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黃榦    huáng hán 宋代詩人

黃榦,字直卿,號勉齋,黃瑀第四子。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生。自幼聰穎,志趣廣遠。年十七,父歿。淳熙二年(1175),黃榦往見劉清之求學,清之奇其才,令從朱子授業。

本    名
黃榦
所處時代
宋代
出生地
福州
去世時間
宋嘉定十四年三月
主要作品
《拜文公先生墓下》 《讒人》 《答劉正之見招四絕》 《答劉正之見招四絕》 《答劉正之見招四絕》
主要成就
朱子傳人,發揚朱子之學
信    仰
儒學(理學)

生平簡介

淳熙三年春,黃榦拜朱熹為師,在崇安五夫里隨朱熹苦讀,常通宵達旦。他與朱熹高 徒蔡元定、朱熹學友呂祖謙論學,以“所聞與朱熹相質證”,不久即成為朱熹高徒。朱熹對他寄予厚望。淳熙九年朱熹以仲女嫁黃榦。寧宗即位,朱熹遣榦奉表行在,補將仕郎。不久母死,回梓守孝,墓廬講學,從者甚多。 紹熙三年(1192)朱熹卜居建陽考亭,黃榦也在附近結廬居住。朱熹在建陽筑“竹林精舍”(書院)講學,與書有:“他時便可請直卿,代即講席”之語。朱熹編《禮書》,其中喪、祭二篇由黃編成,朱熹對此十分滿意。慶元二年(1196)朱熹提倡的道學被朝廷斥為“偽學”,但黃仍堅持講學,同年在建陽潭溪建草堂講道著書。慶元六年朱熹病重,將所著書托付給黃榦。朱熹死后,黃榦持心喪3年。調監嘉興府石門酒庫。 黃榦步入仕途后,面對外族入侵,國弱腐敗的社會現實,主戰反和,致力于社會改革,力圖“壯國勢而消外侮”。嘉定元年(1208),黃榦任江西臨川縣令,力主弛沿河場務之費,以抑制坐蠹之害和盜糶之弊。嘉定五年,改任臨江軍新淦縣令,著力整頓吏治,揭露該縣胥吏勾結豪民,將職田作官田變賣。任安徽安豐軍通判時,亦不斷整頓腐敗的吏治。 八年,知湖北漢陽軍。漢陽軍地處軍事要沖,卻無城郭,黃榦日以乞筑漢陽城為急,但朝廷不從。黃榦視事后即整頓郡兵,安撫百姓。時值大旱,而監司卻不過問。黃榦力籌賑荒米7萬余石,糶給災民,還收留外地流民2700余人,發倉予以賑濟,民深感其德。 十年,知安徽安慶。安慶乃抗金前線,黃榦到任后奏請修郡城,并親自督修,每日五鼓坐堂,安排工程進度,修好郡城。兩年后金兵南下,安慶城在抵御金兵入侵中起了重大作用,百姓深感黃榦修城之德。 十一年,辭安慶職,入廬山訪其友李燔、陳宓,并在白鹿洞書院講學。不久改知和州,黃榦以衰病辭。九月,命知廣東潮州,辭。十二月,主管亳州明道宮。十二年四月回建陽,十月回福州專事講學。十四年三月卒。

