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王沂孫

碧痕初化池塘草,熒熒野光相趁。
扇薄星流,盤明露滴,零落秋原飛燐。
練裳暗近。
記穿柳生涼,度荷分暝。
誤我殘編,翠囊空嘆夢無準。
樓陰時過數點,倚闌人未睡,曾賦幽恨。
漢苑飄苔,秦陵墜葉,千古凄涼不盡。
何人為???
但隔水余暈,傍林殘影。
已覺蕭疏,更堪秋夜永!

齊天樂·螢譯文

碧痕初化池塘草,熒熒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盤明露滴,零落秋原飛磷。練裳暗近。記穿柳生涼,度荷分暝。誤我殘編,翠囊空嘆夢無準。螢火蟲剛從池塘里的草變化而來,便散發出微綠燈光相逐而飛。薄扇撲向螢火蟲,螢火蟲如流星般飛走了,如同承露盤中的露珠般閃爍,又如同秋天原野上的零落的磷火一般。螢火蟲暗暗靠近讀書之人。記起以前螢火蟲穿過柳枝,感受強烈似涼風襲來,飛過荷塘劃破了荷塘暮色。這般美景使我耽誤了讀書大業,對著翠囊空嘆即使沒有耽誤,功成名就之夢亦無憑準。

樓陰時過數點,倚闌人未睡,曾賦幽恨。漢苑飄苔,秦陵墜葉,千古凄涼不盡。何人為???但隔水余暉,傍林殘影。已覺蕭疏,更堪秋夜永!幾只螢火蟲飛過樓陰,倚靠在闌干上的人還沒有去睡,想起曾經的幽恨。漢代的宮苑長滿苔蘚,秦朝的帝陵滿地落葉,千年的凄涼不盡。何人能夠理解?還好有隔著水的,穿梭林間的螢火蟲陪伴。已經感覺凄涼蕭瑟,哪堪這秋天的夜晚還很長。

齊天樂·螢注解

1
熒熒:微光閃爍的樣子。
2
野光:指螢夜間所發出的微綠色光。
3
相趁:指螢相逐而飛。
4
星流:形容螢飛如流星。
5
盤明露滴:此以承露盤中露珠滴滴閃爍喻螢。
6
磷:俗稱鬼火,實為動物骨骸中所含磷氧化時發出的淡綠色光芒。
7
練裳暗近:即“暗近練裳”,指螢在暗中飛近讀書之人。素色羅衣,代指著衣之人。
8
度荷:飛過荷塘。
9
分暝:劃開夜色。
10
殘編:指讀書太用功而把書翻爛。編,書籍,文章。翠囊,因囊內盛有螢火蟲而成青綠色。
11
倚闌人:詞人自謂。
12
?。?/span>懂得,理解,有反省之義。
13
蕭疏:蕭條冷落。
14
更堪:豈堪,哪堪。

齊天樂·螢賞析

此首詠螢名作,以其賦物工致妥帖且深寄亡國之恨,頗為諸家箋評者稱美。

詞的上片,以“螢”起筆,寫螢的初生情境與情狀,暗蘊詞人對身世的慨嘆。古入以為螢為腐草所化,“初化池塘草”,既據此說,又不拘泥于舊意,換“腐草”為“池塘草”,狀寫螢之初生環境,使人頓生池塘生春草之感?!氨毯邸彼埔粡澊翰?,又似初生綠螢,既狀初生之草,又寫初化之螢,螢草兩碧,意象新穎秀美。且“碧痕”二字,冠于篇首,突出其強烈的視角色相之美,輔之以池塘春草溫馨情境的渲染,延用“化”字的神態之妙,復加“初”字,遂將腐草所化的凡俗之螢描畫得鮮活動人。次句“熒熒野光相趁”,描摹初化后的成螢飄忽原野熒光閃爍的情態。潘岳《螢火賦》云:“熠熠熒熒,若丹英之照葩?!薄盁蔁伞倍?,詞人借其意義,言螢光之美;且此處更著以“野光相趁”,以“野”寫光,視界擴大,并為“相趁”作鋪墊?!跋喑谩倍?,以人寫物,言螢飛行原野,相互追逐,嬉戲無憂,細節選取真切,筆意明快傳神,將小小生靈出落得活潑嬌媚,可近可親。此起首兩句,既擒住題旨,又以光色點染意象,時空烘托情境,二者相融相生,頗切合螢之物象特征,又深蘊詞人對螢之憐惜情感。同時,其詞情筆意,又為后文寫人事悲慨作張本。

