不穩,被隋軍屢敗。后被越王楊侗招撫,又因與宇文化及的拼殺中損失慘重,不久被王世充擊敗,率殘部投降李唐。沒過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將盛彥師斬殺于熊耳山。

本    名
李密
字    號
字玄邃,小字法主
所處時代
隋代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長安
出生時間
582年
去世時間
619年1月20日
主要作品
《淮陽感懷》 《陳情表》 《淮陽感秋》
主要成就
壯大瓦崗寨,建立西魏政權屢破隋軍,大敗宇文化及
祖    籍
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

生平

  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從小境遇不佳,出生六個月就死了父親,四歲時舅父又強迫母親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劉氏的撫養下長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聞名。據《晉書·李密傳》說: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膳食、湯藥、必親自口嘗然后進獻。李密幼時體弱多病,甚好學,師事譙周,博覽五經,尤精《春秋左氏傳》,以文學見長。年輕時,曾任蜀漢尚書郎。晉滅蜀后,征西將軍鄧艾敬慕他的才能,請他擔任主簿。李密以奉養年邁祖母為由,謝絕了鄧艾的聘請。泰始三年(267年)晉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詔征密為太子洗馬(官名)。詔書累下,郡縣不斷催促,這時,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歲,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晉武帝上表,陳述家里情況,說明自己無法應詔的原因。這就是著名的《陳情事表》,或稱《陳情表》或《陳事表》,此《表》寫于西晉武帝泰始三年(267)。

  《陳情表》辭語懇切,委婉動人。表到朝廷,晉武帝看了,為李密對祖母劉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動,贊嘆李密“不空有名也”。不僅同意暫不赴詔,還嘉獎他孝敬長輩的誠心,賞賜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縣,發給他贍養祖母的費用。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滿后出仕。在任溫縣(今河南溫縣)縣令時,政令嚴明,政績顯著,剛正見稱。過去,中山諸王每過溫縣,必苛求供給,當地人民以此為患。李密到任后,中山諸王進過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爭,使諸王過境不敢苛求,為百姓辦了件好事。

  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職,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由于朝中權貴畏懼他的剛正,故朝中無人推薦。最后只做了漢中太守,一年后罷官歸田。后病卒,終年六十四歲。

為官生涯

  魏滅蜀后,征西將軍鄧艾招降納叛,急于穩定人心,他聘李密為主簿,李密力辭不受。鄧艾集團的驕橫已經讓他膽寒。鄧艾初入成都時是“蜀人稱焉”,結果卻是蜀人“有識者笑之”。晉泰始三年(267年),晉武帝詔征李密為“太子洗馬”,詔書連下,郡縣不斷催促。當年李密祖母已96歲,風燭殘年,他上表敘述自己無法應命的原因。這就是《陳情表》,475字?!蛾惽楸怼芬允逃H孝順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影響深遠。文中的一些詞句如“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等,直至今天人們還經常引用。

  這豈止是“千古散文絕唱”,實乃一個人子研苦膽為墨的“黑書”。

  《陳情表》全文用了29個臣字,除了“前太守臣逵”和“后刺史臣榮”中兩處指朝臣外,其余27個“臣”字均是李密自稱。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普適邏輯之下,這讓晉武帝頗感順眼。更關鍵還在于,區區一份“陳情”,不但可以免去抗旨死罪,還感動了君王鐵石心腸,僅僅是文筆的魔力么?

  魏晉南北朝時期,啟開了中國歷史上對《孝經》研究的第一個高潮,最大特征是皇帝們紛紛著書立說,弘揚孝道。晉元帝有《孝經傳》,晉孝武帝有《總明館孝敬講義》,梁武帝著有《孝經義疏》,梁簡文帝也有《孝經義疏》,北魏孝明帝有《孝經義記》等。北魏孝文帝還命令把《孝經》翻譯為鮮卑語……

