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古詩>詩詞>姜夔>姜夔的詩>淡黃柳·空城曉角>

淡黃柳·空城曉角,姜夔淡黃柳·空城曉角全詩,姜夔淡黃柳·空城曉角古詩,淡黃柳·空城曉角翻譯,淡黃柳·空城曉角譯文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姜夔

jiādào,,
lián。。
yīnquè,,
shūhuáikōngchéngxiǎojiǎo。。
chuīchuíyáng。。
shàngdānhán。。
kànjìnéhuángnèn,,
shìjiāngnánjiùxiāngshí。。
zhèngcén。。
míngzhāoyòuhánshí。。
qiángxiéjiǔ、、xiǎoqiáozhái,,
huājìnchéngqiū。。
yànyànfēilái,,
wènchūnzài,,
wéiyǒuchítáng。。

淡黃柳·空城曉角賞析

  上片寫清曉在垂楊巷陌的凄涼感受,主要是寫景。

  首二句寫所聞,“空城”先給人荒涼寂靜之感,于是,“曉角”的聲音便異常突出,如空谷猿鳴,哀轉不絕,象在訴說此地的悲涼。聽的人偏偏是異鄉作客,更覺苦痛,此二句與《楊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意境相近。那詞前面還說:“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贝嗽~雖未明言,但其首二句傳達的“巷陌凄涼”之感,亦有傷時意味,不惟是客中凄涼而已。緊接一句是倒卷之筆,點出人物,原來是騎在馬上踽踽獨行的客子,同時寫其體膚所感。將“寒惻惻”的感覺系于衣單不耐春寒,表面上是記實,其實這種生理更多地來自“清角吹寒”的心理感受。繁榮已成為過去,無奈春光依舊,物是人非,更添身世之感。下二句寫所見,即夾道新綠的楊柳?!谤Z黃嫩綠”四字形象地再現出柳色之可愛?!翱幢M”二字既表明除柳色外更無悅目之景,又是從神情上表現游子內心活動——“都是江南舊相識”?!芭f相識”唯楊柳(江南多柳,所以這樣說),這是抒寫客懷。而“柳色依依”與江左同,又是反襯著“巷陌凄涼,與江左異”,語意十分深沉。于是,作者就從聽覺、膚覺、視覺三層寫出了“岑寂”之感。

  過片以“正岑寂”三字收束上片,包籠下片。當此心情寂寞之際,又逢“寒食。雖是荒涼的”空城“,沒有士女郊游的盛況,但客子”未能免俗“,于是想到本地的相好。白石詞中提到合肥相好實有姊妹二人,一是能撥春風的大喬,一是能妙彈琴箏的小喬。說”強攜酒,小橋宅“,是本無意緒而勉強邀游,”攜酒“上著”強“字,已預知其后醉不成歡慘將別的慘景。上數句以”正岑寂“為基調,”又寒食“的”又“字一轉,說按節令自該應景為歡:”強“字又一轉,說載酒尋歡不過是在凄涼寂寞中強遣客懷而已。再下面”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的”怕“字又一轉,說勉強尋春遣懷,仍恐春亦成秋,轉添愁緒。合肥之秋如何?

  作者只將李賀“梨花落盡成秋苑”易一字葉韻,又添一“怕”字,意恐無花即是秋,語便委婉。以下三句更將花落春盡的意念化作一幅具體圖畫,以“燕燕歸來,問春何在”二句提唱,以“唯有池塘自碧”景語代答,上呼下應,韻味自足?!白员獭?,是說池水無情,則反見人之多感。這最后一層將詞中空寂之感更寫得切入骨髓聞之慘然。

淡黃柳·空城曉角翻譯

注釋
淡黃柳:宋 姜夔 自度曲,《白石道人歌曲》入“正平調”。六十五字,前片三仄韻,后片五仄韻,以用入聲韻為宜。
客居合肥:時在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
赤闌橋:紅色欄桿的橋。
江左:泛指江南。
紓(shū):解除、排除,寬解。
曉角:早晨的號角聲。
垂楊陌:楊柳飄拂的小巷。
惻惻:寒冷凄惻。
鵝黃:形容柳芽初綻,葉色嫩黃。
岑寂:寂靜。
小橋宅:姜夔在合肥情侶的住宅。
白話譯文
我居住在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街巷荒涼少人,與江左不同。只有柳樹,在大街兩旁輕輕飄拂,讓人憐惜。因此創作此詞,來抒發客居在外的感受。
拂曉,冷清的城中響起凄涼的音樂聲。那聲音被風一吹,傳到垂柳依依的街頭巷口。我獨自騎在馬上,只著一件到單衣裳,感覺有陣陣寒氣襲來??幢槁放源沽涅Z黃嫩綠,都如同在江南時見過那樣的熟悉。
正在孤單之間,明天偏偏又是寒食節。我也如往常帶上一壺酒,來到小橋近處戀人的住處。深怕梨花落盡而留下一片秋色。燕子飛來,詢問春光,只有池塘中水波知道。