接下來數句,場景多而轉換快,詞意逐層加深,皆承“野光相趁”而來,前三句,就螢的飛行,展開想像,切入人的時空?!吧缺⌒橇鳌?,化用杜牧“輕羅小扇撲流螢”(《秋夕》)句意,言螢光隨宮女的輕羅小扇如星光般流動翻飛?!氨P明露滴”,借用漢武帝鑄銅托盤承露的典故,以盤中滴滴露光喻螢光閃爍。駱賓王《螢火賦》中有“知戰場之飛磷”之句,王充《論衡》又有“人之兵死也,世言其血為磷”之語,“秋原飛磷”即囊括其意,寫飛螢如同磷光鬼火般幽幻明滅。經此三層刻畫,流螢之形象更為豐富多彩。且此三句當中,隨螢之飛行時空忽而天街,忽而宮苑,又忽而戰場,其中人物亦隨之忽而宮女撲螢嬉戲,忽而漢武帝老邁氣露,忽而兵士戰死沙場,不僅詞境由月涼秋爽變為陰霾森森,意象也由輕柔優美轉為凄苦慘烈。凡此種種,又以“零落”二字點染,字里行間,隱隱流淌著盛衰興亡的深沉悲慨,從而也直接引發了下文詞人自傷身世的感嘆。

“練裳暗近”一句化用杜甫《見螢光》詩“巫山秋夜螢光飛,疏簾巧人坐入衣”及《螢火》詩“時能點客衣”之意,寫螢暗自飛近讀書之人。緊接著“記穿柳生涼,度荷分暝”二句,追憶飛螢暗夜飛行的具體情形。此二句描繪,對仗工穩,錯綜有致,筆含情韻,且于句前以“記”字領起,既追上文螢飛,又收束想像,直接切入詞人自身,諸多美景,已成記憶,記得深刻只能徒增眼前之悵惘?!罢`我”二句是詞人對自身現實境遇的無限哀嘆?!稌x書》載車胤好學,囊螢夜讀,后成就功名。詞人一改俗套,反用其事說明自己縱使如車胤苦讀詩書,志高博學,而功業成就之夢亦無憑準,難以實現,只落得個自誤而已。

下片筆歸寫宋亡之現實,深寄了詞人亡國遺民之恨?!皹顷帯比鋽懺~人見螢生恨,人螢并寫,情隨境轉。接下來“漢苑飄苔”三句深蘊著無限凄楚的“幽恨”。劉禹錫《秋螢引》詩云:“漢陵秦苑遙蒼蒼,陳根腐葉秋螢光。夜空寂寥金氣凈,千門九陌飛悠揚?!毖哉f當年漢陵秦苑,已變為蒼涼廢墟,冷寂之夜,惟有幾點螢光飛來蕩去,令人頓生千古興衰之嘆。此詞三句顯然本于此詩,但又不盡同于其詩,它不是一般感嘆興衰無常的泛泛詠史,也不是尋常窮達際遇的習慣嘆婉。詞人面對的是更為慘痛的歷史巨變,他親眼目睹了異族入侵,血洗中原,臨安陷落,崖山敗亡,詞中這“漢苑秦陵”,加之以飄苔墜葉、點點螢光與漫漫長夜,正是宋亡之景的真切寫照。其間深蘊的家國仇民族恨,也正是其“幽恨”所在。國破家亡,讓詞人不由得發出“千古凄涼不盡”的無限悲慨。

