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正傳文言文_郤正傳文言文翻譯、注釋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魏晉] 陳壽

  郤正字令先,河南偃師人也。祖父儉,靈帝末為益州刺史,為盜賊所殺。會天下大亂,故正父揖因留蜀。揖為將軍孟達都督,隨達降魏,為中書令史。正本名纂。少以父死母嫁,單煢雙立,而安貧好學,博覽墳籍。弱冠能屬文,入為秘書吏,轉為令史,遷郎,至令。性淡于榮利,而尤耽意文章,自司馬、王、揚、班、傅、張、蔡之儔遺文篇賦,及當世美書善論,益部有者,則鉆鑿推求,略皆寓目。自在內職,與宦人黃皓比屋周旋,經三十年。皓從微至貴,操弄威權,正既不為皓所愛,亦不為皓所憎,是以宮不過六百石,而免于憂患。依則先儒,假文見意,號曰:《釋譏》,其文繼于崔駰《達旨》。其辭曰:“或有譏余者曰:”聞之前記,夫事與時并,名與功偕,然則名之與事,前哲之急務也。是故創制作范,匪時不立,流稱垂名,匪功不記,名必須功而乃顯,事亦俟時以行止,身沒名滅,君子所恥。是以達人研道,探頣索微,觀天運之符表,考人事之盛衰,辯者馳說,智者應機,謀夫演略,武士奮威,云合霧集,風激電飛,量時揆宜,用取世資,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雖尺枉而尋直,終揚光以發輝也。今三方鼎跱,九有未乂,悠悠四海,嬰丁禍敗,嗟道義之沉塞,愍生民之顛沛,此誠圣賢拯救之秋,烈士樹功之會也。吾子以高朗之才,珪璋之質,兼覽博窺,留心道術,無遠不致,無幽不悉;挺身取命,干茲奧秘,躊躇紫闥,喉舌是執,九考不移,有入無出,究古今之真偽,計時務之得失。雖時獻一策,偶進一言,釋彼官責,慰此素飱,固未能輸竭忠款,盡瀝胸肝,排方入直,惠彼黎元,俾吾徒草鄙并有聞焉也。盍亦綏衡綏轡,回軌易涂,輿安駕肆,思馬斯徂,審歷揭以投濟,要夷庚之赫憮,播秋蘭以芳世,副吾徒之彼圖,不亦盛與!‘余聞而嘆曰:“嗚呼,有若云乎邪!夫人心不同,實若其面,子雖光麗,既美且艷,管窺筐舉,守厥所見,未可以言八纮之形埒,信萬事之精練也?!蛉寺薁?,仰而揚衡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余應之曰:“虞帝以面從為戒,孔圣以悅己為尤。若子之言,良我所思,將為吾子論而釋之。昔在鴻荒,朦昧肇初,三皇應箓,五帝承符,爰暨夏、商,前典攸書。姬衰道缺,霸者冀扶,嬴氏慘虐,吞嚼八區,于是從橫云起,狙詐如星,奇衺蠭動,智故萌生;或飾真以仇偽,或挾邪以干榮,或詭道以要上,或鬻技以自矜;背正崇邪,棄直就佞,忠無定分,義無常經。故鞅法窮而慝作,斯義敗而奸成,呂門大而宗滅,韓辯立而身刑。夫何故哉?利回其心,寵耀其目,赫赫龍章,鑠鑠車服。偷幸茍得,如反如仄,淫邪荒迷,恣睢自極,和鸞未調而身在轅側,庭寧未踐而櫟折榱覆。天收其精,地縮其澤,人吊其躬,鬼芟其額。初升高岡,終隕幽壑,朝含榮潤,夕為枯魄。是以賢人君子,深圖遠慮,畏彼咎戾,超然高舉,寧曳屬于涂中,穢濁世之休譽。彼豈輕主慢民,而忽于時務哉?