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李思衍    lǐ sī yǎn 宋代詩人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號兩山,馀干(今屬江西)人。宋時事跡不詳。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顏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權樂平,尋授袁州治中,入為國子司業。二十五年以禮部侍郎奉使安南,還授浙東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覲,擬拜南臺御史,以疾卒。有《兩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見《元詩選》二集《兩山稿》、清同治《馀干縣志》卷一一。今錄詩二十五首。

本    名
李思衍
字    號
字昌翁
所處時代
宋代
出生時間
約1240年
去世時間
約1300年
主要作品
《安南觀棋》 《拜許魯齊像》 《汴京懷古》 《次韻單徙提舉》 《吊李肯齊》

經歷

德祜元年,元左丞相伯顏(一作巴延)攻下鄂州(今湖北武昌)后,遣派武良弼下饒州,遍訪賢士。良弼聞思衍賢名,便將思衍任為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令。李思衍見世道已變,毅然出山應征,決心救民于倒懸。不久,又授袁州(今江西宜春市)治中,后任國子監司業(主管教育考試)。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初,元世祖忽必烈因安南(今越南)未歸附元朝,屢次派遣軍隊攻打,都沒有成功,于是下令禮部侍郎副教省參議禿廬(一作圖嚕)出使安南宣招撫諭,命李思衍作為副使隨行。 元朝使團一行抵安南后,安南國王召見,唯獨李思衍不向安南國王行叩拜禮。李思衍義正辭嚴地說:“大國之臣不拜小國之君,禮也?!痹捯怀隹?,在場的人都大驚失色。安南國王被他的氣度所折服,認可道:“敬其主以及其使,亦禮也”。李思衍在安南國王面前,大宣元世祖德威,安南國王對思衍外交能力十分敬佩。次日,安南國王奉寫回表,并附上厚禮,賞賜元朝使者。禿廬收下了,李思衍堅持不受?;爻?,元世祖斥責禿廬不該接受賞賜。李思衍又巧妙應答道:“臣不收,全大國之體,禿廬受,安小國之心?!币痪湓?,使元祖轉怒為喜,夸獎思衍是個賢能的人才,也給了禿廬一個臺階。 同年十一月,元世祖又命李思衍為國信使,以萬努為兵部郎中作副使,一同出使安南,宣諭安南國王陳日煊親身入朝,否則必再加兵。 再次完成使命后,李思衍詔拜為禮部侍郎兼浙東宣慰使。任職期間,他十分關心民眾疾苦,主張寬減關市之稅,興辦學校,讓百姓過上安樂的日子。兩年后,升南臺御史,再擢禮部尚書。李思衍為人正直,居官清廉,為政皆有聲譽。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李思衍得知愛國名士謝枋得為國殉節于大都憫忠寺,無錢歸葬,他便與枋得之子謝空之四處募捐殮尸,并助其路費扶送靈柩南歸廣信府弋陽縣。大德四年(1300年)前后,李思衍積勞成疾,病終于任所。朝廷聞之特賜厚葬,并賜建尚書御史坊以祀之。

著述

李思衍不僅善于治理國政,還擅于寫作詩文。著有《兩山詩集》、《天南行稿》等傳世,但大多散佚。清代學者顧嗣立編纂的《元詩選》一書中,錄其詩詞22首。

李思衍的詩(共36首詩)
  • 《安南觀棋》
    地席跏趺午坐涼,棋邊袖手看人忙。檳榔{左月右若}又春綠,送到誰家橘柚香。
  • 《拜許魯齊像》
    玉筍頭邊懶押班,汗青筆削更重刊。直言何管雷霆怒,清節不知冰雪寒。性理晦庵真學術,須眉商嶺古衣冠。欲求繪畫耆英手,寫過江南子弟看。
  • 《汴京懷古》
    滄海成田艮岳荒,誰能行役不彷徨。青城北狩隔萬里,花石南來寶幾綱。土暗塵昏天水碧,風輕雨過女真黃。無人可語宣和事,九些陳留酹一觴。
  • 《次韻單徙提舉》
    百蠻冠帶悉來庭,九處臨關萬雉城。漢殿風馳十行詔,唐藩雷動眾軍聲。海涵春育民膏澤,雨施云行天性情。聽得老癃扶杖語,紫微垣畔泰階平。
  • 《吊李肯齊》
    天地由來有廢興,義無兩大一身輕。封疆社稷若不死,婦女須眉安用生。紐解三網重接續,灰寒萬劫獨光明。便當配食三閭廟,啟迪民彝見太平。

古詩大全

好86網為您提供李思衍簡介,李思衍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李思衍古詩大全,李思衍的詩,李思衍作品目錄

http://www.meilook.com.cn/shiren_view_9b91b443ac9b91b4/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