  在個人與國家之間,在孝道與國忠之間,在親情與君臣之情之間,哀婉曲折,幽徑溝回,《陳情表》達成了一種“無咎”的圓通態勢,悄然遮蔽了自己不愿出仕的真正動機。

  寫《陳情表》之際,李密時年44歲。當下重讀此文,沒有南宋謝枋得《文章軌范》引安子順之說“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的感慨,只覺得一種黑苦,宛如鹵水嗆喉。所謂“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的重壓,在此時化作了窒息呼吸的流汁……

  祖母魂歸道山之后,李密已經沒有借口了,他履行了在《陳情表》的承諾。先后任溫縣縣令、尚書郎、漢中太守等職。任期內,他在漢中勉縣倡建武侯祠,那是對故國的追憶么?然而,那來自“竹林七賢”的余韻,盡管不露痕跡,但終有一天被酒力喚醒了。某天他酒后賦詩:“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中無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奔づ瓡x武帝,免官回鄉。其實在此之前在溫縣時,他曾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就差一點被人舉報。

  公元287年李密卒于保勝龍安,好友安東將軍胡熊與皇甫士安主持葬儀,師弟陳壽在《三國志》中為其列傳。

故里

  李密老家在四川眉山市彭山縣保勝鄉。保勝鄉位于彭山縣城西北部,至彭山25公里,這里雖然是一個丘區農業鄉,但礦藏資源豐富,有天然氣、頁巖、紅石、礦泉水和芒硝等。 李密故里在保勝鄉西南約7公里的龍安村。成(都)雅(安)高速公路與這個小村擦肩而過,這里四面環山,九峰羅列。

  該村之所以叫龍安村,是因為這里有一座龍門寺。而始建于唐代的龍門寺,正是李密故居之所在。 龍門寺大雄寶殿前,有一塊雕著精美龍圖案的石碑,上面刻著大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一道圣旨,說明了重修龍門寺有關事宜。據說,在祖母百年之后復歸仕途的李密,任太守期間,在自己的故里,主持修建了這座寺廟。 但事實是,龍門寺興建于唐朝貞觀年間,明朝成化二年(1866年)重建,后不幸被毀,直到清末,道光皇帝頒發圣旨,龍門寺得以再次重建。據說,那時的龍門寺,八座寺廟連起一個群落,氣勢磅礴。后來,寺廟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再次遭遇毀滅的厄運,廟里的佛像也慘遭摧毀。直到上世紀80年代,龍門寺僅剩一尊失去了雙手的釋迦牟尼石刻孤獨地坐在那里,現在的寺廟是1994年才重新修建的。

  道光圣旨石碑的旁邊,還豎立著李密像。據說,寺外原是李密故宅的荷塘,荷塘上還有一座三孔古石橋,但現己沒于荒草叢中。龍門寺雖是李密的故居,但李密于晉太康八年(287年)逝世后,卻是葬于今天彭山縣鳳鳴鎮的龍門橋村,可惜的是李密墓在1965年改土中被毀去。

  大雄寶殿殿右,山崖上刻著 “李密故里”四個紅色大字以及一個巨大的“孝”字,這就是孝文化石刻藝術走廊。在這200米長的天然絕壁之上,鐫刻著歷代頌揚李密孝篤和他的《陳情表》的詩詞,還有再現李密生平和他孝順祖母的淺浮雕組圖。漫步于絕壁之下,靜靜觀賞《陳情表》和李密的事跡,感受中國書法、壁畫的無窮魅力,感悟中華孝文化,正所謂山是一幅畫,畫是—部書,書是—部動人的故事,而故事則是—曲千古傳頌的“孝”之歌。

人物生平

出身貴族
李密的曾祖父為西魏八柱國之一、司徒李弼,賜姓徒何氏,北周時為太師、魏國公。祖父李曜,為北周的太保、邢國公。父親李寬為隋朝的上柱國,封蒲山郡公。李密擅長謀劃,文武雙全,志向遠大,常常以救世濟民為己任。

開皇中,襲父爵蒲山公,于是散發家產,救濟親朋好友,收養門客,禮遇賢才,從不吝惜資財。后又折兵讀書,尤其喜好兵書,常能背誦。從師國子助教包愷,聽他講授《史記》、《漢書》,精神振奮,忘了疲倦。包愷的其他弟子,都在他之下。