蓋《易》著行止之戒,《詩》有靖恭之嘆,乃神之聽之而道使之然也。自我大漢,應天順民,政治之隆,皓若陽春,俯憲坤典,仰式乾文。播皇澤以熙世,揚茂化之酢醇,君臣覆度,各守厥真,上垂詢納之弘,下有匡救之責,士無虛華之寵,民有一行之跡,粲乎亹亹,尚此忠益。然而道有隆窳,物有興廢,有聲有寂,有光有翳。朱陽否于素秋,玄陰抑于孟春,羲和逝而望舒系,運氣匿而耀靈陳。沖、質不永,桓、靈墜敗,英雄云布,豪杰蓋世,家挾殊議,人懷異計。故從橫者欻披其胸。狙詐者暫吐其舌也。今天綱已綴,德樹西鄰,丕顯祖之宏規,縻好爵于士人,興五教以訓俗,豐九德濟民,肅明祀以礿祭,幾皇道以輔真。雖跱者未一,偽者未分,圣人垂戒,蓋均無貧;故君臣協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動若重規,靜若疊矩。濟濟偉彥,元凱之倫也,有過必知,顏子之仁也。侃侃庶政,冉、季之治也,鷹揚鷙騰,伊、望之事也;總群俊之上略,含薛氏之三計,敷張、陳之秘策,故力征以勤世,援化英而不遑,豈暇修枯籜于榛穢哉!然吾不才,在朝累紀,托身所天,心焉是恃。樂滄海之廣深,嘆篙岳之高跱,聞仲尼之贊商,感鄉校之益己,彼平仲之和羹,亦近可而替否;故蒙冒瞽說,時有攸獻,譬遒人之有采于市閭,游童之吟詠乎疆畔,庶以增廣福祥,輸力規諫。若其合也,則以暗協明,進應靈符;如其違也,自我常分,退守己愚。進退任數,不矯不誣,循性樂天,夫何恨諸?此其所既入不出,有而若無者也。狹屈氏之常醒,濁漁父之必醉,溷柳季之卑等辱,編夷、叔之高懟。合不以得,違以不失,得不克詘,失不慘悸。不樂前以顧軒,不就后以慮輊,不鬻譽以干澤,不辭愆以忌絀。何責之釋?何飱之恤?何方之排?何直之入?九考不移,固其所執也。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群,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鮮,浮魴臻不為之殷。且陽靈幽于唐葉,陰精應于商時,陽盱請而洪災息,桑林禱而甘澤滋。行止有道,啟塞有期。我師遺訓,不怨不尤,委命恭己,我又何辭?辭窮路單,將反初節,綜墳典之流勞,尋孔氏之遺藝,綴微辭以存道,盡先軌而投制,題叔肸之優游,美疏氏之遐逝,收止足以言歸,泛皓然以容裔,欣環堵以恬娛,免咎悔于斯世,顧茲心之未泰,懼末涂之泥滯,仍求激而增憤,肆中懷以告誓。昔九方考精于至貴,秦牙沈思于殊形;薛燭察寶以飛譽,瓠梁托弦以流聲;齊隸拊髀以濟文,楚客潛寇以保荊:雍門援琴而挾說,韓哀秉轡而馳名;盧敖翱翔乎玄闕,若士竦身于云清。余實不能齊技于數子,故乃靜然守己而自寧?!熬耙?,后主從譙周之計,遣使請降于鄧艾。其書,正所造也。明年正月,鐘會作亂成都,后主東遷洛陽,時擾攘倉卒。蜀之大臣無冀從者,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張通,舍妻子單身隨侍。后主賴正相導宜適,舉動無闕,乃慨然嘆息,恨知正之晚,時論嘉之。賜爵關內候。泰始中,除安陽令,遷巴西太守。泰始八年詔曰:“正昔在成都,顛沛守義,不違忠節,及見受用,盡心干事,有治理之績,其以正為巴西太守?!毕虒幩哪曜?。凡所著述詩論賦之屬,垂百篇。

