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一個完美的文人,應該是什么樣兒?李白很仙、很浪漫,但同樣也很自我;杜甫,很有責任感,水平也很高,但多數時候過于傷感,似乎不是很懂生活。在很多人眼里,真要稱得上接近完美的,應該是北宋一哥蘇軾。

論才華,他是個全才,詩、詞、散文、畫、書法樣樣精通,所以宋神宗才會很驕傲地表示:論才華蘇軾可能不如李白,論學識李白就不如蘇軾了。論人生境界,蘇軾也確實很有格局,半生被貶,起點那么高,摔得那么狠,卻照樣能過好一生。他邊燉著東坡肉,邊吟風誦詞,用一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我們仍要把它過得有滋有味。

說到這兒,或許有朋友會問:“每個人都有傷懷的時候,難道他蘇軾就沒有?”有的!只是他的這些情緒很少在外人面前顯現,只會偶爾在親人面前說一說,比如對弟弟蘇轍說。

公元1094年,57歲的蘇軾再一次被貶,夜宿造口時,被雨驚醒后便睡不著了。于是詩興大發給弟弟蘇轍寫了首詞。這詞寫得很水平,但多年來卻被后世嚴重忽視了,讓我們來讀一讀:

《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蘇軾平生的詞作共362首,正常來說以他的名氣,每首詞被后世點評的次數應該都是不少的。但這首詞不一樣,雖然它被收錄在《全宋詞》中,但基本上很少找到名家的點評。所以它是一種被嚴重忽視的詞作,被忽視的原因或許跟詞中低落的情緒有關,似乎大家都不愿意相信蘇軾會有這樣的時候。

雖然古代多數文人選擇忽視它,但詞本身卻很有水平。詞的上片,開篇7個字就夠驚艷?!拔嗤┤~上三更雨”化用的是溫庭筠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同樣是寫梧桐細雨,蘇軾的寫法更中凝練,將梧桐、雨和夜完美地融合在這7個字,就沖著這7個字這首詞便值得一讀。

上闋接下來幾句,也一樣是妙筆。被雨聲驚醒后,蘇軾想重新入睡,卻無法再入夢。已經入秋了,竹席也微涼,窗外的寒蛩不停地叫著,像是在催人紡布。至此,蘇軾并沒有點破心中的這個“愁”字,而是通過視覺和聽覺來渲染環境,達到景語皆有情的效果。

詞的下闋是回憶,想起來時的路上,他還能與好友一起在江亭飲酒聽歌。最后一句,是抒寫對弟弟蘇轍的思念之情。從這幾句詞,我們其實也能推斷出歷代文人不是很推崇此詞的原因。被貶路上,他想的是“猶在江亭醉歌舞”,這顯然不符合大家對蘇軾的期待。作為一個接近完美,人生有大格局的文人,被貶路上想這些,那與一般的文人不就無異了嗎?

但事實上,他這完全是在情理之中。57歲的蘇軾,已經被貶了大半輩子,這一次更是令人無奈。這一年,他先是由定州被貶往偏遠的英州,結果還沒到任,在路上又接到旨意,又貶到再遠一點的惠州。這讓一直在路上的蘇軾,情何以堪。

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這首詞,就自然能發現它的美。全詞字字句句,都發自肺腑。論詞作水平,它通篇沒用一個愁字,卻寫出了令人心疼的愁苦。每個人都有自己脆弱的一面,關鍵在于傷懷過后,是否能振作起來。蘇軾不是圣人,他也會傷心。但當他到了惠州后,他又振作起來了,他為當地做了不少好事,日子過得也不錯。

兩年后,蘇軾從惠州再次被至儋州,很多人認為他這次肯定扛不住了。但他卻再次讓世人見識了他的強大,他在儋州辦學堂,以至很多人不遠千里追到儋州求學。至今,很多海南儋州人還念著他的好。蘇軾其實并不是一個完人,他也會有苦有愁,也會在夜深時想起從前的“江亭醉歌舞”。但他是一個牛人,他知道如何調節自己的心態。這才是蘇軾與其他文人不一樣的地方。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