大業初,憑借父蔭任左親衛府大都督、東宮千牛備身。額銳角方,瞳子黑白明澈。有一次隋煬帝在儀衛中看見他,回宮后問宇文述說:“剛才在左邊警衛隊里的黑臉小孩是個什么人?”宇文述回答說:“他是已故蒲山公李寬的兒子,叫李密?!彼鍩壅f:“這個小孩顧盼的神態很不尋常,別讓他在宮里擔任宿衛?!焙髞?,宇文述對李密說:“賢弟天資這么好,應該憑才學獲得官職,宮廷警衛是個瑣碎差事,不是培養賢才的地方?!崩蠲芊浅8吲d,于是借病辭職,專心致志讀書,人們很少看到他。他曾經準備去拜訪包愷,騎著一頭黃牛,牛背上蓋著一塊蒲草坐墊,還把一套《漢書》掛在牛角上,一只手捏著牛繩,一只手翻書閱讀。

起兵反隋
越國公楊素途經李密隱居之處,看見李密在勤奮讀書,拉緊馬韁輕聲慢步緊緊跟在后頭,趕上他后,問道:“哪里的讀書人,這樣好學?”李密認識楊素,連忙下牛拜了兩拜,通報了自己的姓名。楊素又問他讀的什么,李密回答說《項羽傳》。楊素對他感到驚異,跟他談得非常愉快。對自己的兒子楊玄感等人說“:我看李密的學識氣度,你們都趕不上?!睏钚兴炫c李密傾心相交。

大業九年(613年),隋煬帝征討高句麗,派楊玄感在黎陽監理軍需運輸。這時天下動亂,楊玄感籌劃起兵,暗中派人到長安迎接李密,讓他主持謀劃工作。李密到了以后,向楊玄感獻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襲據涿郡,扼臨榆關(今山海關),使隋軍潰散關外;中策是攻占長安,占據關中和隋煬帝對抗;下策是攻打洛陽。

楊玄感聽了三策后說:“您說的下策,才是上策?,F在朝臣們的家屬,都在洛陽,如果不攻取它,怎能影響世人?并且經過城鎮卻不攻打,用什么顯示威力?”李密的謀略就沒有執行。

楊玄趕到洛陽后,連打幾仗都取得勝利,自以為天下百姓都響應他,一個早晚就可奪取天下。抓獲隋朝的內史舍人韋福嗣后,把機要事務交他辦理,從此征戰大事,不由李密一人主持。韋福嗣本來不是同伙,由于戰敗被俘,每當商議謀略,都持模棱兩可的態度。楊玄感后來要他起草布告文書,韋福嗣堅決推辭。李密推測他的心意,就對楊玄感說:“韋福嗣本來不是同志,實質上抱著觀望態度。您剛舉義旗,卻讓奸細留在身邊,必然被他誤事,請您將他斬首來向人們道歉,人心才會安定?!睏钚姓f:“哪會這樣?”李密知道說了無用,私下里對關系親密的人說“:楊楚公喜愛造反卻不打算成功,怎么辦?我們將會當俘虜了!”后來楊玄感準備向西進軍,韋福嗣終究逃回洛陽去了。

隋朝左武衛大將軍李子雄因事獲罪被捕,押送到煬帝的行宮去,他半路上殺掉押送官員,逃亡投奔楊玄感,就勸說楊玄感趕快稱帝。楊玄感向李密征求意見,李密說:“秦朝末年陳勝想要稱王,張耳勸阻因而被趕走;東漢末年曹操準備要挾獻帝賜給衣服、朱戶、納陛、車馬、樂則、虎賁、斧鉞、弓矢、禾巨鬯等九種器物作為奪取政權的演習,荀彧制止因而被疏遠。今天我如果說直話,又怕走上張耳、荀彧的老路;如果阿諛奉承順著您,又不是我的本意。為什么呢?起兵以來,雖然頻頻勝利,但到州郡縣城,還沒有人響應。洛陽的防守力量比較強大,各地的援兵越來越多。您應身先士卒,盡快平定關中,卻想急于稱帝,為什么要向人們表現器量狹小呢?”楊玄感笑了笑就作罷了。

