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魏晉]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邊城多警急,胡虜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百度百科

白馬篇譯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白色的戰馬,飾著金黃的籠頭,直向西北飛馳而去。

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請問這是誰家的孩子,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俠騎士。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年紀輕輕就離開了家鄉,到邊塞顯身手建立功勛。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楛木箭和強弓從不離身,下苦功練就了一身武藝。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拉開弓如滿月左右射擊,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抬手就能射中飛馳而來的東西,俯身就能打碎箭靶。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他靈巧敏捷賽過猿猴,又勇猛輕疾如同豹螭。

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聽說國家邊境軍情緊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進犯內地。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告急信從北方頻頻傳來,游俠兒催戰馬躍上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隨大軍平匈奴直搗敵巢,再回師掃鮮卑驅逐敵騎。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上戰場面對著刀山劍樹,從不將安和危放在心里。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連父母也不能孝順服侍,更不能顧念那兒女妻子。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名和姓既列上戰士名冊,早已經忘掉了個人私利。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為國家解危難奮勇獻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樣平常。

白馬篇注解

1
金羈:金飾的馬籠頭。
2
連翩:連續不斷,原指鳥飛的樣子,這里用來形容白馬奔馳的俊逸形象。
3
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陜西一帶。
4
去鄉邑:離開家鄉。
5
揚聲:揚名。
6
垂:同“陲”,邊境。
7
宿昔:早晚。
8
秉:執、持。
9
楛矢:用楛木做成的箭。
10
何:多么。
11
參差:長短不齊的樣子。
12
控弦:開弓。
13
的:箭靶。
14
摧:毀壞。
15
月支:箭靶的名稱。左、右是互文見義。
16
接:接射。
17
飛猱:飛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種,行動輕捷,攀緣樹木,上下如飛。
18
散:射碎。
19
馬蹄:箭靶的名稱。
20
狡捷:靈活敏捷。
21
勇剽:勇敢剽悍。
22
螭:傳說中形狀如龍的黃色猛獸。
23
邊城:國家邊境。
24
虜騎:指匈奴、鮮卑的騎兵。
25
數遷移:指經常進兵人侵。數,經常。
26
羽檄: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
27
厲馬:揚鞭策馬。
28
長驅:向前奔馳不止。
29
蹈:踐踏。壓制。
30
棄身:舍身。
31
懷:愛惜。
32
顧:看。
33
籍:名冊。
34
中顧私:心里想著個人的私事。中,內心。
35
捐軀:獻身。
36
赴:奔赴。

白馬篇背景

從漢獻帝建安到魏文帝黃初年間196-226 ,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漢樂府詩"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得到了繼承和發揚。一批身經亂離,目擊苦難而又肯正視現實的詩人,不但把社會真象攝入筆底,而且注入自己的真切感情。這一時期,最有價值的文學作品,除了那些反映戰亂和人民苦難的篇什外,就是抒發渴望為國家建功立業的理想抱負的篇章。這方面的代表作當屬曹操的《龜雖壽》和曹植的《白馬篇》。如果說《龜雖壽》是一位"幽燕老將"的"壯士之歌"的話,那么《白馬篇》則是一位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詩中塑造了一位武藝精絕、忠心報國的白馬英雄的形象。

這一時期,曹植在政治上抱負遠大,還沒有經歷打擊和迫害,所以這個階段的作品,以慷慨激昂、“任氣”“使才”為主。

白馬篇賞析

《白馬篇》就是曹植的"心畫心聲",寄托了詩人為國家建功立業的渴望和憧憬。全詩共二十八句,我們不妨把它分為四層來理解。

開篇兩句是第一層。"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卑咨膽瘃R,飾著金黃的籠頭,直向西北飛馳而去。首句不寫人而人卻在其中。這里用的是借代和烘托的手法,以馬指代人,以馬的雄駿烘托人的英武。白馬,在古人眼里,除具有能戰善戰,堪負重任的品格外,還象征著堅定、忠誠、奉獻、犧牲。"生乎亂,長乎軍"的曹植,"志欲自效于明時,立功于圣世。"以白馬來指代他理想中的少年英雄,是再貼切不過的了。"連翩西北馳",顯示了軍情的緊急,創造出濃郁的戰爭氣氛。

