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趙鼎    zhào dǐng 宋代詩人

趙鼎(1085年—1147年),字元鎮,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東北(今屬山西聞喜禮元鎮阜底村)人。宋高宗時政治家、詞人。

本    名
趙鼎
別    稱
趙忠簡
字    號
字元鎮號得全居士
所處時代
宋代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解州聞喜
出生時間
1085年
去世時間
1147年
主要作品
《寒食書事》 《鷓鴣天建康上元作》 《蝶戀花》 《蝶戀花河中作》 《虞美人》
主要成就
鞏固南宋政權

生平

  趙鼎,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南宋愛國政治家、詞人。解州聞喜(今山西)人。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進士。曾任河南洛陽令、開封士曹等職。南渡后,累官至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他薦任岳飛、韓世忠等愛國將領,有效地組織了軍事力量以抵御金兵。他極力反對議和,遭到秦檜等人的打擊和迫害。

  宋紹興八年(1138年)因力主抗金與奸臣秦檜不和,被貶到潮州。知州王惕“假肩與以送”,秦檜聞知,謫王惕金州。趙鼎在崖州寓宿裴聞義家給宋高宗的上表中,表達了他抗金救國的思想永遠不改變:“白首何歸,帳余生之無幾;丹心未泯,摯九死而不移?!眻詮姷囊庵臼骨貦u感到膽寒:“此老倔強猶者?!蓖瑫r更加緊對趙鼎的逼害。趙鼎在吉陽“深居簡出,杜門謝訪”?!昂D戏e蕩水云飛,黎婺山高日上遲,千里孤光一樽酒,此情惟有故人知?!睆V西帥將張宗元遣人持詩書和藥石、酒、曲前往慰問,秦檜知后,馬上把張調離廣西。

  由于秦檜殘酷迫害,趙鼎只能以死來表示抗爭。臨終前自書墓石,記鄉里及除解歲月。銘中有這種兩句:“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北硎舅篮笠膊粫浰纬?,不會忘記抗金救國,要把他的精神化為河山,使宋朝強大起來。逐絕食而死,葬于昌化縣舊縣村。時為紹興十七年(1147年)八月,享年僅63歲。卒前,自書“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忠義凜然,為人所欽仰。孝宗時,謚忠簡。

  《宋史》有傳:“鼎為南渡名相,與李綱齊名。其詞‘清剛沈至,卓然名家?!弊髌酚小吨艺梦募肥?,《得全詞》一卷。正得文集》十卷,《得全詞》一卷。

詩詞成就

  趙鼎善文、詩、詞。文章多為奏疏,氣勢暢達,“渾然天成”(《宋史》本傳)。黃升稱其詞“婉媚,不減《花間集》”(《中興以來絕妙詞選》)?!端膸烊珪偰俊氛f他“本不以詞藻爭短長,而出其緒余,無忝作者,蓋有物之言有不待雕章繪句而工者”。他身經靖康之變,詞中不乏傷時念亂之作。如寫于建炎元年(1127)的〔滿江紅〕《丁未九月南渡泊舟儀真江口作》:“凄望眼,征鴻幾字,暮投沙磧。試問鄉關何處是,水云浩蕩迷南北?!睉涯顬榻鹑苏碱I的家鄉,憂慮國家前途,真切感人。他的〔點絳唇〕《春愁》等詞,也是佳作。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端挠↓S所刻詞》有《得全居士詞》一卷,存詞45首。

抗金

  “以身去國故求死,抗議犯顏今獨難。閣下大書三姓在,海南惟見兩翁還。一丘孤冢寄窮島,千古高名屹泰山。天地只因慳一老,中原何日復三關?”這是胡銓悼念趙鼎時所作的《哭趙鼎》一詩。
  在三亞市崖城鎮水南村,有一處荒廢的古跡——“盛德堂”,據光緒《崖州志》收錄的《盛德堂記》一文記載:紹興十四年(1144年),南宋抗金名相趙鼎被貶至吉陽軍(即今三亞)后,曾經在此謫居3年,直至1147年絕食身亡;與其志同道合的抗金主帥胡銓于1148年被貶到此,也在這里寓居達8年之久?!笆⒌绿谩笔翘拼紫嗯岫群笕说乃秸?,其得名于胡銓1156年遇赦離開前題寫的“盛德堂”匾額。