智脫虎口
隋朝將領宇文述、來護兒等人率領軍隊就要到了,楊玄感問道:“有什么對策?”李密說:“元弘嗣在隴右統帥著強大的軍隊,如今可以假稱他要造反,派遣使者來迎接您,用這個理由率領部隊進入潼關,就可以瞞住廣大兵眾?!庇谑菐е犖橄蛭鞒吠?。到陜縣,楊玄感想圍攻弘農宮,李密勸諫說:“您現在哄著廣大兵眾向潼關撤退,辦好這事就得迅速,何況追兵快到,哪能停留!如果前進不能據守潼關,后退又無處可守,廣大兵眾一旦逃散,用什么保全自己?”楊玄感不聽,就去圍攻弘農宮,圍了三天沒能攻克,才帶上隊伍向西走。到達閿鄉縣,追兵趕上來了,楊玄感戰敗。李密秘密地進入潼關,被追捕的人捉住。當時隋煬帝在高陽縣,李密和他的同伙要被一起押送到那里去,他對同伙們說:“我們的性命,如同早上的露水,如果被送到高陽,一定會被剁成肉醬。眼下在路上,還可想想辦法,怎能送去遭受酷刑,而不設法逃避呢!”大家表示同意。他們中多數人帶有金錢,李密叫他們亮在押送官員面前說:“我們死后,請用這作為經費安葬,余下的就全部報答你的恩德?!毖核凸賳T被金錢利誘,答應了他們。出潼關后,防備逐漸放松,李密請求買來酒菜,每天晚上吃吃喝喝,吵吵鬧鬧,通宵達旦,押送官員不把這當回事。走到邯鄲縣,李密等七個人挖穿墻壁逃掉,去投奔平原縣的叛軍頭目郝孝德,郝孝德對他不大尊重,李密就走了。

到淮陽郡,隱姓埋名,自稱劉智遠,招收徒弟講學。這樣過了幾個月,心里悶悶不樂,寫了一首五言詩《淮陽感懷》,詩寫成后流下了行行淚水。有個覺得他行動異常的人,把這事報告了淮陽太守趙佗,趙佗派人在本郡及其周圍各縣搜捕他,李密又逃走了。

壯大瓦崗
大業十二年(616年),翟讓在東郡(今河南滑縣東)發動農民起義,因以韋城瓦崗寨(滑縣南)為根據地,故稱瓦崗軍。李密投奔于翟讓軍中,有人知道李密是楊玄感的逃亡部將,私下慫恿翟讓殺害他,翟讓就把李密關押在軍營之外。

李密通過王伯當用獻謀略的辦法靠攏翟讓說:“如今皇帝昏庸,百姓怨恨,在遼東用光了精銳部隊,和突厥斷絕了友好關系,眼下正在巡視揚州、越州,撇下了洛陽長安,這也是像劉邦、項羽那樣爭奪天下的時機。憑您的雄才大略,精兵強將,奪取洛陽長安,消滅兇殘勢力,那么滅亡隋朝綽綽有余?!钡宰屄犃T大為敬重仰慕,立即釋放了他。派他去游說各小股義軍,一說就來歸降。

李密又向翟讓建議說:“現在人馬已經很多,但是沒有地方弄到糧草,如果長久耽擱下去,就會人困馬乏,大敵一到,要不了幾天我們就會失??!不如直接奪取滎陽,休整部隊籌積糧草,等到兵強馬壯,然后去跟別人爭奪天下?!钡宰屨J為應當這樣。從此攻克金堤關,攻打搶掠滎陽等縣城鎮,多數被攻克。