原文介紹

黃榦(1152-1221年),字直卿,號勉齋。祖籍長樂縣,徙居閩縣(今福州市區)。宋淳熙二年(1175年),其兄任職吉州,黃榦從行,結識劉清之(子澄)。清之奇其才,書薦于朱熹。時大雪,黃榦至崇安五夫里拜訪,不料朱熹已外出,黃榦留住客邸,“臥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次年春,朱熹歸。黃榦自見朱熹,便夜不設榻,衣不解帶,少倦則微坐、一倚,或至達曙。朱熹語人曰:“直卿志堅思苦,與之處甚有益”。淳熙九年,朱熹以仲女為其妻。紹熙五年(1194年),授迪功郎,監臺州酒務。時竹林精舍建成,朱熹致書黃榦,請其“代即講席”,并編《禮書》。慶元二年(1196年),“偽學”之禁起,朱熹罷祠落職,仍講學不輟。黃榦于建陽潭溪建潭溪精舍,為其“講道著書之地”,亦為朱熹往來云谷、考亭憩息之所。翌年,丁母憂,黃榦奔喪福州北郊長箕嶺,筑墓廬講學,從者甚眾。慶元六年(1200年)三月,朱熹病重,命黃榦收《禮書》底本,補輯成之;并手書與他決別道:“吾道之托在此,吾無憾矣?!敝祆洳∈?,黃榦守喪3年畢。調監嘉興石門酒庫,揭露庫吏勾結奸商“公造私酒”,官酒不賣,反而自賣私酒之行徑。嘉定元年(1208年),黃榦力主“壯國勢而消外侮”。先后任江西臨川令、新淦令及安徽豐安軍通判。嘉定八年(1215年),知湖北漢陽軍,面對嚴重旱災,籌集賑荒米7萬馀石,分甲乙丙丁四等賑糶,活者萬家。嘉定十年(1217年),調知安慶府,親自督修郡城,備戰守,保障安慶境內不受金兵侵擾,當地士民稱贊道:“不殘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黃父也?!贝文?,講學江西白鹿洞書院。嘉定十二年(1219年)十月,返回福州;次年致仕,專事講學,弟子日盛,編禮著書,孜孜不倦。病逝后,于紹定六年(1233年),詔贈朝奉郎,端平三年(1236年)賜謚“文肅”,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福州建勉齋書院紀念他,清雍正二年(1724年),從祀于孔廟,又在府學里建黃勉齋祠。著有《朱熹行狀》、《勉齋集》、《書傳》、《易解》、《孝經本旨》、《四書通釋》、《儀禮通解》等。

對朱熹的影響

黃榦論定朱熹的道統地位,認為道出于天,表現為天地萬物和人事的變化, 故有道統。道統傳授的次序: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孟子、周敦頤、張載、二程、朱熹。黃把“傳承道統”看成是朱熹的最大成就。經過黃榦的提倡和闡發,朱子學成為統治階級的正統思想。 黃榦是傳播和推廣朱子學的第一人,初傳朱子學大都出于黃榦之門。黃榦在浙江為官時,將朱子學傳于金華人何基,后來通過何基再傳,朱子學盛行于浙江。黃榦在江西為官時,傳弟子饒魯。饒魯在江西講學,廣收弟子,成為朱子學在江西的源流。黃榦在漢陽為官時,在書院講授理學,門人眾多。后元兵攻入漢陽,俘虜理學家趙復,攜歸北方,使之在太極書院講學,致使元代時朱子學在北方迅速傳播,遂成獨尊之勢。

著作

黃榦著有《周易系辭傳解》1卷、《儀禮經傳通解續》29卷、《孝經本旨》1卷、《論語注語問答通釋》10卷、《勉齋先生講義》1卷、《朱侍講行狀》1卷、《勉齋詩鈔》1卷、《黃勉齋先生文集》8卷、《晦庵先生語續錄》46卷、《勉齋集》40卷等。

黃榦的詩(共82首詩)
  • 《拜文公先生墓下》
    暝投大林谷,晨登崒如亭。高墳郁嵯峨,百拜雙淚零。白揚自蕭蕭,宿草何青青。悲風振林薄,猿鳥為悲鳴。音容久寂寞,欲語誰為聽??帐骨лd后,儒生抱遺經。
  • 《讒人》
    監謗兆周蹙,偶語擠秦亡。古風下刺上,國步安且強。靖康發深痛,熙豐啟余殃。惜哉天子明,未免讒者傷。讒者變何為,君子名愈彰。
  • 《答劉正之見招四絕》
    求田問舍兩參差,木壞山頹萬古悲。多謝劉郎能館我,短檠疎雨聽清規。
  • 《答劉正之見招四絕》
    昔年曾學屏山下,炯炯胡劉風味長。滿目青山非故國,人生熟處尚難忘。
  • 《答劉正之見招四絕》
    君因戇直招時論,我以疎愚厭俗紛。萬事不須開著眼,蒼山白醑對西曛。

古詩大全

好86網為您提供黃榦簡介,黃榦是哪個朝代的詩人,黃榦古詩大全,黃榦的詩,黃榦作品目錄

http://www.meilook.com.cn/shiren_view_9b90ba43ac9b90ba/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