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柫】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

注音:ㄈㄨˊ

筆順讀寫:橫、豎、撇、點、橫折、橫、豎折折鉤、撇、豎

部首:
筆畫數: 9
結構: 左右
繁簡對應:
五筆: SXJH
部外筆畫: 5
統一碼: 67EB
倉頡: DLLN
鄭碼: FYND
四角: 45927
異體字: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一種農具,即“連枷”。

2.[hao86.com好工具]擊。

柫【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分勿切《集韻》分物切《韻會》《正韻》敷勿切,??音拂?!墩f文》擊禾連枷也?!斗窖浴纷躁P而西謂之柫。

《集韻》薄宓切,音弼。義同。

說文解字

柫【卷六】【木部】

擊禾連枷也。從木弗聲。敷勿切

說文解字注

(柫)擊禾連枷也。方言曰。僉、宋魏之間謂之欇殳?;蛑^之度。音量度。自關而西謂之棓。蒲項反?;蛑^之柫。音拂。齊楚江淮之閒謂之柍。音悵怏。亦音車鞅?;蛑^之桲。音勃。齊語。耒耜枷芟。韋云。枷、柫也。所以擊草也。王莽傳。必躬載柫。釋名曰。枷、加也。加杖於柄頭、以撾穗而出其榖也?;蛟涣_枷。三杖而用之也?;蛟涣肆?。杖轉於頭。故以名之也。戴先生曰。羅連、語之轉。今連枷之制與古同。從木。弗聲。敷勿切。十五部。

柫的字源演變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