滎陽太守楊慶和通守張須陀帶兵討伐翟讓,翟讓曾被張須陀打敗過,聽說他來了,極為害怕,準備遠遠地躲避他。李密說:“張須陀驍勇但沒有謀略,他的隊伍又打了幾次勝仗,既驕狂又狠毒,一仗就能捉住他。您只管擺開陣勢等著,我來替您打敗他?!钡宰屍炔坏靡?,統領軍隊準備戰斗,李密分出一千多名士卒埋伏在樹林里。翟讓開戰不利,邊打邊退,李密派出伏兵到敵后襲擊,張須陀兵眾逃散,李密和翟讓前后夾攻,大敗張須陀,當場將他斬首。翟讓從此以后讓李密單獨統率一支隊伍。李密的隊伍軍容整齊嚴肅,凡是發出命令,即使是在夏天,士卒們都像是身裹霜雪一樣冷峻地執行。他本人衣食節儉樸素,得到的金銀財寶都分發給部下,因此人人都替他賣力。

不久李密又向翟讓建議說:“昏君蒙塵,在吳越一帶流亡,各地武裝力量競相起事,全國百姓正鬧饑荒。您憑著杰出的才干,統率著驍勇強大的軍隊,應該平定天下,消滅各處敵兵,怎能躲藏在民間茍且偷生,永遠當小小的流寇就了事呢?,F在東都洛陽的士民百姓,里里外外離心離德,留守京城的官員,政令不能統一。您親自統率強大的兵眾,直接去襲擊興洛倉,散發糧食救濟窮苦百姓,各地群眾誰不歸附?百萬人馬,一個早晨就能招集起來,搶先下手制服別人,這個時機不能錯失!”翟讓說“:我出身于農民,聲望還沒到這一步,一定要實現您所講的目標,就請您率先出兵,我帶上各支隊伍作為后續力量。奪取興洛倉后,再作商議?!?/p>

開倉賑民
大業十三年(617年)春天,李密和翟讓帶領七千名精兵從陽城向北出發,跨過方山,從羅口襲擊興洛倉,攻克了。打開倉庫聽憑百姓拿走糧食,連老人婦女也背著孩童趕來,路上絡繹不絕,多達幾十萬人。

越王楊侗派遣虎賁郎將劉長恭率領步兵騎兵二萬五千人討伐李密,李密一舉打敗了他,劉長恭僅以身免。翟讓于是推舉李密當首領,稱作魏公。這年二月,在鞏縣城南郊外設立祭壇,祭天登位,年號稱作永平元年,下發的文書落款為行軍元帥魏公府。任命房彥藻為左長史,邴元真為右長史,楊得方為左司馬,鄭德韜為右司馬。授予翟讓司徒官銜,封為東郡公。任命單雄信為左武侯大將軍,徐世勣為右武侯大將軍,祖君彥為記室,其余的人各按等級授予官職。于是以洛口為都城,在環繞洛口四十里的區域里駐扎下來。

山東長白山賊寇首領孟讓帶領人馬歸附李密,河南鞏縣長史柴孝和、侍御史鄭頤獻出縣城投降李密。隋朝虎賁郎將裴仁基帶著兒子裴行儼獻出武牢歸附李密,授予上柱國官銜,封為河東郡公。李密就派裴仁基和孟讓率領三萬多名兵卒襲擊回洛倉,攻克了,乘勝打進洛陽,搶掠居民,焚燒天津橋,洛陽隋軍乘混亂的機會出兵反攻,裴仁基等人大敗,只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李密又親自率領三萬兵卒進逼洛陽,隋朝的將軍段達、虎賁郎將高毗、劉長林等人指揮七萬人馬抵御,在洛陽老城作戰,隋軍敗逃。李密回頭奪取回洛倉據守,大修營壘戰壕,威逼洛陽,還撰寫檄文到各個郡縣公布隋煬帝的罪狀。

