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杰”,并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性格剛毅,百折不撓,才華橫溢,命運多舛,屢遭貶謫,在外為官二十余年,然而始終不屈,意志堅強,堪稱唐代“斗士”。他的詩文大多簡潔明快,自然流暢,風格俊逸,雄直爽朗,境界開闊,奮進輕揚,骨力雄健,氣勢高昂,極富藝術張力。

《百花行》

唐:劉禹錫

長安百花時,風景宜輕薄。

無人不沽酒,何處不聞樂。

春風連夜動,微雨凌曉濯。

紅焰出墻頭,雪光映樓角。

繁紫韻松竹,遠黃繞籬落。

臨路不勝愁,輕煙去何托。

滿庭蕩魂魄,照廡成丹渥。

爛漫簇顛狂,飄零勸行樂。

時節易晼晚,清陰覆池閣。

唯有安石榴,當軒慰寂寞。

這首《百花行》詩,從內容來判斷,應該是詩人年輕時所作。劉禹錫一生在長安居住時間并不多,貞元九年(793年),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同年登博學鴻詞科,兩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釋褐為太子校書,不久丁憂居家。貞元十八年(802年)調任京兆府渭南縣主簿,不久遷監察御史。當時,韓愈、柳宗元均在御史臺任職,三人結為好友,過從甚密。劉禹錫與政治家王叔文相善,其才華志向尤受叔文器重,遂被任為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參與對國家財政的管理?!坝镭懜镄隆笔『?,劉禹錫從此開始長達23年的貶謫生涯,基本上很少有機會回長安。因此判斷這篇詩文是劉禹錫中舉后到貶謫前所作。

《百花行》這首詩,描述了當時長安春天的景象和風俗,詩人用許多春天花卉做襯托,最后突出石榴花,表達了內心孤寂之情。

“長安百花時,風景宜輕薄。無人不沽酒,何處不聞樂?!?,長安作為唐朝帝都,物阜民豐,繁華異常,春天百花開放,人們飲酒行樂,賞花游玩,然而然而在詩人眼里,卻感到有點淺薄輕浮。因為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然而京城人們不關心時政,照常飲酒享樂,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讓詩人感到無奈。

“春風連夜動,微雨凌曉濯。紅焰出墻頭,雪光映樓角?!?,春天在春風的吹拂下,百花盛開,在春雨拂曉洗濯下,分外妖嬈。粉紅色的杏花桃花伸出墻頭,雪白的李花梨花在角落里相互輝映。

“繁紫韻松竹,遠黃繞籬落。臨路不勝愁,輕煙去何托?!?,紫色的牡丹芍藥和碧綠的松柏翠竹相搭配,風韻雅致;遠處的黃色的迎春在籬笆上盤繞綻開,一切都顯得那么美妙,以至于在繁花叢中,都不知道該去哪里是好,充滿愁悶,猶如裊裊青煙無所依托。

“滿庭蕩魂魄,照廡成丹渥。爛漫簇癲狂,飄零勸行樂?!?,庭院里百花開放,團花錦簇,熱鬧非凡,蕩人心魄,和煦的陽光照在廊廡上,煥發出紫紅色的光彩。百花爛漫,行人癲狂,客居長安,孤苦飄零,本來應該及時行樂。

“時節易晼晚,清陰覆池閣。唯有安石榴,當軒慰寂寞?!?,這句反折。以上用百花做襯托,說明該及時行樂,然而詩人并沒有這樣做,為什么?因為好花不常在,春天易逝,疏忽將過(晼晚指太陽偏西),百花凋零后,綠樹成蔭,遮蓋住池塘樓閣。而這時,唯只有石榴花,分外妖嬈,不和群芳爭春,初夏開放,聊可以打發寂寞。

《百花行》描寫百花盛開狀況,用色彩渲染百花的嬌艷姿態,最后語意轉折,突出石榴花,盛贊石榴花,在百花凋零后,才滿樹綻放,嬌艷似火,獨具風姿。表面寫景,寓意較深,詩人以石榴花自喻,對百花爭艷感到輕浮俗媚。恰如政局繁亂,藩鎮割據,然而京城人們卻飲酒行樂,得過且過,在亂花叢中喧囂,卻沒想到春天很快過去,百花倏爾凋零。

詩人對人們貌似無憂無慮感到擔心和無奈,充滿憂慮,內心彷徨,憂思難忘,憂國憂民之情蘊含其中,最后用石榴花來慰藉自己,希望自己可以像石榴花一樣,在群芳凋零后,脫穎而出,獨占芳奎,大展宏圖。

這首詩,對仗工整,措辭妥帖,觀察細膩,描寫精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用春天百花襯托初夏石榴花的嬌艷,堪稱詠嘆石榴花的一首佳作。


相關文章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