郤正傳注釋

郤正,字令先,河南偃師人。祖父郤儉,漢靈帝末年任益州刺史,被盜賊殺害。時逢天下大亂,故此谷阝正父親谷阝揖便留居蜀地。谷阝揖為將軍孟達的營都督,隨孟達投降魏國,作中書令史。郤正原名郤纂。他年少時即父死母嫁,煢煢孑立,但安貧好學,博覽墳、典古籍。
郤正二十歲就寫出很好的文章,入宮作秘書吏,轉調為令史,升為秘書郎,直到秘書令。郤正秉性淡薄名利,而尤其酷愛文章,自 司馬相如 、王褒、揚雄、 班固 、傅毅、 張衡 、蔡邕之輩的文、賦,到當代的優秀書、論,舉凡益州藏有的,他都百般搜求,大都過目誦讀。他在宮中任職,與宦官黃皓相鄰而處,長達三十年之久。黃皓從卑微到顯貴,操弄威權,谷阝正既不被黃皓喜歡,也未引起他的憎恨,所以谷阝正的官位雖未超過六百石,但也沒有遭遇過什么禍患。郤正學習先輩儒者,借文章來表達自己的胸臆,其文名為《釋譏》,是繼崔馬因《達旨》后的又一篇此類文章。其辭道:“有人規勸我說:‘從前代的記載得知,事業與時機相聯系,名位與功績不可分,然而名位與事業,是前哲首要的事情。所以創制國家的制度規則,不乘一定的時機是辦不成的;要想聲名流傳后世,沒有功勞是做不到的。名位須有功勞才顯赫,事業要待時機才成功,身死而名隨之而亡,這是君子引以為恥的事。所以通達知命者探究事物的發展規律,鉆研它深奧而微妙的道理,觀察自然的變化,分析社會的興衰。辯才之人游說四方,智慧之人尋機應變,智謀者謀策劃略,武士則奮武揚威,風云際會,千變萬化,度勢審時,求為世用,小事忍讓而大事顯能,公而忘私,雖有小曲而求大直,最終成就輝煌的事業。如今天下三國鼎立,陽剛正氣未伸,四海之人,遭受禍難,感嘆道義之淪落,憐憫百姓之顛沛,這正是圣賢拯救百姓、志士建樹功業的時候。
你以高超的才干,美好的品行,廣見博聞,留意道術,無遠而不達,無幽而不顯,挺身取命,掌管機密,出入宮廷,為國家之喉舌,朝中為官歷經九考而職位不移,有進無退,探究古今真偽,考察時政得失。雖說你也能不時獻一策、偶爾進一言,盡自己的職責,安慰自己所得的俸祿,但未能竭盡忠心,披肝瀝膽,進獻忠直,拯救百姓,使我輩草鄙之人也能仰知您的大名。何不放慢車速,掉頭轉軌,使您的車馬輕松晏然,任意而行??v馬往前,須審定水之深淺而決定渡河的辦法;尋上光明大道前進,播下秋蘭以芳香人間,掖助我輩以展拓宏圖,這也是一種盛事??!’“我聽后嘆息說:‘嗚呼,竟有如此說法!人心不同,就和人的面貌一樣,你雖然容顏光彩,漂亮艷麗,但管窺蠡測,保守成見,不可與你討論遼闊大地的界線,說明萬事萬物的要義。’“有人仰面揚眉貿然地說:‘此話怎講,此話怎講?’“我回答說:‘虞舜警惕當面贊同自己的人, 孔子 厭惡用心取悅自己的人,他們所言,很合我心意,我現就你提出的問題試以闡釋。在遠古鴻荒時代,民智未開,人類社會剛剛起始,三皇接受上天所賜,五帝驗應祥瑞之兆,及至夏、商時期,遵循前人的典章制度。姬周衰微,禮崩樂壞,諸侯爭霸,嬴政慘虐,兼并天下,于是風起云騰,奸詐滿世,邪惡橫行,巧詐萌發。