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鄭夢周    zhèng mèng zhōu 宋代詩人

鄭夢周(1337年-1392年),草名夢蘭,9歲改名夢龍,字達可,號圃隱,謚號文史,朝鮮高麗王朝末期時政治家、外交家、哲學家、文學家,被譽為朝鮮理學之祖。慶尚北道永川人。夢周祖上皆是武官,幼年發奮學文,自學成才,高麗恭愍王王祺九年(1360年)中舉,十六年(1367年)受李穡賞識,出任學官,負責講解朱子集注。后因父親去世,辭官守孝三年,回朝后任大司成,負責同中國明朝重建朝貢關系。

本    名
鄭夢周
所處時代
宋代
出生地
慶尚北道永川
去世時間
1392年
主要作品
《漁父》 《聞雁·行旅忽聞雁》 《使日本·使節偏驚物候新》 《偶題·赤葉明村徑》 《舟中·湖水澄澄一鏡明》
主要成就
高麗理學之中興祖
信    仰
儒學

人物生平

1374年,恭愍王被殺,權臣李仁任立其養子辛禑為王,殺明朝使臣,重新投靠北元。夢周反對不成,北放逐出京城,一度出使日本。辛禑九年(1383年),明朝大軍壓境,高麗被迫派遣夢周前往南京朝見明太祖朱元璋。鄭夢周圓滿完成任務,再次重建 了高麗和明朝的關系。 1388年,辛禑派李成桂出兵遼東,李成桂遂發動兵變(威化島回軍),廢之,立其子辛昌為王。次年,李成桂又廢黜辛昌,立王祺后裔王瑤,即恭讓王。鄭夢周在此期間出任守門下侍郎,輔佐宰相李穡,史載其“不動聲色,張設咸當,時稱王佐之才”。 1392年,恭讓王自感李成桂實力日大,為求自保,與鄭夢周商議密謀反對李成桂。李成桂遂派人將其暗殺于開城的善竹橋,梟首于市,抄沒其家。李芳遠繼位后,又因夢周忠義,重新追封其為“大匡輔國崇祿大夫領議政府事、修文殿大提學兼藝文春秋館事、益陽府院君”,入祀孔廟。 鄭夢周曾分別于1372、1384、1385-1386、1387年四次奉派出使中國,在中國沿海一帶游歷并留有大量詩篇。

