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中國傳統節日信息

清明節為什么要踏青

發布時間:2020-06-05 │
1、

時年八節之一的清明節,它的踏青習俗是怎么來的

清明節為什么要踏青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踏青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冬至后的第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土家族,苗族,瑤族等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

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題。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歷月號前后。

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

踏青為春日郊游,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游玩。舊時曾以清明節為踏青節,不過,踏青節的日期因時因地而異,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來則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因而也有了這個習俗。

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

查看詳情>>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