鐵骨錚錚九死不悔
  翻閱《宋史·趙鼎傳》,但覺其人其事就如死后的謚號——“忠簡”,這位四歲喪父,全賴母親撫養教育,精通經史百家學問的南宋宰相,不但精忠報國,而且敢于直諫,全然不顧個人的得失。
  王俞春先生說:“趙鼎直言不諱的個性,加上奸臣小人的詆毀陷害,導致了他個人政治命運的沉浮多變,在宋高宗趙構執政期間,趙鼎時而被擢升,時而被降職,連宰相都是二度出任''.湖栦安平義君姚丹萍先生說;趙鼎與文天祥都大宋忠貞宰柤''。
  1138年,南宋朝廷迫于金國的軍事壓力,很多人都主張割地求和,但趙鼎堅決反對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的賣國行徑,遭到了秦檜的忌恨。秦檜當上宰相后,對趙鼎采取了瘋狂的報復行為,他不斷捏造罪名,將趙鼎一貶再貶,最后流放到吉陽軍。
  被貶吉陽軍后,趙鼎在上給朝廷的謝表中寫道:“白首何歸,悵余生之無幾;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鼻貦u看后,不得不感慨:這老頭還是像以前一樣倔強!
  在吉陽軍的3年時間中,趙鼎深居簡出,門人故吏都不敢過問,只有廣西帥張宗元偶爾給他送些醪米。秦檜知道后,專門派人監視趙鼎的一言一行,要求吉陽軍每月都要向他匯報趙鼎的生死情況,逼死趙鼎的野心昭然若揭。于是,趙鼎派人對兒子趙汾說:“檜必欲殺我。我死,汝曹無患,不爾,禍及一家矣?!彼麕Р懞米约旱?“銘旌”,并在遺言中囑咐兒子乞旨歸葬,然后絕食而亡。
  “銘旌”是古代人死后由當地官員、名人或族長來書寫的,一般要寫上死者的官銜、謚號和姓名,但趙鼎卻在死前自己寫好,且不寫個人的官銜、謚號和姓名,只是寫下兩句話:“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薄盎病笔嵌诵撬拗械亩?,相傳輔佐商王武丁中興的名相傅說死后,靈魂騎跨在箕宿和尾宿之間,后人便把“騎箕尾”指代國家重臣之死。
  趙鼎在“銘旌”中以殷商名相傅說自比,可惜壯志未酬,便已抱恨歸天。后來,愛國詩人陸游讀到這兩句話時慨嘆道:“嗚呼!不可謂偉人乎?”

天涯萬里,海上三年?!?/strong>
  《宋史》記載了趙鼎死后第二年,便得旨歸葬。
  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鎮舊縣村北面有座 “趙鼎衣冠?!?,2005年清明節前,當地村民還自發為趙鼎修葺墓地,并重立墓碑以示紀念。趙鼎在海南的貶所本為“吉陽軍”,也就是今天的三亞,死后為何葬在今天的昌江縣,即當時的“昌化軍”境內?這一直是海南史學界一個爭議性的話題。
  王俞春說,當年趙鼎謫居的“盛德堂”的主人是裴度的十五世孫裴聞義,裴聞義之所以接納趙鼎,一是因為他敬重趙鼎的為人,二是因為他們的祖籍都是山西聞喜縣,所以才敢冒著得罪秦檜的危險讓趙鼎住下;裴聞義當時還是昌化知軍,趙鼎死后,被葬在昌化軍轄地,完全在情理之中。裴聞義在趙鼎自身難保,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特殊歷史時期,不求自保而顧念同鄉情誼,著實難能可貴。
  在三亞期間,趙鼎曾寫下了不少詩詞,其中的《賀圣朝·道中子規》:“征鞍南去天涯路,青山無數。更堪月下子規啼,向深山深處。凄然推枕,難尋新夢,忍聽伊聲音。更闌人靜一聲聲,道不如歸去?!钡莱隽粟w鼎的去國懷鄉之情,也難怪他想要死后歸葬內地了。
  謫居水南三年,趙鼎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秦檜爪牙的嚴密監控,身不由己,縱然他想為當地父老鄉親做些實事好事也難以實現。但趙鼎的心卻是自由的,他曾寫下《行香子》一詞:“草色芊綿,雨點闌斑。糝飛花,還是春殘。天涯萬里,海上三年。試倚危樓,將遠恨,卷簾看。舉頭見日,不見長安。謾凝眸,老淚凄然。山禽飛去,榕葉生寒。到黃昏也,獨自個,尚憑闌?!?br />  從“天涯萬里,海上三年”一句可以看出,作詞時趙鼎已經在三亞呆了三年,離他絕食自盡的時日已然不遠。作為一名不是囚犯卻勝似囚犯的貶官,趙鼎孤獨、落寞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春來春去,對他而言,都是凄涼。

