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元代]姚燧

十年燕月歌聲,幾點吳霜鬢影。
西風吹起鱸魚興,已在桑榆暮景。
榮枯枕上三更,傀儡場頭四并。
人生幻化如泡影,那個臨危自???
岸邊煙柳蒼蒼,江上寒波漾漾。
陽關舊曲低低唱,只恐行人斷腸。
十年舊劍長吁,一曲琵琶暗許。
月明江上別湓浦,愁聽蘭舟夜雨。

醉高歌·感懷譯文

十年燕月歌聲,幾點吳霜鬢影。西風吹起鱸魚興,已在桑榆暮景。十年京城觀賞燕月、笙歌宴舞的生活,到吳地后兩鬢已是白霜點點。西風吹起,興起思歸品鱸魚之念,而此時人已經步入晚年。

榮枯枕上三更,傀儡場頭四并。人生幻化如桑影,那個臨危自???人生的發達與衰敗,官場上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都是幻化桑影,人世無常榮華富貴不過過眼云煙。

岸邊煙柳蒼蒼,江上寒波漾漾。陽關舊曲低低唱,只恐行人斷腸。長江畔,翠柳含煙,遠遠望去,一片青翠莽蒼;微風拂起,江水波光粼粼,似乎帶有一絲寒意。道別后,只聽得那令人斷腸的《陽關》舊曲在低低吟唱,因為害怕遠行者聽到后會更加感傷。

十年舊劍長吁,一曲琵琶暗許。月明江上別湓浦,愁聽蘭舟夜雨。多年的為官生涯令人感嘆,一曲琵琶傳遞思緒;與友人分別,在月白風清的夜晚乘船離開九江,最怕在木蘭舟中聽那淅淅瀝瀝的夜雨聲。

醉高歌·感懷注解

1
霜:喻指白發。一說“吳霜”即指江南的寒霜。用西晉張翰的典故。此處作賓語,指思念故鄉。
2
已在:一作“晚節”。原指日落景象。此處喻年老。東隅,指日出處;桑榆,指日落處。
3
傀儡場:演傀儡戲的場所。亦喻指官場。喻人世的盛衰、窮達。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同時遭逢。
4
十年:多年。指文人的游宦生涯。
5
長吁:即長嘆,指多年的為官生涯真令人感嘆。
6
暗許:暗中許諾。
7
湓浦:即湓水。

醉高歌·感懷賞析

第一支曲是思歸之作,反映了作者人到晚年思歸之迫切。首兩句寫作者自己的經歷和現狀,言淺意深,頗有反躬自省之味。作者用平淡的語調,省凈的筆墨,總結自己的大半生,看似尋常,卻飽含人世滄桑。這里用“燕月歌聲”對“吳霜鬢影”,一面是繁華的往事,一面是已然衰老的自己,既有對美好過去的感懷,又有對未來人生的擔憂和惆悵。此二句已經有了“不如歸去”的意思。后兩句則將作者想辭官還鄉的心意挑明。這兩句寫的是眼前景,化用張翰“莼鱸之思”的故事,抒發自己厭官思歸的情懷。這支小令是有感而作,抒發情懷,所以寥寥數語,就表現出真摯動人的情感。

第二支小令表達對人生無常,好景難久的生命感受,認為富貴榮華不過是過眼煙云,轉頭即空。求功博名帶來的不是福,而是在種禍。這種感受表明了處于那個特定的壓抑、黑暗社會之中,每個人都面臨著不能自主自己命運的人生困境。同時含有規勸世人不要貪戀功名之意。

第三支曲是送別之作。開頭兩句用江邊蒼茫的景色,襯托與友人離別的凄愴心情。后兩句是寫送行人唱曲的心意,行人遠行本來就心情低沉,送行人再反復高唱“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會更增加友人的離愁,出于關心友人的情緒,所以送行人有意識地“《陽關》舊曲低低唱”,以免行人聞聲欲斷腸。這支小曲寫得有景有情,表現出作者精巧的藝術構思。這首曲描寫了一個送別的場面。長江畔,翠柳含煙,遠遠望去,一片青翠莽蒼;初春季節,微風拂起,江水波光粼粼,似乎帶有一絲寒意。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送行者與友人分別了。一切的“珍重”、“再見”都已經道過了,只聽得那令人斷腸的《陽關》舊曲在低低吟唱,因為害怕遠行者聽到后會更加感傷。這首曲與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在內容上大同小異,但在寫法上,特別是在場面選擇上。有著自己的特點。李白選取的場景是友人乘船離去,孤帆遠影,碧空無際,長江盡頭,天水相連,人們彷佛看到詩人還站在岸邊,癡情地望著遠方。作者的小令,卻選取了友人的船只欲去未去之際,楊柳依依,波光漾漾,離歌送行,話短情長。就感情的表達來看,二者也是有區別的,李白重在抒發送行者的感受,雖有離別的悵惘,筆調卻顯得輕快活潑。作者的小令則善于體會行者的心情,特別是“《陽關》舊曲低低唱,只恐行人斷腸”兩句,對友人的一片深情表現得極為細膩體貼。其實,“斷腸”者豈止行人,送行者此時亦柔腸百結,胸中充溢著離別的哀傷。曲詞語言淺白,筆調舒緩,情感沉郁,親切自然。