社會評價

韓國永川縣政府網站有一篇文章,介紹了鄭夢周在山東省日照市濤雒鎮上的活動。 韓國永川市政府網站于2006年轉載文章: 我的遠祖與圃隱先生 姚稷 據祖上傳說,我的先祖來自韓國永川市,新羅時期(唐朝)被販賣到中國的東部沿海(日照縣)作奴隸,后來在日照縣的新羅村居住了許多世代。在唐宋期間,日照因為有鹽場和鹽官,成為瑯琊一帶富庶繁華之地,那里的新羅村人口也最多。明洪武年間,圃隱夢周先生出使中國到日照縣。那時我的遠祖任新羅村村長,圃隱先生及其隨行人員就住在新羅村里。由于長期漢韓混居,那時山東沿海這樣比較典型的新羅村已不多見。新羅村情況不是太詳細,只是說在日照縣南面的一個大鹽埠和碼頭附近。離碼頭不遠處有一座小山,曾經是遠古中國人祭祀太陽神的地方,新羅村就坐落在其中一條山谷之中,人們以曬鹽捕魚和務農為生。 據說圃隱先生曾為新羅村辦了三件大事。第一,出資在新羅村對面新羅寺附近建設新羅書院,成為新羅村有史以來第一所學校;第二,到新羅村東側小山頂上約800年樹齡的白果樹下賦詩,以“日照縣”為名,詩文曰:“海上孤城草樹荒,最先迎日上扶桑。我來東望仍搔首,波浪遙望接故鄉”。抒發了新羅人懷念故鄉的情懷。白果樹為第一代新羅移民所植,是人們出海時的坐標,也是人們眺望大海遙望故鄉的地方。后人將詩文刻碑置于白果樹下以示紀念;第三,從新羅村帶了幾個年輕人回到韓國,我的遠祖也有幸成為回到故鄉省親的第一人。 如今我在古稀之年有幸從海外回到日照來探訪先祖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但是新羅村、新羅寺、新羅書院都不在人們的記憶之中,白果樹也不見了蹤影。經過反復考察,終于找到了那個鹽埠和碼頭。這個鹽埠和碼頭在日照縣舊址南約20公里,叫濤雒鎮,在明清時期因販鹽而成為一個繁華碼頭和重鎮。鎮南面有座小山叫鳳凰山,山上的確曾經有一棵古老的白果樹,此山不大,但是俯視大海,白果樹的確是人們出海當坐標用的。但是白果樹的樹齡以及來歷人們就無從說起了。遺憾的是,鳳凰山因采石而滿目蒼夷,山上的白果樹在文革期間被砍掉了,那塊刻有圃隱先生詩文的石碑也無人知曉。 在鳳凰山的西側有山叫做大寨山,山頂平臺上似乎有石頭壘的寨墻的遺跡,淹沒在雜草叢中,十分荒涼,給人以有人居住過的樣子。據村民講,山下的山谷叫望仙澗,是秦始皇到這里祭祀太陽神和求仙祭祖時賜名。望仙澗中有一佛教寺廟,叫石鳯寺,因鳳凰山而命名。如今石鳯寺已經不在,只有一部分石頭墻基埋在泥土里,大量的破磚碎瓦散落在草叢中。根據磚瓦的年代判斷,有的磚瓦可能在宋明之間,有的較為滯后,屬于清朝產物。據村民說,石鳯寺曾經發生過一件怪異的故事。當地人有一在石鳯寺趕廟會的習俗。據說清朝時期有一年,廟會上演戲的演員用木刀砍下一個人頭,從此石鳯寺就敗落了。這個石鳯寺是否就是原來的新羅寺呢,值得考證。山谷的谷頂上有一塊圓形巨石叫太陽神石,是遠古先民祭祀的寶石,文革期間被紅衛兵破四舊打掉了一塊,殘石仍然可見。 韓國永川市政府網站還同時轉載了署名“漢城之花”的記載: 我的老家來自韓國永川市,我在山大學習。據老家老人介紹,明洪武年間鄭夢周在游歷山東沿海一帶時,訪問過天臺山山下新羅村和新羅寺,除了留下詩作日照縣之外,還有另外兩首,現一并介紹如下: 《日照縣》 海上孤城草樹荒,最先迎日上扶桑。 我來東望仍搔首,波浪遙望接故鄉。 《日照天臺山》 天臺飄渺渤海間,不納凡人只見仙。 幸得神女施法力,從此瑯琊多一山。 《天臺山安期祠》 饑餐紫霞渴飲露,無思無為神自渡。 朝采仙藥暮煉丹,不吐不納登仙去。 這一切都似乎說明,這里應該是我的先祖居住過的地方,親切之感油然而生。但是望著這面目全非的模樣,我心中又充滿了悲傷。使我不禁想起美國的一部叫做“根”的電影,那電影敘述的是美國黑人追尋先祖蹤跡的歷程。而我的先祖有誰來追溯呢,他們的尸骨或許就埋在這里的泥土里呢。唯有寫下這份永恒的記憶,使我的子孫記得,盡管中韓兩國的血液在我們身上流淌,但是腳下的這片熱土是我們的新羅祖先曾經居住生活過的地方,這里有他們的痛苦,他們的歡樂,他們的愛情,他們的夢想,經常來看看,永遠不要遺忘。

家族

父 鄭云瓘;母 卞韓國大夫人 永川李氏 妻 慶州李氏 子 鄭宗誠、鄭宗本 妾 無名 庶子 鄭宗和 第32代子孫 鄭弼教(韓國神話組合成員)、鄭津教(鄭弼教的親弟弟)

鄭夢周的詩(共24首詩)
  • 《漁父》
    披卻蓑衣翁自漁,青荷包飯柳穿魚。時歸坐在短篷底,白占一溪云水居。
  • 《聞雁·行旅忽聞雁》
    行旅忽聞雁,仰看天宇清。數聲和月落,一點入云橫。錦字回燕塞,新愁滿洛城。疏燈孤館夜,何限故園情。
  • 《使日本·使節偏驚物候新》
    使節偏驚物候新,異鄉蹤跡任浮沉。張騫槎上天連海,徐福祠前草自春。眼為感時垂淚易,身緣許國遠游頻。故園幾樹垂楊柳,應向東風待主人。
  • 《偶題·赤葉明村徑》
    赤葉明村徑,清泉漱竹根。地偏車馬少,山氣自黃昏。
  • 《舟中·湖水澄澄一鏡明》
    湖水澄澄一鏡明,舟中宿客不勝情。悄然夜半微風起,十里菰蒲作雨聲。

古詩大全

好86網為您提供鄭夢周簡介,鄭夢周是哪個朝代的詩人,鄭夢周古詩大全,鄭夢周的詩,鄭夢周作品目錄

http://www.meilook.com.cn/shiren_view_9bba2f43ac9bba2f/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