行文至此,似乎已然明了“幽恨”者為何,也自然為詞人心靈痛楚而深切感動。但這尚不是詞人“幽恨”的全部內涵,隨著詞人“何人為省”的一聲突發詰問,“但隔水馀輝,傍林殘影”,使其“幽恨”再翻一層波瀾?!昂稳藶槭 ?,一是因其遺民之獨特痛楚,至厚至深,難以為人理解;再則因勢利人生,倉皇亂世,無人關心詞人之“幽恨”。對詞人而言,所幸者竟有這小小螢火“隔水”,“傍林”時時伴隨,并以其“余暉”、“殘影”,燭照我心,于史于人作一見證;所不幸者亦只有此小小螢火為詞人知己。這聲聲詰問,重重“幽恨”,大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無限感慨,“已覺蕭疏,更堪秋夜永”二句,以秋螢備感蕭疏不堪、秋夜漫長寒冷難以忍受煎熬,暗寓詞人之艱難處境。國滅家亡,秋夜漫漫,不見光明,前路茫茫,亂夢無準。結拍二句,上句總束前文“凄涼”景象,下句極寫眼前悲愴心境,翻轉作結,推進一層。其詞筆命意,衰颯沉郁,細細味之,催人淚下。 

王沂孫此詞,詠螢而不滯于螢,擬人寫螢,借螢托意,將螢之聲情意志同詞人今昔殊變的生活情境緊密結合。又兼詞人大量化用典事,如同水中著鹽,典化人篇,情詞并茂,自然渾厚?;诖?,詞人寓時事家國幽恨與身世哀感于其中,使物、我,家國三者融為一體,螢、景、情諸層渾化無跡。無怪乎戈載《七家詞選》評王沂孫之詞有語云:“運意高遠,吐韻妍和?!币源擞^之,可謂知人知言。

作者簡介

王沂孫
王沂孫[宋代]

王沂孫,字圣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后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更多

王沂孫的詩(共137首詩)
  • 《天香·龍涎香》
    孤嶠蟠煙,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訊遠槎風,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紅瓷侯火,還乍識、冰環玉指。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云天氣。幾回殢嬌半醉,翦春燈、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樽前舊風味。謾惜余
    查看譯文
  • 《花犯苔梅》
    古嬋娟,蒼鬟素靨,盈盈瞰流水。斷魂十里。嘆紺縷飄零,難系離思。故山歲晚誰堪寄?,槴\聊自倚。謾記我、綠蓑沖雪,孤舟寒浪里。三花兩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輕委。云臥穩,藍衣正、護春憔悴。羅浮夢、半蟾掛曉,么鳳冷、山中人乍起
    查看譯文
  • 《露華》
    紺葩乍坼。笑爛漫嬌紅,不是春色。換了素妝,重把青螺輕拂。舊歌共渡煙江,卻占玉奴標格。風霜峭、瑤臺種時,付與仙骨。閑門晝掩凄側。似淡月梨花,重化清魄。尚帶睡痕香凝,怎忍攀摘。嫩綠漸滿溪陰,蔌蔌粉云飛出。芳艷冷、劉郎未應認得
    查看譯文
  • 《露華》
    晚寒佇立,記鉛輕黛淺,初認冰魂。紺羅襯玉,猶凝茸唾香痕。凈洗妒春顏色,勝小紅、臨水湔裙。煙渡遠,應憐舊曲,換葉移根。山中去年人到,怪月悄風輕,閑掩重門。瓊肌瘦損,那堪燕子黃昏。幾片故溪浮玉,似夜歸、深雪前村。芳夢冷,雙禽
    查看譯文
  • 《南浦春水》
    柳下碧粼粼,認麴塵乍生,色嫩如染。清溜滿銀塘,東風細、參差縠紋初遍。別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淺。再來漲綠迷舊處,添卻殘紅幾片。葡萄過雨新痕,正拍拍輕鷗,翩翩小燕。簾影蘸樓陰,芳流去,應有淚珠千點。滄浪一舸,斷魂重唱蘋花怨。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fde5143ac9fde51/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