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中國是詩的國度,我們從小讀詩和背詩,可以說,詩的美,詩的情,詩的意早已融進我們的內心里,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所以,我們愛詩,因為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雖然我們背了很多詩,但是我們對詩的分類卻不是很熟,那么今天我們就分享詩的送別詩的題材。

一、送別詩的主題類別

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是重團聚、怨別離,所以,每逢佳節,除了倍思親外,我們更愿回家團聚,哪怕相隔千里之遠,而短聚之后,由于工作或求學,我們又不得不別離,于是,千百年來,故國鄉土之思、骨肉親人之念、摯友離別之感牽動了很多人的心弦,所以“別離”自然成為古典詩歌中重要的內容。

所以,我們惜別之時,就會有離別贈言,而寫成詩就成了送別詩。

送別詩,顧名思義就是指主客之間由于分別而互相贈別酬答的詩作,這些詩有的表達戀戀不舍、依依惜別之情;有的表達勉勵或叮嚀之意;也有的借送別言志。

(一)不舍之情

友人離別時,心中難免不起傷感之意,有時還會執手相看淚眼,你將離開,我該說什么呢,我知道,此情猶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p>

這就是離別時的情感,很深,很濃,縱使有千言要說,此刻不懂表達,所以,李白在《送友人》寫道:“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園情?!?/p>

李白意為:就讓天空那一抹白云,隨風漂浮,你到哪,云就跟到哪吧!

這是離別中,表示不舍,表示依戀的感情。

(二)勉勵和叮嚀之語

今夜之后,明天即將別離,這是一種痛,通的令人肝腸寸斷,但如果傷感的離別,會讓

人更傷感,于是,讓這別離之感化作奮斗之力量。

于是,高適與董大作別了,高適不能傷感,而要勉勵董大前行,因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所以,管他是千里黃云還是雪紛紛。

所以,高適把離別的傷感化作希望的慰藉,并在慰藉中對董大充滿信心和力量。

清晨起來,朝雨打濕了旅館門前的灰塵,從旅舍窗外望出,柳條枝細嫩和鮮綠,一切美景盡收眼底,然而,元二卻要走了,他要出使安西。

王維該說什么呢?

此時,王維在想:縱使有千言萬語都流露在這杯酒里吧!

來,阿二,端起酒杯,干了吧!

因為朋友:“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strong>

這是王維的送別,他把擔心和叮嚀全部寄語于酒杯之中。

(三)送別言志

離別的感情,往往會激發人們更多的感觸,而這感觸又往往與身世際遇有關。

雨夜,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我就要送走你,這次,你回到洛陽,如

果那邊的親朋好友問起關于我的一切信息,請你為我如實轉達:“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是王昌齡讓好友辛漸給洛陽親友的口信,這不是平安或其他祝福語,而是傳達了自己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

以上三種是送別詩的主題類別,接下來,談談送別詩常見的意象。

二、送別詩的意象

"意象"一詞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古人以為意是內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體的物象;意源于內心并借助于象來表達,象其實是意的寄托物。

那么以下這幾個意象是送別詩的主體。

1、楊柳:“柳”者,“留”也,二者諧音,因而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慣,在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客舍青青柳色新”;在李白《勞勞亭歌》中有“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p>

2、長亭:是古人在大道上轉為行人休息所設的亭子,人們常在長亭送別,從而使得長亭這一自然景觀常常出現在與送別有關的作品中,如李叔同的《送別》中有“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p>

3、酒:古人離別多設宴踐行,顧許多離別詩都飄散著酒香,酒里充盈這親情、友情、故園之情,如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勸君更盡一杯酒”的詩句。

三、送別詩的表達技巧

送別詩中運用的表達技巧很多,而最常見的莫過于融情于景。

詩人觸而傷懷、借以言情的客觀物象,不外落日余暉、流水、云橫秦嶺等,這些物象一經帶著作者的離情別緒入詩,便構成一種慌寒而悲涼、空廓而深沉的美感景象。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