屢破隋軍
不久,鄭德韜、楊德方都死了,又任命鄭颋為左司馬,鄭虔象為右司馬。柴孝和勸說李密道:“關中以高山為屏障,以黃河為天塹,項羽離開這里就滅亡了,劉邦在這里建都就成功了。照我的想法,讓裴仁基鎮守回洛倉,翟讓鎮守洛口倉,您親自挑選一支精銳隊伍,向西突襲長安,百姓誰不到郊外來迎接,定會不用打仗就到手了。攻克西京之后,等根基牢固兵馬強壯,才回頭徑直攻打東西崤山和函谷關,攻克東都洛陽,傳遞文書發令調遣,天下可以平定。只是如今英雄豪杰爭先恐后地起兵,實在擔心別人搶在我們前頭,一旦錯失機會,后悔哪里來得及!”李密說:“您這個方略,我也想過很久了,實在是個上策。但是楊廣還在,追隨他的軍隊還很多,我的隊伍,都是山東人,既然知道還沒有攻克洛陽,哪里愿意跟著我向西進關?各位部將都出身于綠林好漢,把他們留下會各自稱王稱霸。如果這樣,就全完了!”

李密倚仗部隊氣勢勇猛,往往進入皇家園林跟隋軍連續交戰。在李密被亂箭射傷,躺在營帳里的時候,洛陽城里的隋軍乘機偷襲,李密的兵眾四下逃散,放棄了回洛倉,集中到了洛口倉。隋煬帝派遣王世充率領五萬名精兵強將進攻,李密迎戰失利,柴孝和掉進洛水淹死,李密哭得極度悲痛。王世充在洛口倉西邊扎營,跟李密對峙了一百多天,大小戰斗打了六十多次。武陽郡丞元寶藏、黎陽義軍寇首領李文相、洹水義軍首領張升、清河義軍首領趙君德、平原義軍首領郝孝德,一同歸附了李密,聯合襲擊,攻克了黎陽倉,占領了它。永安首屈一指的豪富家族周法明獻出長江黃河之間的大片封地投靠李密。齊郡的義軍首領徐圓朗、任城縣的大俠客徐師仁、淮陽郡太守趙佗都歸附了他。

在此期間,翟讓的部將王儒信鼓動翟讓擔任大冢宰官職,統領百官,奪取李密的大權。翟讓的哥哥翟寬又對翟讓說:“皇帝只能由我們自己做,怎能送給別人!你如果做不了,就該我來做?!崩蠲苤懒诉@件事,暗中有除掉翟讓的打算。恰逢王世充擺著陣勢打來了,翟讓出兵抵御,遭到王世充猛攻,翟讓稍有不利,李密和單雄信等人率領精兵強將救援,王世充敗逃。第二天,翟讓自己來到李密的營帳,要求飲酒作樂,李密安排菜肴招待他,他所帶領的部下一一安排在各處就餐。李密請翟讓入席后,拿出一把好弓給翟讓鑒賞,翟讓剛剛拉滿,李密派一名勇士從背后將他斬首,同時殺掉了他的哥哥翟寬以及部將王儒信。徐世勣被混亂的士卒砍了一刀,受了重傷,李密立即制止了,才免于死亡,單雄信等人跪地叩頭請求饒恕,李密都免于處分并安慰他們。于是親自到翟讓的各個兵營,向他的將士們通報了情況,沒有人敢鬧事。就命令徐世勣、單雄信、王伯當分統其眾。

李密經過這事取得了瓦崗軍的絕對領導權,然瓦崗軍的軍事實力也因此受到重創。不久,王世充襲擊倉城,李密又打敗了他。王世充又把軍營遷移到了洛口倉的北邊,在洛水上架設浮橋,派出全部人馬進攻李密,李密和一千多人抵抗,形勢不利向后撤退。王世充乘勝逼近洛口城下,李密挑選幾百名精兵阻截,王世充的兵眾全線潰逃,搶著擁上浮橋,淹死了幾萬人。他的虎賁郎將楊威、王辯、霍舉、劉長恭、梁德、董智都已陣亡,王世充只是保住了性命。當天夜晚,天降大雪,他的士卒幾乎凍死光了。李密乘勝攻克了偃師縣,在這里修筑起金墉城駐扎下來,擁有三十多萬人馬。東都留守韋津又和李密在上春門作戰,韋津大敗,當場被捉。隋廷掌管土木營建的官員將作大匠宇文愷叛離東都,投降了李密。東到海濱、泰山,南到長江、淮河,沒有哪個郡縣不派使者歸附李密。竇建德、朱粲、楊士林、孟海公、徐圓朗、盧祖尚、周法明等人都順勢地派人向李密上書勸說他登皇帝位,于是李密手下的官吏們全都勸說他立即稱帝,李密說:“洛陽沒有平定之前,不能談這件事?!?/p>

