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miǎn

注音:ㄇㄧㄢˇ

筆順讀寫:豎、橫折、橫、橫、撇、橫撇/橫鉤、豎、橫折、橫、撇、豎彎鉤

冕的筆順
部首:
筆畫數: 11
結構: 上下
繁簡對應:
五筆: JQKQ
五行:
部外筆畫: 9
統一碼: 5195
倉頡: ANAU
鄭碼: KRJR
四角: 60412
電碼: 0380
區位: 3565
筆順編號: 25113525135
姓名學:
英語翻譯: crown; ceremonial cap
異體字: ?
  • 基本解釋

  • 詳細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名)古代天子、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后專指帝王的禮帽:【好工具hao86.com】加~|日~|加~禮。

名詞

(1) (形聲。從冃(mào),免聲?!皟惺?蠻 夷及小兒的頭衣”,“免”是“冕”的本字。本義: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禮帽)

(2) 同本義

冕,大夫以上冠也?!墩f文》

故天子袾裷衣冕,諸侯玄裷衣冕?!盾髯印じ粐?/p>

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肚f子·胠篋》

古之王者,冕而前旒?!痘茨献印ぶ餍g訓》

服冕乘軒?!蹲髠鳌ぐЧ迥辍?/p>

(3) 又如:冠冕(古代帝王、官員戴的帽子);冕弁(冕和弁。均為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冕版(冕頂之板);冕服(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與服飾);冕冠(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之禮帽)

(4) 喻指像冕的事物 。如:日冕

冕【子集下】【冂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亡辨切《集韻》《韻會》《正韻》美辨切,??音免?!墩f文》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纊紞。從冃,免聲。古黃帝初作冕?!缎煸弧访?,上加之也。長六寸,前狹圓,上廣方,朱綠塗之,前後邃延。斿,其前垂珠也,俯仰逶迤,如水之流。纊紞,黃色也,以黃綿綴冕兩旁,下繫玉瑱,又謂之珥,細長而銳若筆頭,以屬耳中,無作聰明,虛己以待人之意。冕之言俛也,後仰前俯,主於恭也?!抖Y·玉藻》諸侯裨冕以朝?!抖Y器》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此以文爲貴也。

《韻會》或作絻?!盾髯印ざY論篇》郊之麻絻?!都崱芬嘧?。

《正韻》禮記,士玄端,諸侯玄端以祭,天子玄端而朝日於東門之外。端皆作冕。

《集韻》武遠切,音晚。冠有延,前俯也。

說文解字

冕【卷七】【冃部】

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紞纊。從冃免聲。古者黃帝初作冕。絻,冕或從糸。亡辡切

說文解字注

(冕)大夫?上冠也。冠下曰。弁冕之摠名。渾言之也。此云冕者、大夫以上冠。析言之也。大夫?上有冕則士無冕可知矣。周禮。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紐。五采繅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筓朱紘。諸侯之繅斿九就?,Y玉三采。其餘如王之事??墧褰跃?。戴先生曰。實六冕而曰五冕者、陳采就玉之數止於五也。亦以見服自十二章至一章而六。冕璪自十二旒至三旒而五。其天子大裘之冕無旒也。槩舉諸侯又申之曰繅斿皆就者、明九旒至於三旒。其就數九。公侯伯子男無降差同也。?延垂??紞纊。?、深遠也。延者、鄭云冕之覆。周禮弁師。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紐。謂延上玄下朱。以表裏冕版也。古者以三十??布爲之。故尙書、論語謂之麻冕。用三十??布。上玄下朱爲延。天子至大夫所同也。其字左傳作綖。垂瑬、詳玉部瑬下。紞纊、糸部曰。紞者、冕冠塞耳者也。按紞所以懸瑱也?,櫼嘀^之纊。詳糸部紞下。據許紞系於延左右。據周禮注。王后之祭服有衡垂於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懸瑱。是專謂后服也。然左傳。衡紞紘綖。昭其度也。似男子有衡簪於冕覆而系紞。從冃。免聲。亡辨切。按古音當在十三部。讀如問。許書無免字。而俛勉字皆免聲。葢本有免篆而佚之?;蛟还艧o免兔之分。俗強分別者、非也。冕之義取前俯。則與低頭之俛關通。古者黃帝初作冕。大平御覽引世本曰。黃帝作旃冕。宋衷注云。通帛曰旃。應邵曰。周始加旒。周易??辭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葢取諸乾坤。

冕的方言集匯

◎ 粵語:min5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 mien1 mien3 [客英字典] men1 men3 mien3 [寶安腔] men1 men3 [梅縣腔] men1 [海陸豐腔] mien1 mien3 [客語拼音字匯] mian1 mian3

冕的字源演變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