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九曲亭記文言文_武昌九曲亭記文言文翻譯、注釋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 蘇轍

  子瞻遷于齊安,廬于江上。齊安無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諸山,陂?蔓延,澗谷深密,中有浮圖精舍,西曰西山,東曰寒溪。依山臨壑,隱蔽松櫪,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每風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載酒,乘漁舟,亂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聞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攜徜徉而上。窮山之深,力極而息,掃葉席草,酌酒相勞。意適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齊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將適西山,行于松柏之間,羊腸九曲,而獲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蔭茂木,俯視大江,仰瞻陵阜,旁矚溪谷,風云變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廢亭焉,其遺址甚狹,不足以席眾客。其旁古木數十,其大皆百圍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輒睥睨終日。一旦大風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據,亭得以廣。子瞻與客入山視之,笑曰:“茲欲以成吾亭邪?”遂相與營之。亭成而西山之勝始具。子瞻于是最樂。昔余少年,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為之悵然移日。至其翩然獨往,逍遙泉石之上,擷林卉,拾澗實,酌水而飲之,見者以為仙也。蓋天下之樂無窮,而以適意為悅。方其得意,萬物無以易之。及其既厭,未有不灑然自笑者也。譬之飲食,雜陳于前,要之一飽,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無愧于中,無責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樂于是也。

武昌九曲亭記注釋

武昌:今湖北省鄂城縣,秦名鄂縣。公元二二一年,吳主孫權自公安縣遷都于此,改名為武昌。
九曲亭:舊址在鄂城縣西山九曲嶺,為孫吳遺跡。
子瞻(zhān): 蘇軾 的字。
遷:貶謫。
齊安:古郡名,即黃州,今湖北黃岡。
廬:居住。
江之南武昌諸山:黃州與武昌(今湖北鄂城)隔江相對。武昌諸山:指樊山,又名袁山。
陂(pō)陁(tuó):起伏不平的樣子。
澗谷:山中的溪澗峽谷。
深密:幽深濃密。
浮圖:梵語,指佛寺。
精舍:僧人住所。
西山:即樊山,在鄂城西,上有九曲嶺,這里指西山寺。
寒溪:水名,在樊山下,這里指寒溪寺,一名資圣寺。
隱蔽松櫪(lì):林木豐茂,隱蔽天地。櫪:同“櫟”,即柞樹,落葉喬木,果實叫橡,葉子可喂柞蠶。
蕭然:清靜寂寞的樣子。
伏息:形容江水平靜,緩緩流動的樣子。
杖:拄。
策:拐杖。
亂流:橫絕江水。
二三子:指若干青年儒生;語出《 論語 》,是 孔子 對他的學生們一種稱呼。
幅巾:不著冠,但以幅巾束首。裹幅巾者不著冠,以示灑脫。
徜(cháng)徉(yáng):自由自在地走。
窮:窮盡。
席:以……為席。
酌(zhuó):斟酒。
相勞:相互慰問。
適:到。
居齊安三年:這篇文章作于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蘇軾已在黃州住了三年。
獲小平:得到了一塊稍微平緩的地方。小平,一作“少平”。
陵阜(fù):大土山。
林麓(lù):泛指山中的林木。
向背:正面、背面。
效:呈現,顯現。
有廢亭焉:有一座荒廢的亭子在這里。
百圍:形容樹干很粗。
千尺:是指樹的高度。
斤:斧子一類的工具。
睥(pì)睨(nì):側目斜視,有所打算。
斥(chì):開拓。
褰(qiān)裳:提起衣服。
先之:走在前面。
移日:時間消逝。
擷(xié)林卉:摘取山林之中的花草?;埽翰莸目偡Q;擷:摘取。
適意:合乎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得其樂。
易:改變。
厭:滿足。
灑然:吃驚。
雜陳:陳列著各種各樣的食物。
要之:總之。
委:拋棄。
腐臭:腐爛發臭。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意謂沒有人能夠知道人生樂趣是從哪里獲得的,又是在哪里失掉的。
惟其無愧于中,無責于外,而姑寓焉:由于得失無常,因此只能要求自己問心無愧,處世無可責備,而姑且這樣地生活在人世。姑:姑且;寓:寓世,住在人世;中:內心;責:責備。
是:這,即指適意而言。
白話

武昌九曲亭記譯文

子瞻被貶到齊安(今湖北黃岡)后,他的家就住在江邊。齊安沒有什么名山,可是長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連綿起伏,山谷非常幽深,其中有寺廟、僧舍,西邊的叫西山寺,東邊的叫寒溪寺。它們緊靠著山梁,面朝山溝,被茂密的松樹櫪樹叢所隱蔽,其中寂寞、清靜、恍然絕世,聽不到車馬的喧囂,看不見人的足跡。每當風停了,太陽出來的時候,江面波平浪靜,子瞻就拄著拐杖,帶上酒,駕著漁舟,到江南去。山中有幾個人,待客熱情,都愛好游玩,聽說子瞻到來,急忙裹著頭巾,笑著出來迎接他,然后一起去游玩,一直走到深山盡處,大家都很疲憊了,掃去落葉,坐在才停下來休息。他們掃去落葉,席地而坐,大家舉起酒杯,互相問候,玩得非常開心,都忘記了回家,常常在山上夜宿。因為過著這樣愜意的生活,子瞻在齊安住了三年,沒覺得時間有多長。
可是要到西山去時,必須經過青松翠柏之間,還要走彎彎曲曲的羊腸山路,才能到達平坦的地方,游人到了這里一定要休息一會兒。人們倚靠在奇形怪狀的石頭上,在大樹的樹蔭下休息,向下可俯視滾滾大江,向上可以看到巍巍高山,小溪幽谷就在旁邊,還有風云變化和樹林山腳的陰面和陽面的景像,都展現在人們面前。這里還有一座破舊的亭子,它的遺址非常狹小,不能容納游人。亭子旁長著幾十棵古樹,樹干很粗壯、千尺之高,不能夠用刀斧來砍伐。子瞻每次到了樹下,就成天在觀察它們。一天,來了一陣暴風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連根拔起,子瞻趁機把長樹的地方開辟出來,亭子的地基子是擴大了。子瞻與朋友們進山看了看,笑著說:“這大概是上天想成全我們重修亭臺的愿望吧?”一座新亭子就開始修建了。亭子建成后,西的勝景終子完備了。子瞻非常高興。
我年輕的時候,跟隨著子瞻到各地游玩。遇山就登山,遇水就劃船,子瞻每次都是帶頭提起衣服卷起褲腳先下水。有些地方不能到達,子瞻一天就悶悶不樂了。有時他一個人飄然獨游,自由自在地在泉邊巖石上漫游,采摘著樹林中的山花野草,隨意檢著山中的落果,喝著溪水,看到他這樣子的人都把他當做神仙。其實天下的樂事很多,而以使人心情暢快的事是最開心的。而當他稱心如意的時候,什么都不能換取這種快樂;到了他興盡的時候,常常感到吃驚,又自我解嘲。就好像是喝酒吃飯,豐盛的菜肴擺在面前,只不過是為了填飽肚子罷了,而吃下去后,那些食物同樣都變成了腐臭的東西,有誰知道哪些東西該吃,哪些東西不該吃呢?只要心中無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責,把心思寄托在這山林之間又有什么呢。這就是子瞻在這里找到快樂的原因。

蘇轍簡介

蘇轍 [宋代]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兆诹?,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wenyanwen_view_9b9c6943ac9b9c69/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