逐鹿中原
大業十四年(618年)正月,李密率三十萬大軍,進占金墉城,加緊修復城門、城墻和其他防御設施,并兵屯邙山,直逼上春門(隋東都城東垣北門),洛陽城告急。正在這時,政局突變,宇文化及在江都用練巾勒死隋煬帝,立秦王楊浩為傀儡皇帝,自率十萬大軍北上,消息傳到東都洛陽,被稱為“七貴”的大臣們(段達、王世充、元文都、韋津、皇甫無逸、盧楚、郭文懿和趙長文)擁立留守洛陽的越王楊侗即位,改元皇泰。時王世充專橫跋扈,楊侗欲借李密之手除之,遂派人冊封李密為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臺行軍元帥、魏國公,聲稱平定宇文化及之后便讓李密前來東都輔政。

李密為避免兩面作戰,腹背受敵,接受了冊封,七月出兵東討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到了黎陽,跟李密相遇,李密知道他的部隊缺少軍糧,速戰速決對他有利,所以不跟他交鋒,堵住了他的退路。李密派徐世勣守衛倉城,宇文化及攻打沒有成功。李密與宇文化及隔著河水對話,李密譴責他說:“你原來是匈奴的奴隸破野頭罷了,父兄子弟都受隋朝厚恩,世代富貴,以至以公主為妻,你得到的光榮,整個朝廷沒有第二個。享受國士的待遇,就應以國士的身份來報答國家,怎么能允許陛下失德,不能以死相諫,反而乘反叛之機,親手弒君,連其子孫也一并戮殺,扶植皇室庶出子弟,獨攬大權,自我尊崇,陰謀篡奪王位,侮辱后妃,殘害無辜?你不追效諸葛瞻的忠誠,卻做霍禹所干的一類叛逆惡行。真是天地不能寬容你,人神也不會保佑你。威逼良善,你打算向何處去!現在如果迅速來歸附我,還可以保全你的后代?!庇钗幕澳瑹o語,低頭俯視了很久,才怒目圓睜大聲喊道:“我同你講砍殺的事,何須引經據典,咬文嚼字?”李密對隨行人員說:“宇文化及如此平庸怯懦,忽然想當帝王,這是趙高、圣公一類人物,我只需要折杖驅趕他?!庇钗幕按笮薰コ瞧骶?,借以逼近黎陽倉城,李密率領輕騎五百奔赴陣地。倉城兵又出來接應,燒毀了宇文化及的攻城器具,大火徹夜不滅。

李密得知宇文化及糧食快要耗盡,就詐稱跟他聯合,以便使他的士氣松懈。宇文化及不知是計,非常高興,任憑其士兵無拘無束地吃喝,指望李密送來糧食。后來知道是個計策,宇文化及大怒,跟李密在衛州的童山腳下展開激戰,從早晨戰到傍晚,李密被亂箭射傷,到汲縣休息。宇文化及精疲力盡糧草斷絕,士卒多半叛逃,攻了一下汲縣之后,迅速向北轉移到了魏縣。他的部將陳智略、張童仁先后帶領自己的隊伍歸順了李密。原先,宇文化及在東郡留下了一些軍需物資,派遣他設置的刑部尚書王軌看守,到這時王軌獻出東郡投降了李密。