有人偽裝掩蓋對敵人的仇恨,有人以不正當手段牟取名利,有人玩弄陰謀以要挾主上,有人以奇技淫巧來抬高自己,背棄正義而崇尚邪惡,拋離正直而親近讒佞,為人無永恒忠心,處世不堅持節義,所以商鞅所立法規無用而邪惡并作; 李斯 所定法治失效而奸詐四起;呂不韋勢力顯赫招來滅族; 韓非 子理論受用而自身受刑。這都是什么緣故呢?利益使人心動,榮寵使人企羨,耀眼奪目的龍形圖紋,雍容華麗的車馬服飾,僥幸茍得,就高興得輾轉反側,淫邪荒迷,恣意妄為,然而車未動鈴未響而身死轅下,院未進房未住即梁柱傾覆。
上天收其靈魂,大地奪其福壽,人來吊喪,鬼砍其首。剛剛上到高岡,終而葬身深谷,早晨尚容光煥發,傍晚即枯死成鬼。所以賢人君子,深圖遠慮,畏懼債孽,超脫塵世,隱居安貧,有如泥路上拖著尾巴的烏龜,也不要濁世的好名聲。如此之人難道是輕視君主忽視百姓,而不理時務嗎?《易經》載有對人們行動的預測警誡,《 詩經 》記著對處世平和恭謹的贊揚詠嘆,這都是上天的指令而客觀規律使之然也?!?lsquo;自從我大漢王朝應天時順民意,政治昌隆,有如陽春的光明,俯察地理,仰視天文,傳播皇家恩澤以哺育百姓,推行德治教化使風俗正淳,君臣有秩,各守其職?;噬嫌袕闹G如流的寬闊胸懷,臣下有救匡扶正的盡職之心,官吏無虛華不實的榮寵,百姓有自己某一種好的品行,勤勉道德修養,崇尚處世忠義。然而世事發展有高潮也有低潮,萬物生長有興盛也有衰敗,有聲響亦有靜寂,有光明即有黑暗。繁盛的春天為蕭殺的秋天所接替,陰寒的冬季又被春天所抑卻,太陽消逝而月亮升起,月光暗失而陽光啟明。沖帝、質帝短壽夭折,桓帝、靈帝朝綱墜敗,于是英雄云集,豪杰四起。戶戶有不同議論,人人懷不同謀計,所以合縱連橫的說客陡然披露胸襟,奸猾狡詐的人物暫時鼓唇弄舌?!?lsquo;如今天綱已廢,德政在西土建立,光大祖先宏偉的威儀,賜予官吏爵位,推行五教以移風易俗,修養九德來拯救百姓,四時有序恭敬地祭祀宗廟,盡心輔佐使政治實現王道。雖說割據的天下尚未統一,冒牌的君主沒有分辨出來,但圣人早有訓誡,均平合理則天下無貧,故此朝廷上君臣協調洽好,則會得到社會上黎民百姓的歡欣擁戴,動則依據法度,靜則循規蹈矩。英俊壯美,這是偉人之氣度;有過必改,這是顏回的德行;政事有條不紊,冉有、子路曾這樣治理國家;鷹揚鷙騰,伊尹、呂尚曾如此創建事業??偧嘿t智謀,聽取薛公三計,運用張良、陳平的秘計,努力地為國事操勞,援引賢能人才都來不及,哪得閑暇去修整雜亂污穢地方的枯竹!“‘我沒有什么才干,在朝中二十多年,獻身皇朝,全靠自己的忠心。
喜好大海的寬深,贊嘆嵩山的高峻,聽說孔子贊揚子夏,感受到鄉校給自己帶來的益處,象平仲善于調和鼎鑊,增加美味而去掉不好氣味,所以我冒昧昏庸的話語,時時也有被采納的成分,就像人們在市閭中可以考察政治的得失,田野游戲的兒童的吟唱,或許也能增加國家的福祥,盡力規諫。如果有所采納,是自己的昏。。符合圣上高明,進而應得靈驗,如果自己的意見未被接受,這是自己的義務,退而守著自己的愚見而已。進退聽任天數,不矯飾不欺上,順性而為樂天知命,有什么悔恨之處呢?這就是我為什么入朝幾十年而沒有黜出的原因,有權位卻如沒有權位。狷狹的 屈原 認為唯我獨醒,以醉態混世的漁父卻在世上隨波逐流,柳下惠自甘屈辱的打算是多么腐臭,伯夷、叔齊高傲的怨恨是多么狹隘。