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古詩>詩詞>舒亶>舒亶的詩>菩薩蠻·畫船槌鼓催君去>

菩薩蠻·畫船槌鼓催君去,舒亶菩薩蠻·畫船槌鼓催君去全詩,舒亶菩薩蠻·畫船槌鼓催君去古詩,菩薩蠻·畫船槌鼓催君去翻譯,菩薩蠻·畫船槌鼓催君去譯文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舒亶

huàchuánchuícuījūn。。
gāolóujiǔliújūnzhù。。
zhùruòwéiqíng。。
西jiāngcháopíng。。
jiāngcháoróng。。
zhīshìrénnánběi。。
jīnzūnkōng。。
zhījūntóng。。

菩薩蠻·畫船槌鼓催君去翻譯

【注釋】:
①若為情:何以為情,難為情。

【評解】

這是一首留別與懷人之作。上片寫送別時的情景。臨別依依,行者與送行者,相互留戀,卻終于分離。下片寫別后的懷念?!爸稳胀?,表現出難言的相思之情。

【集評】

《艇齋詩話》:舒信道亦工小詞,如云:“畫船搥鼓催君去”云云,亦甚有思致。
《碧雞漫志》:舒信道、 李元膺,思致研密,要是波瀾小。
《聽秋聲館詞話》: 舒亶與 蘇門四學士同時,詞亦不減秦、黃。
《詞苑叢談》:舒亶與李定,同陷東坡于罪者。嘗作《菩薩蠻》詞、 王阮亭極賞北。嘗曰:“此等語乃出渠輩之手,豈不可惜?!?br>
--引自惠淇源《婉約詞》

這是一首惜別詞。作者在詞中以一推一挽之情勸住對方的眼淚,這種抒寫傷離恨別心緒的表現手法,與宋詞中寫離別時常見的纏綿悱惻、肝腸痛斷、難舍難分的情狀有所不同。
這首詞從送別寫起。捶鼓,猶言敲鼓,是開船的信號。船家已擊鼓催行,而這一邊卻在樓上把盞勸酒?!按摺?,見時間之難以再延?!傲簟?,見送行人之殷勤留戀。一“催”一“留”,就把去和住的矛盾突出出來了,并且帶動全篇?!叭プ∪魹榍?,即由首二句直接逼出,欲去不忍,欲住不能,何以為情?這一問見別離之極度苦人?!拔鹘庇健钡暮锰幵谟跊]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由前面擊鼓催客、高樓把酒的場面推出一個江潮漲平的遼闊場景。句中的“欲”字包含了一個時間推進過程,說明話別時間頗長,而江潮已漸漸漲滿,到了船家趁潮水開航的時候了。
換頭就江潮生發,潮水有信,定時起落,所以說“容易得”,然而它能送人去卻未必會送人來。一旦南北分離,相見即無定期故云“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結穴處一筆宕開,頗值得玩味?!按碎卓铡?,遙承上片次句“把酒留君”,“樽空”見情不忍別,共拚一醉。但即使飲至樽空,故人終不可留,所以結尾則由嘆見面之難,轉思它日再會,發出“知君何日同”的感慨。
宋代 曾季貍《艇齋詩話》評這首詞“甚有思致”概因此詞借江潮抒別情,不僅情景交融,同時還顯出情景與意念活動相結合的特點。詞在“去住若為情”這樣的思忖后,接以“江頭潮欲平”,看上去是寫景,實際上卻把思索和情感活動帶進了景物描寫,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匯著詞人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浩渺的情思。
下片“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仍不離眼前景象,而更側重寫意念,以傳達人物的心境。結尾二句雖然表現為感慨,卻又是循上文章活動繼續發展的結果。
所循的思 路應該是:今日樽空而潮載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復送君歸來。依然是情景和思忖結合。詞中以回環往復的語言節奏,來表現依依不舍、綿長深厚的“思致”。
舒亶
舒亶[宋代]

舒亶(1041-1103)字信道,號懶堂,慈溪(今屬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試禮部第一,即狀元(進士及第),授臨海尉。神宗時,除神官院主簿,遷秦鳳路提刑,提舉兩浙常平。后任監察御史里行,與李定同劾蘇軾,是為「烏臺詩案」。進知雜御史、判司農寺,拜給事中,權直學士院,后為御史中丞。崇寧元年(1102)知南康軍,京以開邊功,由直龍圖閣進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端问贰?、《東都事略》有傳。今存趙萬里輯《舒學士詞》一卷,存詞50首。更多

古詩大全

菩薩蠻·畫船槌鼓催君去全詩由好86古詩詞網為您提供菩薩蠻·畫船槌鼓催君去全詩解釋,其中包含菩薩蠻·畫船槌鼓催君去拼音,菩薩蠻·畫船槌鼓催君去解釋,菩薩蠻·畫船槌鼓催君去譯文等相關內容,延伸閱讀還有舒亶所有的詩,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