最后一支小令是因白居易《琵琶行》而起興,抒發了作者心中的一種惆悵之情?!笆陼鴦﹂L吁”,十年,言其多年,與“十年燕月歌聲”之十年相類?!皶鴦Α?,代指文人的游宦生涯;“長吁”,即長嘆,指多年的為官生涯真令人感嘆?!耙磺冒翟S”,暗許,暗中許諾,心靈達到默契境界,可謂“心有靈犀一點通”?!杜眯小防镉小巴翘煅臏S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在白居易的詩里,琵琶女的身世引起了詩人的自省、共鳴,到了元代,故事發展了,白居易與琵琶女之間除了遭遇相類的同情,還有心靈震顫的愛情,馬致遠的雜劇《青衫淚》,就把白居易與琵琶女的經歷敷演成由戀愛到結婚的喜劇。姚燧這里的“暗許”,已是后人從《琵琶行》生發出的意義。然而,姚燧是否在自己的情愛生涯中亦有一段隱恨呢?今天已不得而知了?;蛟S,它只是作者在這里因地而點綴,發思古之幽情,從而對古人仕途蹭蹬所作的感慨,亦或是寄托了對友人的思緒?!霸旅鹘蟿e湓浦,愁聽蘭舟夜雨?!边@兩句很象姚燧自敘,他很可能在一個月白風清的夜晚乘船離開九江,與友人分別后,最怕在木蘭舟中聽那淅淅瀝瀝的夜雨聲。姚燧拜官江西,史書并未說是貶官,但此時他已為耆舊之人,加之又作外官,常常思歸故里,這樣,白居易與琵琶女相遇時的煩悶,恰恰契合了他此時的心境。因此,或許可以這樣認為:姚燧的這首小令,是通過描寫白居易的故事,抒發自己羈旅行役中的憂悶?;仡^再看首句:“十年書劍長吁”,即是感嘆白居易的經歷,似乎又是對自己忙忙碌碌于仕途的感慨了。這支曲寫得比較含蓄深折,作者以襯托的手法關合自身,詠古抒懷,情韻綿邈,委婉深沉。姚燧流傳下來的散曲作品并不多,然而大都舂容閑雅,江河脫俗,在元代前期散曲作家中,確實是別具一格的。

作者簡介

姚燧
姚燧[元代]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號牧庵,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 元朝文學家。官翰林學士承旨、集賢大學士。能文,與虞集并稱。所作碑志甚多,大都為歌頌應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輯有《牧庵集》。更多

姚燧的詩(共80首詩)
  • 《定風波·旋汲清泉石斛方》
    旋汲清泉石斛方。便疑身已置江鄉。八九吞胸云夢小。應笑。白頭兒戲未曾忘。荷葉且看張翠蓋。此外。芙蓉誰望集朱裳。還有不如人意處。遮去。碧天明日照泱泱。
    查看譯文
  • 《定風波·為之蕈》
    為之蕈,蓋得竹余氣而生。然以世多未見,故祥之,余以理推如此,唐古憲僉筆生菌繪為圖,因有是作五馬雙旌出郡堂。歸來椽筆對凝香。只為好書天作意。相戲。故生三秀在毫芒。不是畫師生手觸。拳曲。層云連葉幾何長。我有一占君試記。何事。
    查看譯文
  • 《菩薩蠻·中秋雨》
    素娥會把詩人調。衰顏不值圓蟾照。特地變云陰。江城三日霖。今宵佳節過。天上冰輪破。才卻放余輝。要看清興遠。
    查看譯文
  • 《鷓鴣天·誰道夔龍不致君》
    誰道夔龍不致君?白頭離亂不曾聞。三秦碧樹生春色,千里青山入暮云。何事業,底功勛!百年五十已中分。從今萬八千場醉,莫酹劉伶荷鍤墳。
    查看譯文
  • 《清平樂·水仙裝束》
    水仙裝束。風致清逾淑。春竟枝頭添萼綠。要與梅花仲叔。生紅從此羞顏。甘同桃李漫山。不是冥鴻過盡,情教銜子荊蠻。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cf59843ac9cf598/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