正當李密和宇文化及竭力拼殺之時,王世充趁機滅掉了異己,獨攬洛陽隋廷朝政。李密得知王世充專權,拒絕入朝朝見,回到了瓦崗軍的根據地金墉城。當年九月,王世充趁李密戰后疲憊之機發動進攻,率精兵兩萬、戰騎兩千,威逼偃師,在通濟渠南岸安營扎寨,在洛水上架設浮橋,準備決戰。此時的李密驕傲自滿,不再體恤將士,府庫中沒有什么積蓄,甚至打了勝仗李密都不把戰利品分給將士們,使得瓦崗軍將領離心離德。賈閏甫、徐世勣等人數度相勸,遭到李密的疏遠;李密反而對貪財的邴元真言聽計從。

唐武德元年(618年),王世充乘勢襲擊瓦崗軍,敗瓦崗軍數員驍將。李密得知后命王伯當據守金墉城,邴元真守洛口倉城,親率精兵到偃師迎戰。裴仁基建議李密偷襲東都,但李密不聽。王世充強渡洛河,雙方大戰于邙山腳下,王世充大破李密。瓦崗軍的裴仁基、祖君彥、程知節等被王世充所擒,邴元真、單雄信等人久不滿李密,相繼投降王世充。瓦崗軍遭到重創,李密東逃武牢關,王伯當退守河陽。

李密對王伯當說:“軍隊打敗了,長時間地勞苦了你們大家,我現在自殺,向大家謝罪?!贝蠡锒伎奁?,不能抬頭仰視。李密又說:“榮幸的是諸君不肯拋棄我,當一起回關中。我雖慚愧無功,諸君一定能保全富貴?!彼母蛄苹卮鹫f:“從前劉盆子歸附漢朝后,還能享受租賦。明公您與長安的同宗有交情,雖不曾伴隨起義,然而阻擊東都,截斷隋軍歸路,使唐朝不戰而據有京都,這也是您的功勞啊?!贝蠹叶颊f:“是的?!?/p>

于是李密西逃長安,投奔李淵。當年瓦崗軍的戰將秦叔寶、徐世勣、羅士信、程咬金等也都先后降唐。

叛唐被殺
李密歸唐,李淵大喜,拜李密為光祿卿,封邢國公,還將表妹獨孤氏嫁給了李密,稱呼李密為弟。但李密不甘居于人下,對自己的處境非常不滿。

同年年底,李淵派李密去黎陽安撫昔日的部眾,左武衛將軍王伯當隨同前往。李密率部東行至稠桑驛的時候,李淵突然反悔將其召回,李密大為恐懼,決定叛亂。王伯當試圖勸阻,但李密不聽。李密率部襲破鄰近的桃林縣(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南),掠奪畜產向南進入熊耳山,前往襄城(今河南省汝州市)投奔舊將張善相。

李密的所作所為被熊州副將盛彥師得知,盛彥師率兵埋伏在的陸渾縣南邢公峴(今河南省盧氏縣官道口鎮的邢公山),武德二年臘月三十(619年1月20日),李密率部經過,被盛彥師全部殺死,時年三十七,傳首長安。李淵派人將李密首級送往黎陽招撫其余部。徐世勣獻黎陽投降,請求收葬李密的尸首,得到李淵的允許。隨后徐世勣將李密葬于黎陽山西南五里處,墳高七仞。

李密的詩(共3首詩)
  • 《淮陽感懷》
    金風蕩初節,玉露凋晚林。此夕窮涂士,郁陶傷寸心。野平葭葦合,村荒藜藿深。眺聽良多感,徙倚獨沾襟。沾襟何所為,悵然懷古意。秦俗猶未平,漢道將何冀。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一朝時運會,千古傳名謚。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 《陳情表》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
  • 《淮陽感秋》
    金風蕩初節,玉露凋晚林。此夕窮涂士,郁陶傷寸心。野平葭葦合,村荒藜藿深。眺聽良多感,徙倚獨沾襟。沾襟何所為,悵然懷古意。秦俗猶未平,漢道將何冀。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一朝時運會,千古傳名謚。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古詩大全

好86網為您提供李密簡介,李密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李密古詩大全,李密的詩,李密作品目錄

http://www.meilook.com.cn/shiren_view_9b9b8843ac9b9b88/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