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百度百科

桃花溪譯文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山谷云煙繚繞,溪上飛架的高橋若隱若現;站在巖石西側詢問那捕魚歸來漁人。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這里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嗎?你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邊?

桃花溪注解

1
飛橋:高橋。
2
石磯:水中積石或水邊突出的巖石、石堆。
3
西畔:西邊的水岸邊。
4
漁船:源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中語句。
5
盡日:整天,整日。
6
洞:指《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找到的洞口。

桃花溪背景

這是借陶潛《桃花源記》的意境而寫的寫景詩,載于南宋洪邁編定的《萬首唐人絕句》,題為“桃花磯”,明清唐詩選本均題為“桃花溪”,認為是唐代張旭所作,作于盛唐時期。而在南宋王十朋編定的《蔡端明文集》中,有一首《度南澗》,內容與這首《桃花溪》相同,莫礪鋒在《〈唐詩三百首〉中有宋詩嗎》一文中認為它是宋代蔡襄的作品有著相當有力的證據。李定廣則認為莫礪鋒的論點不能成立,《桃花溪》的著作權應歸張旭。

桃花溪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對漁人的詢問,抒寫一種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桃花溪在湖南桃源縣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時節,落英繽紛,溪水流霞。張旭描寫的桃花溪,雖然不一定是指這里,但卻暗用其意境。此詩構思婉曲,情趣深遠,畫意甚濃。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起筆就引人入勝:深山野谷,云煙繚繞;透過云煙望去,那橫跨山溪之上的長橋,忽隱忽現,似有似無,恍若在虛空里飛騰。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朧朧,如入仙境。在這里,靜止的橋和浮動的野煙相映成趣:野煙使橋化靜為動,虛無飄渺,臨空而飛;橋使野煙化動為靜,宛如垂掛一道輕紗幃幔。隔著這幃??礃?,使人格外感到一種朦朧美?!案簟弊?,使這兩種景物交相映襯,溶成一個藝術整體。那飄流著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漁船在輕搖,景色清幽明麗?!笆壩髋蠁枬O船”,一個“問”字,詩人也自入畫圖之中了,使讀者從這幅山水畫中,既見山水之容光,又見人物之情態。詩人佇立在古老的石磯旁,望著溪上飄流不盡的桃花瓣和漁船出神,恍惚間,他似乎把眼前的漁人當作當年曾經進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漁人?!皢枬O船”三字,逼真地表現出這種心馳神往的情態。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他似乎真的認為這“隨流長”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來的,因而由桃花而聯想起進入桃源之洞。最后一句問訊漁人的話,深深表達出詩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虛構的,詩人當然也知道漁人無可奉答,他是明知故問,這也隱約地透露出詩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難求的悵惘心情。詩到此戛然止筆,而末句提出的問題卻引起人們種種美妙的遐想。

詩人的畫筆,玲瓏剔透,由遠而近,由實及虛,不斷地變換角度,展現景物;但又不作繁膩的描寫,淡淡幾筆,略露輪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像一幅寫意畫,清遠含蓄,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張旭
張旭[唐代]

張旭(約685年—約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常熟縣尉,金吾長史。善草書,性好酒,世稱張顛,也是“飲中八仙”之一。其草書當時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并稱“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傳世書跡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更多

張旭的詩(共18首詩)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bf60843ac9bf608/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