第二層"借問誰家子"以下十二句,如上所述,詩一開頭即寫軍情緊急,可是接下來卻以"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的問答宕開,緩筆插入對這位白馬英雄的描述,造成詩篇節奏上的一張一弛。幽并,指幽州和并州,是燕、趙故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詩中寫這位白馬英雄是"幽并游俠兒",以見其根基不淺。古人有"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詩句。這位"少小去鄉邑"的白馬英雄卻能久經征戰而揚名邊塞。何以如此?接著詩人便以飽蘸熱忱的筆觸描述英雄的精絕武藝:宿昔秉良弓,木苦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宿昔秉良弓",是說他早早晚晚弓箭不離手。"楛矢何參差",是形容他射出去的箭絡繹不絕,紛紛疾馳。這兩句是寫他長期堅持不懈地苦練騎射技術的情景,說明他精深的武藝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下邊接著即寫他過硬的騎射技術:左右開弓,仰射俯射,或動或靜,箭無虛發。敏捷勝過猿猴,勇猛好像虎豹和蛟龍。詩人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鋪陳描寫的手法,生動形象而又集中概括地交待了這位英雄的不凡的來歷和出眾的本領。這就不僅回答了這位白馬英雄是何等人物,他何以能"揚聲沙漠垂",而且為下邊寫他英雄事跡作了堅實的鋪墊。

第三層"邊城多緊急"以下六句,從結構上講,這里是緊承開頭"連翩西北馳"的,這既是"西北馳"的原因,也是"西北馳"的繼續。從內容上講,這是把人物放在嚴酷的戰爭環境中來塑造。"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邊塞城邑多次報警告急,敵軍騎兵頻繁犯邊。插著羽毛的緊急文告從北方傳來,白馬英雄立即催馬登上防御工事。只用了四句二十字,便寫出了英雄急國家所急的俠肝義膽。在邊塞緊急的關頭,國家一聲令下,他毫不猶豫,立即奔赴前線?!伴L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笔钦婷鑼懭宋锏挠⒂?。"蹈""凌"二字有力地表現了他壓倒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壓倒的英雄氣概。

第四層“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意思是說,投身于刀鋒劍刃的戰場,豈能不置生死于度外?哪里還顧得上父母妻兒之情?既然編入壯士的名冊,參加到軍隊的行列,心中就不能有什么私念,就要隨時準備為國捐軀,視死如歸?這既是詩篇中主人翁的獨白,又是詩人對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揭示和禮贊。就一般敘事詩來說,把詩中主人翁的本末事跡表達清楚也就夠了,用不著再加議論。就本詩而言,這段議論是必不可少的。誦讀全詩,我們不難感受到,在層層的鋪陳描述中,詩人心中的激情步步上升,到最后已是洶涌澎湃,"情動于中而形于言",不得不一吐為快,這是詩人心聲的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我們讀來不只沒有空泛之感,反覺句句真切,震撼心靈。

此詩不僅節奏張弛有致,篇章波瀾起伏,令人奇警,語言也具有奇警的特色。

白馬篇提示

  這首詩描寫和歌頌了邊疆地區一位武藝高強又富有愛國精神的青年英雄。(一說是指他的胞弟曹彰,另一說是指漢時驃騎將軍霍去病。)借以抒發作者的報國之志。本詩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詩人的自我寫照,又凝聚和閃耀著時代的光輝,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氣息濃厚.

  詩歌以曲折動人的情節,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生動感人的青年愛國英雄形象。開頭兩句以奇警飛動之筆,描繪出馳馬奔赴西北戰場的英雄身影,顯示出軍情緊急,扣動讀者心弦;接著以"借問"領起,以鋪陳的筆墨補敘英雄的來歷,說明他是一個什么樣的英雄形象;"邊城"六句,遙接篇首,具體說明"西北馳"的原因和英勇赴敵的氣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軀為國、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境界。

作者簡介

曹植
曹植[魏晉]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后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更多

曹植的詩(共195首詩)
  • 《朔風詩》
    四氣代謝。懸景運周。別如俯仰。脫若三秋。昔我初遷。朱華未晞。今我旋止。素雪云飛。
    查看譯文
  • 《木連理謳》
    皇樹嘉德。風靡云披。有木連理。別干同枝。將承大同。應天之規。
    查看譯文
  • 《樂府》
    金樽玉杯不能使薄酒更厚。
    查看譯文
  • 《妾薄命行》
    攜玉手。喜同車。北上云閣飛除。釣臺蹇產清虛。池塘觀沼可娛。仰泛龍舟綠波。俯擢神草枝柯。想彼宓妃洛河。退詠漢女湘娥。日既逝矣西藏。更會蘭室洞房。華鐙步障舒光。皎若日出扶桑。促樽合坐行觴。主人起舞娑盤。能者穴觸別端。騰觚飛爵
    查看譯文
  • 《升天行》
    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陽溪。中心陵蒼昊。布葉蓋天涯。日出登東干。既夕沒西枝。愿得紆陽轡?;厝帐箹|馳。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b981c43ac9b981c/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