諫言被接受不以為有所得,建議未合意不以為有所失,有所得不立即停歇,有所失毫不悲傷,不以自己的喜好厭惡而軒輊前后高低,不沽名釣譽以獲取利祿,不推脫過失而擔心受黜。有何責備需要解釋?有何賞賜值得可惜?又有何方之排何直之入?二十七年居朝未移,誠然有我自己堅守的道理?!?lsquo;如今朝中人才堆積如山,英杰成群,如同小魚潛游于大海,小鳥飛落在鄧林,飛鳥離去不顯得少,游魚來了也顯不出多。況且太陽在唐虞時代有所幽暗,月亮在殷商時期有過應驗,禹在陽盱求助于上天而洪水平息,成湯在桑林向上天祈禱而甘霖滋潤。行、止有一定的規律,開、閉有一定的時間。我的先師留下訓誡,要不怨不尤,聽任天命,我還有什么可說?話說完了路走到了,我得返歸初衷,整理前人的三墳五典,尋繹孔子的思想精華,用精微的語言來傳衍大道,以先人為楷模而守定規則。贊賞叔矻的優游自得,羨慕疏廣的功遂身隱,收住仕途的腳步返歸田園,泛舟江湖以安度白發晚年,身處蝸室有自樂,遠離塵世可避禍。只是我心尚未安穩,擔心晚年道途泥濘,故仍要激勵自己發憤,坦露心胸請受爵命。古代九方堙善識馬的內在精華,秦牙善察馬的外表體形;薛燭善鑒寶劍而揚名,瓠梁善于高歌而斐聲。
齊國食客學雞鳴救護田文,楚國食客憑偷技保衛楚境;雍門周鼓琴以闡釋真理,韓哀善駕御而天下馳名;盧敖翱翔于玄闕,若士飛身而入云。我確實不具備這些人的特技,故此僅以默然靜守而求得無禍安寧。’”
景耀六年(263),后主劉禪采納譙周的計策,派使者向鄧艾請降,降書即為谷阝正所寫。次年正月,鐘會在成都反叛,后主東遷洛陽,當時十分混亂倉猝,原蜀國大臣沒人跟隨保護后主,只有谷阝正和殿中督汝南人張通,舍下自己的妻兒老小只身隨后主前往。后主靠谷阝正的開導指教而事事合宜得體,沒有引起什么缺失,于是感慨長嘆,悔恨對谷阝正的了解太晚了。當時人們對此十分嘉贊。郤正被賜爵關內侯。泰始年間,谷阝正被任命為安陽縣縣令,升為巴西太守。泰始八年(272),皇帝下詔說:“谷阝正過去在成都,困苦顛簸之中能堅守節義,不背忠心,升官重用后,又能盡心政事,頗有政績,故任命他為巴西太守?!毕虒幩哪?278),谷阝正辭世,留有著述計詩歌、論贊、辭賦等,共一百余篇。

陳壽簡介

陳壽 [魏晉]

陳壽(233-297),字承祚,西晉史學家,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時候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后,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并《三國志》。歷經10年艱辛,陳壽完成了流傳千古的歷史巨著《三國志》?!度龂尽肥且徊考o傳體三國史,書中有440名三國歷史人物的傳記,全書共65卷,36.7萬字,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wenyanwen_view_9b9cca43ac9b9cca/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