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王充

發布時間:2020-06-03 │
1、

王充贊成的無為而治是不是真的無為?

歷史
無為而治
王充

王充贊成“無為而治”,這意思在《論衡·自然》中說得明白:“蘧伯玉治衛,子貢使人問之;‘何以治衛?’對曰:‘以不治治之?!虿恢沃?,無為之道也?!鞭静袷切l國的大夫,與孔子同時代人,孔子到衛國時曾在他家住過。子貢是孔子的弟子。此典出自《淮南子》,最后一句“夫不治之治,無為之道也”,則是王充的點評?!安恢沃巍钡膬蓚€案例及王充之詮釋,卻極易產生負面作用,有必要作點剖析。

王充說的第一個案例是曹參:“曹參為漢相,縱酒歌樂,不聽政治,其子諫之,笞之二百。當時天下無擾亂之變?!睗h初崇黃老之術,“蕭規曹隨”確是一個“不治之治”典型的案例,“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其要義在于不要擾民,不要折騰,不要朝令夕改?!妒酚洝げ軈鳌酚幸欢尾軈⑴c漢惠帝的對話,大概可以作為“蕭規曹隨”的經典詮釋:“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圣武孰與高皇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觀臣孰與蕭何賢?’

查看詳情>>
2、

王充,人才不是靠看就能看出來的,看得順眼也未必是人才

春秋歷史
王充
董仲舒

王充在《論衡·定賢》中說到西漢吾丘壽王的任職問題。吾丘壽王起先在漢武帝身邊任“待招”,漢武帝讓他從董仲舒“受《春秋》”,因為“才高,通明于事”,以后又被漢武帝委以重任,去當東郡都尉,且“以壽王之賢,不置太守”,他這個都尉,可謂一身兼二任,軍政雙肩挑,別的都尉或太守是“兩千石”,他是“四千石”。吾丘壽王上任之后,東郡的政局卻無絲毫起色,“時軍發,民騷動,歲惡,盜賊不息”。漢武帝賜詔書給壽王說:“子在朕前時,輻湊并至,以為天下少雙,海內寡二,至連十余城之勢,任四千石之重,而盜賊浮船行攻取于庫兵,甚不稱在前時,何也?”看來,漢武帝對此不僅大失所望,而且迷惑不解:在他身邊時,“輻湊并至”,頗有謀略,乃是“天下少雙,海內寡二”的奇才,這才委以重任,去了之后竟然一籌莫展,豈不令人費解?

吾丘壽王在漢武帝身邊之時,如何“通明于事”,“輻湊并至”,王充沒有說,查閱《漢書》,并無所獲。只知道他年輕時,是因精通

查看詳情>>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