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杜審言的詩

發布時間:2020-07-22 │
1、

杜審言的送別名詩《贈蘇綰書記》賞析,原來話別還可以如此風趣

杜審言的名詩
杜審言的詩
杜審言的詩代表作

迷茫于眼前的茍且,不如在詩詞中流連心靈的遠方。

唐詩中有許多以送別為主題。這些詩,有的灑脫豪邁,如王勃送杜少府,“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有的慷慨激昂,如高適送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有的感傷滿懷,如張說送梁六“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讀到杜審言這首送別詩時,我不禁莞爾,原來話別還可以如此風趣!讓我們一起共讀杜審言的《贈蘇綰書記》。

贈蘇綰書記

杜審言(唐代)

知君書記本翩翩,為許從戎赴朔邊?

紅粉樓中應計日,燕支山下莫經年!

杜審言,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為“文章四友”。他是唐詩從初唐向盛唐過度時有過貢獻和影響的一位詩人。蘇綰是詩人的朋友,時任“書記”一職,即唐代節度使置掌書記,負責文牘工作。

《贈蘇綰書記》,是詩人送別蘇綰從軍而作,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深情厚誼?!爸龝洷爵骠?,為許從戎赴朔邊”,緊扣主題,講述送誰,為何而送。如果直接描寫蘇綰,無法表達詩人的情感,在此,

查看詳情>>
2、

杜審言的五首詩代表作賞析,杜甫寫詩源自于他爺爺

杜審言的名詩
杜審言的詩
杜審言的詩代表作

如果說“詩圣”杜甫寫詩有遺傳基因的話,那么,這個優質的基因應該來自于他爺爺杜審言。杜審言在初唐詩壇可謂聲名顯赫,其五言律詩成就極高,影響極大,被被后人評論為中國五言律詩的奠基人。杜甫也毫不客氣地點贊爺爺說:“吾祖詩冠古”。杜審言為人孤傲,詩風渾厚明凈,在氣質上與杜甫的詩有幾分相似。

以下五首詩,是杜審言的代表作,最能體現他的詩歌風格。

(1)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這首詩是唐時期完成近體詩體式定格的奠基之作,被明朝詩評家胡應麟贊許為初唐五律第一?!霸葡汲龊J?,梅柳渡江春”亦是千古名句。

(2)渡湘江

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

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人南竄”與“水北流”形成鮮明對比,直言“人不如水”,真的令人悲,令“花鳥愁”。

(3)春日京中有懷

今年游寓獨游秦,愁思看春不當春。

上林苑里花徒發,細

查看詳情>>
3、

杜甫和杜審言祖孫各一首登樓詩,杜甫學爺爺寫詩

杜審言的名詩
杜審言的詩
杜甫的詩

寶應元年秋天,杜甫的兒子宗武過生日,詩圣寫了首《宗武生日》送給他。在詩中他寫道:“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意思是說這寫詩的本事是我們老杜家的家傳,咱可千古不能丟了!這話看起來有吹牛的嫌疑,但卻是大實話。杜甫出身書香名門,爺爺杜審言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

杜審言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為人豪爽任性,他的五言律詩在當時是一絕,不但工整嚴謹而且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杜甫在律詩上的造詣,很大程度是受爺爺的影響,所以這“詩是吾家事”確實說得有道理。

開元二十四年,年少的杜甫至山東看望在兗州任司馬的父親杜閑。父子同游時一起登上了兗州城樓,調皮的杜甫突然詩興大發,模仿爺爺的口吻寫了首《登兗州城樓》。全詩大開大合氣勢磅礴,寫完后他問父親自己和爺爺哪個寫得更好,卻讓老父親犯了難。這段趣事被記錄在明代文人周珽編撰的《唐詩選脈會通評林》中。我們將杜審言的原詩和詩圣的作品放在一起來讀一讀:

《登兗州城樓》

唐.杜甫

東郡趨

查看詳情>>
4、

杜審言水平很高的一首七律代表作《大酺》,全詩最出彩的是哪句?

