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2020-06-12 來源:hao86 感遇王昌齡 王昌齡的詩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第五季詩詞大會選手鄭坤健的離場感言。

他曾是四期擂主,卻在總決賽的飛花令中不敵彭敏和韓亞軒,黯然離場。

很多人都為他感到惋惜,但我覺得他站在那個舞臺上便已經是勝利了。

就像第二季選手姜聞頁在飛花令中落敗時所言: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我既然已有著一顆熱愛詩詞的初心,又何須輸贏以及勝負來鑒定我對詩詞的熱愛?!?/p>

這段話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無論是詩詞還是其他什么東西,我們熱愛并不是為了向他人炫耀,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的本心。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這兩句出自張九齡的《感遇》,富有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這首詩寫于張九齡被貶之后,清代的蘅塘退士在編輯《唐詩三百首》的時候,選擇了這首詩作為開卷之作。

我們都知道一本書的開卷和壓軸都是極其重要的,那么問題來了,唐朝的詩歌浩如煙海,經典詩作比比皆是,張九齡的這首詩憑什么能稱為“開卷之作”?

首先讀過《唐詩三百首》的應該都知道,這本書是有一定的編排規律的。

它分為五言古詩、七言古詩、樂府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雜詩等等篇目,而在每個篇目中又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而張九齡算是初唐到盛唐的詩人,而他的這首詩是五言古詩,所以放在篇首算是合理。

當然這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畢竟初唐盛唐的五言古詩并不少。

最重要的是這首詩他表達出了當時很多文人的心聲。

古代的文人大多是抑郁不得志的,但是他們又有著一種清高純潔的精神。

在屈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之后,歷朝歷代以花草來明志的詩人不在少數。

例如東晉的田園詩人陶淵明愛菊,“采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后來菊花就成了隱逸的象征。

還有宋朝的周敦頤獨愛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花也就象征著文人的純潔。

現在再來看看這首詩。

這首詩是他晚年所作,當時的他因為奸臣的陷害和毀謗,被貶為荊州長史。

內心孤憤的他一口氣寫了十二首感遇,以比興的手法表現了自己堅貞的品德,而這首就是其一。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詩歌一開頭就寫了兩種高雅的植物——蘭花和桂花。

我們前面就說過,屈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他曾言“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而張九齡是廣東曲江人,此地盛產桂花,所以他將菊花改成了桂花,這是地域因素,無傷大雅。

“葳蕤”寫出了幽蘭的繁茂,而“皎潔”則道出了桂花的清雅。

蘭花在春風的吹拂下競相綻放,而盛開的桂花在秋月的映照下,顯得更加皎明潔凈。

它們在各自的季節里勃發生意,欣欣向榮。

他潔身自好,不是為了求取富貴功名,只是為了對得起自己罷了。

他不求聞名于諸侯,但求問心無愧,而這也是古代很多讀書人的心聲。

全詩看似寫蘭桂,實際卻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詩人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富有哲理,值得一讀。

是的,物隨心轉,境由心造,一切煩惱皆由心生。

在紛紛擾擾的紅塵中,每個人都是拖著沉重的步伐前進,有些人漸漸迷失在這踽踽苦行中,忘了最初的目的。

時光荏苒,花落深銘,落葉云疏,再回首,卻發現早已面目全非。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無論生活如何艱難復雜,我們都必須明白“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