淡黃柳·空城曉角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居住在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街巷荒涼少人,與江左不同。只有柳樹,在大街兩旁輕輕飄拂,讓人憐惜。因此創作此詞,來抒發客居在外的感受。
拂曉,冷清的城中響起凄涼的音樂聲。那聲音被風一吹,傳到垂柳依依的街頭巷口。我獨自騎在馬上,只著一件到單衣裳,感覺有陣陣寒氣襲來??幢槁放源沽涅Z黃嫩綠,都如同在江南時見過那樣的熟悉。
正在孤單之間,明天偏偏又是寒食節。我也如往常帶上一壺酒,來到小橋近處戀人的住處。深怕梨花落盡而留下一片秋色。燕子飛來,詢問春光,只有池塘中水波知道。

注釋
①赤闌橋:紅色欄桿的橋。
②江左:泛指江南。
③紓:消除、抒發。
④曉角:早晨的號角聲。
⑤惻惻:凄寒。
⑥鵝黃:形容柳芽初綻,葉色嫩黃。
⑦岑寂:寂靜。
⑧小橋:后漢喬玄次女為小橋,此或借之謂合肥情人。

淡黃柳·空城曉角簡析

題解
  此詞是寫作者客居合肥的心感。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帶在當時已成邊區。符離之戰后,百姓四散流離,一眼望去,滿目荒涼。合肥的大街小巷,多植柳樹。作者客居南城,其時已近寒食,春光明媚。但人去蒼茫,只有綠柳夾道,仿佛在向作者嗚嗚傾訴,有感于此,作者便作了這首《淡黃柳》。

評解
  宋光宗趙淳紹熙二年(1191年),姜夔寄居合肥,此詞就是這年春天在合肥寫的。姜夔在合肥的相好是姐妹二人。他在《解連環》詞中云:“為大喬撥春風,小喬妙移箏,雁啼秋木?!薄皢獭弊忠沧鳌皹颉?。故小橋宅定指戀人處所無疑。鄭文焯說“小橋宅”即赤欄橋西作者客居之所,然而自己大清早攜酒到自己的住宅,意實格。結拍三句虛寫自己的心情及與戀人賞春時所見之景色。姜夔之詞,在自傷中帶有強烈的時代色彩。陳廷焯說:“南渡之后,國勢日非。百石目擊心傷,多于詞中寄慨?!馗锌谔撎?,無跡可尋,人自不察耳”(《白雨齋詞話》)。此為知言。合肥本長江腹地之名城,南宋時卻已成邊境城市,滿目瘡痍。作者之傷感,即為此而發。與《揚州慢》(淮左名都)的黍離之悲有相似之處。作者寫作這首詞的歷史時期,合肥離南宋的邊防線不是太遠,所謂“邊城”是也。上片開頭兩句先寫“巷陌凄涼”。過片“正岑寂”三字,承上啟下,由柳色想到江南的故鄉,轉寫寒食時節。結尾三句,惋惜春光逝去,在寫春景中反映邊城的凄涼,作者意在排解愁緒,卻流露出無限的煩惱及家國隱恨。本詞抒寫羈旅行役之愁。在對暮春景色的依戀中,隱寓著詞人的身世之感。上片描寫城中凄涼蕭條的景色,下片抒寫韶光逝的悲哀。寫景蘊情,筆致淡雅,意境清空凄涼。

簡評
  這是作者的自制曲。通篇寫景,而作者寄居他鄉,傷時感世的愁懷,盡在不言之中。上片寫客居異鄉的感受。垂楊巷陌,馬上輕寒,邊城春色,舉目凄涼。而眼前柳色,“鵝黃嫩綠”,卻與江南相似。下片寫惜春傷春情緒。清明攜酒,唯怕花落春去。全詞意境凄清冷雋,用語清新質樸。在柳色春景的描寫中,作者的萬般愁緒,無限哀怨之情,也就巧妙自然、不著痕跡地表現出來。

  全詞從聽角看柳寫起,漸入虛擬的情景,從今朝到明朝,從眼中之春到心中之秋,其惆悵情懷已然愈益深濃。然而還不僅此。前人曾道“自古逢秋悲寂寥”,作者卻寫出江淮之間春亦寂寥,并暗示這與江南似相同而又相異,又深憂如此春天恐亦難久。這就使讀者感到全詞的情感決非“客懷”二字可以說盡,作者的感葉傷春,實際上反映出同時代人的一種普通的憂懼。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大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末日之感。因此張炎贊此詞:“不惟清空,且又騷雅,讀之使人神現飛越?!?/p>

姜夔
姜夔[宋代]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更多

古詩大全

淡黃柳·空城曉角全詩由好86古詩詞網為您提供淡黃柳·空城曉角全詩解釋,其中包含淡黃柳·空城曉角拼音,淡黃柳·空城曉角解釋,淡黃柳·空城曉角譯文等相關內容,延伸閱讀還有姜夔所有的詩,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