浩然正氣后世稱頌
  王俞春告訴記者,在趙鼎還是一名“右司諫”(對朝政進行規諫諷議的小官)的時候,他就大膽進諫,發表個人意見,并基本上都得到宋高宗的采納實施,將他升遷為“殿中侍御史”;這時朝中有人提出異議,說直接從“司諫”升為“殿中”,那是史無前例的事情。但高宗說:“鼎在言路極舉職,所言四十事,已施行三十有六?!?br />  由于宋高宗使用了趙鼎這樣的忠臣和能臣,使得宋王朝從“靖康之變”中轉危為安,在偏安的尷尬一度出現了“中興”的局面??v觀《宋史》中趙鼎的傳記,宋高宗對他的贊譽之詞十分中肯:“趙鼎真宰相,天使佐朕中興,可謂宗社之幸也?!薄摆w鼎兩為相,于國有大功,再贊親征皆能決勝,又鎮撫建康,回鑾無患,他人所不及也?!彼胃咦谔幚碥妵?,發布詔書,也多由趙鼎先行起草。
  難怪《宋史》給予趙鼎很高的評價:“論中興賢相,以鼎為稱首云?!?br />  即使如此,宋高宗還是受到奸佞之臣的蠱惑,最終輕信秦檜之流對趙鼎的誹謗,將趙鼎“斥逐遠徙”,魂斷天涯,實在讓時人和后人扼腕痛惜。王俞春說:“其實,秦檜當道之時,打壓和迫害了一大批忠義之士,其中被流貶到海南島的除了趙鼎、胡銓、李綱和李光,還有兵部侍郎王居正和岳飛的部將于鵬等人?!?br />  趙鼎身后,海南人一直沒有遺忘這位忠直的宋代宰相,而是對他景仰有加??滴跄觊g,崖州地區就將他與李德裕、胡銓等人一起祀入“五賢祠”;后來,府城的“五公祠”也是為了緬懷趙鼎等人而建。
  明代臨高才子王佐曾寫過四首七律,分別吊唁南宋期間的“海外四逐客”李綱、趙鼎、胡銓和李光,其中一首為《趙忠簡公鼎》:“身騎箕尾壯山河,氣作中原勝概多。立贊建康開左纛,左揮羯虜倒前戈。孤忠惟有皇天在,萬口莫如國是何?直待崖州滄海涸,英雄遺恨始消磨?!?br />  前人已逝,剛性尚存,趙鼎的到來和離去,都為天涯熱土留下了浩然正氣??墒撬姆钦K劳?,他的英雄遺恨,何時能夠消失殆盡呢?
  王俞春認為,在中國歷史上,趙鼎是個悲劇人物,但他的浩然正氣卻為后世所稱頌;他被流放天涯,無疑提升了海南尤其是三亞的知名度,為三亞的歷史注入了人文底蘊,對今天三亞旅游業的開發也是大有裨益的。

軼事典故

  宋朝時劉豫在山東張貼告示,散布謠言說:掌管天子御用藥物的太監馮益派人收買飛鴿。告示中并有一些不敬的話。

  泗州知州劉綱將此事稟奏朝廷。

  張浚(成紀人,字伯英)要求天子處斬馮益以釋清謠言。

  趙鼎(謚忠簡)隨即上奏道:“馮益的事曖昧不明,然而在若有若無之間,已關系著國家的體統。但是朝廷如果完全不加處罰,外面的人一定認為陛下確實派馮益做這種事,這會損害皇上的盛德,不如暫時解除他的職務,外放到別處去,以消除眾人的疑惑?!?/p>

  皇帝聽了很高興,便將馮益外放到浙東。

  張浚很氣趙鼎反對他的主張,趙鼎說:“自古以來,想除去小人如果操之過急,小人一伙會團結起來,禍害就大了;如果緩慢漸進,可使他們自相排擠。目前以馮益的罪,雖處死也不足以大快天下人之心,然而太監們怕皇上習慣以處死來處理這種事,一定極力為馮益開脫罪行;不如把他貶到遠處去,既不抵觸皇上的心意,太監們看到貶謫的處分尚輕,一定不會極力營救,又慶幸出來一個空缺,一定一個個圖謀進用,怎肯容納被貶的人呢?如果現在就大力打壓他們,這些人一定對我們起反感,那么他們的黨羽組織將更堅固而不可破?!?/p>

  張浚這才嘆服。

趙鼎的詩(共339首詩)
  • 《寒食書事》
    寂寞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紀年華。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一樽竟藉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
  • 《鷓鴣天建康上元作》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ㄅ?,月流輝,水晶宮殿五云飛。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
  • 《蝶戀花》
    一朵江梅春帶雪。玉軟云嬌,姑射肌膚潔。照影凌波微步怯。暗香浮動黃昏月。謾道廣平心似鐵。詞賦風流,不盡愁千結。望斷江南音信絕。隴頭行客空情切。
  • 《蝶戀花河中作》
    盡日東風吹綠樹。向晚輕寒,數點催花雨。年少凄涼天付與。更堪春思縈離緒。臨水高樓攜酒處。曾倚哀弦,歌斷黃金縷。樓下水流何處去。憑欄目送蒼煙暮。
  • 《虞美人》
    魂消目斷關山路。曾送雕鞍去。而今留滯古陪京。還是一尊芳酒、送君行。吾廬好在條山曲。三徑應蕪沒。誅茅為我補東籬。會待新春殘臘、也來歸。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ren_view_9b912c43ac9b912c/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