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明代]李夢陽

黃河水繞漢宮墻,河上秋風雁幾行。
客子過壕追野馬,將軍韜箭射天狼。
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月橫空冷戰場。
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

百度百科

秋望譯文

黃河水繞漢宮墻,河上秋風雁幾行。滾滾黃河水環繞著長安,河上秋風陣陣,幾行大雁從空中飛過。

客子過壕秋野馬,將軍弢箭射天狼。戍邊的士兵越過護城河時塵沙陣陣,將軍整裝待發抗擊敵軍。

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月橫空冷戰場。黃河渡口塵土飛楊,運輸糧草的車隊、船隊一派繁忙;明月當空,戰場格外空寂、悲涼。

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聽說北方多有英勇善戰而又富于謀略的將軍,只是如今再也沒有郭子儀那樣的人物。

秋望注解

1
漢宮墻:實際指明朝當時在大同府西北所修的長城,它是明王朝與革達靼部族的界限。一作“漢邊墻”。
2
客子:指離家戍邊的士兵。
3
過壕:指越過護城河。
4
野馬:本意是游氣或游塵,此處指人馬蕩起的煙塵。
5
弢箭:將箭裝入袋中,就是整裝待發之意。弢,裝箭的袋子。
6
天狼:指天狼星,古人以為此星出現預示有外敵入侵,“射天狼”即抗擊入侵之敵。
7
飛挽:快速運送糧草的船只,是“飛芻挽粟”的省說,指迅速運送糧草。
8
朔方:唐代方鎮名,治所在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此處泛指西北一帶。
9
郭汾陽:即郭子儀,唐代名將,曾任朔方節度使,以功封汾陽郡王。

秋望賞析

《秋望》這首詩描寫了秋日邊塞的風光,抒發了詩人強烈的憂國之情。

首聯點明了環境和時令:黃河之水,奔騰東去;秋風瑟瑟,大雁南飛整個畫面廣漠雄渾,滲透著幾分悲涼,幾分慘淡。

頷聯前句寫身為游子的詩人來到郊外,只有野馬似的游氣,飛揚的塵埃與之相隨,后句寫將軍佩帶箭眾準備抵抗外來入侵之敵,其英雄霸氣,躍然紙上。

頸聯極寫戰場的蕭索景象,黃塵彌漫的原野地上,是古渡和在塵土飛揚中艱難行進的戰車,而天上掛著是一輪孤冷慘淡的“白日”。

尾聯以問句作結,意味綿長,從中寄托了詩人無限的感慨,表現了對國事的深深憂慮。由此可見,這首詩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而且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容。

作者簡介

李夢陽
李夢陽[明代]

李夢陽(1472-1530),字獻吉,號空同,漢族,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省慶城縣)人,遷居開封,工書法,得顏真卿筆法,精于古文詞,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復古,《自書詩》師法顏真卿,結體方整嚴謹,不拘泥規矩法度,學卷氣濃厚。明代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更多

李夢陽的詩(共87首詩)
  • 《白鹿洞別諸生》
    東南自有匡廬山,遂與天地增籬衛。山根插入彭蠡湖,崢嶸背殺三江勢。地因人勝古有語,於乎萬物隨興廢。學館林宮客不棲,千巖萬壑堪流涕。文采昔賢今尚存,講堂寂寞對松門。松門桂華秋月圓,拄杖高尋萬古源。梅嶺古色照石鏡,扶桑丹霞迎我
    查看譯文
  • 《泰山》
    俯首元齊魯,東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君看秦始后,仍有漢皇臺。
    查看譯文
  • 《秋望》
    黃河水繞漢邊墻,河上秋風雁幾行??妥舆^濠追野馬,將軍弢箭射天狼。黃塵古渡迷飛輓,白日橫空冷戰常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
    查看譯文
  • 《石將軍戰場歌》
    清風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間事;店北猶存古戰場,遺鏃尚帶勤王字。憶昔蒙塵實慘怛,反覆勢如風雨至;紫荊關頭晝吹角,殺氣軍聲滿幽朔。胡兒飲馬彰義門,烽火夜照燕山云;內有于尚書,外有石將軍。石家官軍若雷電,天清野曠來酣戰;朝廷
    查看譯文
  • 《秋望》
    黃河水繞漢宮墻,河上秋風雁幾行??妥舆^壕追野馬,將軍韜箭射天狼。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月橫空冷戰場。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4d0a43ac9a4d0a/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