杜審言的名詩
杜審言的詩
杜審言的詩代表作

詩詞創作既需一定的知識儲備和人格修養,也要深入生活、觀察感悟。大自然多彩多姿,不僅為人們提供各種必需品,還貢獻了豐富多樣的寫作素材。寫詩離不開景物描寫,古人說,一切景語都是情語,情景交融的詩句才會打動讀者。

也許我們無法像王維那樣寫景如畫,卻應該知道一些寫景的技巧。例如王灣的“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詩人描寫的是一處小景,卻顯出了在廣闊江面上行駛的景象。如果是曲折的小河,經常要轉彎,就無法風正一帆懸了。下面介紹杜審言水平很高的一首七律,以小見大,精美得當。

大酺

唐代:杜審言

毗陵震澤九州通,士女歡娛萬國同。

伐鼓撞鐘驚海上,新妝袨服照江東。

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

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長日久屬年豐。

杜審言,字必簡,詩圣杜甫的祖父。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而被流放到峰州。他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與李嶠、崔融、蘇味道同稱為“文章四友”,他的作品樸素自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這首《大酺》是杜

查看詳情>>
5、

杜審言的一首合唱詩《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詩人是怎么思念家鄉的?

杜審言的名詩
杜審言的詩
杜審言的詩代表作

眾所周知,唐代是我國詩歌鼎盛的一個時期。那在唐代寫春的詩更是數不勝數,在其中也不免會出現和唱,和唱是唐朝固有的一種寫作手法,這不僅是當時的一種政治現象,而且還是一種重要的文學現象,和唱就成了唐朝的一種盛行的詩歌現象。

在古代詩人與詩人之間的和唱大多都是這樣,就是因為和唱激發了杜審言的思鄉之情,然后就留下了這首《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但是現在這種和唱已經變味了,現在好多人在出書的時候需要找名家和唱或者是作序、題名。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這是杜審言很有名的一首和詩。原詩是晉陵陸丞作所的《早春游望》,和詩就是指由第一個人作詩,其余的人根據此人所作詩的韻、律作的詩,在所作的詩中題材、原韻、格律一致,作詩以作酬答。

現在的江蘇常州就是題目中所說的晉陵。陸丞是作者的一位

查看詳情>>
6、

杜甫和他爺爺杜審言寫春天的詩句有什么不一樣?

杜審言的詩
杜甫寫的詩
杜甫的詩句

杜甫,可以說是名門貴族,在唐代的詩人里,他的家世算是比較顯赫的。杜甫外公的母親是唐高祖李淵的孫女。杜甫的外婆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孫女。

而他們杜家也是了不得。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與李嶠、崔融、蘇味道一起被稱作“文章知四友”(蘇味道是蘇軾的先祖)。

杜甫的父親倒是不怎么喜歡寫詩弄詞,曾經做過兗州司馬。到了杜甫,也許是隔代遺傳吧,杜甫的詩大概現在流傳下來了1500多首,雖然在世的時候并沒有太大反響,但后世聲名遠播。

今天和大家分享兩首描寫春天的詩,一首是杜甫寫的,一首是杜甫的爺爺杜審言寫的。

《春日京中有懷》

唐代:杜審言

今年游寓獨游秦,愁思看春不當春。

上林苑里花徒發,細柳營前葉漫新。

公子南橋應盡興,將軍西第幾留賓。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今年春天我沒有在家,獨自在長安城游玩,因為心情不好,所以看著春天也沒了感覺。上林苑里的花徒然地開著,細柳營前的柳樹也兀自發著新芽。唉,我

查看詳情>>
7、

杜甫的爺爺杜審言的一首應制詩,是如何拍皇上馬屁的?

杜審言的名詩
杜審言的詩
杜審言的詩代表作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應制詩,大家應該都知道應制詩就是古代臣子奉皇帝之命而作的詩,而詩的內容也大多都是歌功頌德,也有少部分是在陳述對皇帝的一些期望。但實際上,大部分還是歌功頌德的,也就是在拍皇帝的馬屁。但是拍馬屁也分好幾種,有的人拍馬屁就讓人感覺很做作,很虛偽,有的人拍馬屁卻能拍到點上。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杜甫的爺爺杜審言的一首應制詩,看看他是如何寫的吧,原詩附上: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

唐代:杜審言

北斗掛城邊,南山倚殿前。

云標金闕迥,樹杪玉堂懸。

半嶺通佳氣,中峰繞瑞煙。

小臣持獻壽,長此戴堯天。

杜審言的這首詩是寫于唐中宗李顯的生日聚會上,當時李顯過生日,邀請群臣在內殿里為他慶祝生日,出了一個“終南山”的題目,讓大臣們去作詩,大家一起樂呵樂呵,于是杜審言就寫了這首詩。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北斗星掛在長安城邊,終南山就好像依靠在蓬萊三殿前。山上華麗的宮殿高聳入云,精美的樓閣就像在在樹梢上高高

查看詳情>>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