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南北朝]吳均

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
未見籠云心,誰知負霜骨。
弱干可摧殘,纖莖易陵忽。
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

贈王桂陽譯文

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一棵幼松剛剛出土,就被叢生的雜草埋住。

未見籠云心,誰知負霜骨。沒能看到它那籠聚云氣的心志,誰能知道它有不畏霜雪的傲骨。

弱干可摧殘,纖莖易陵忽。軟弱的枝干隨時可能遭受摧殘,纖細的莖葉容易受到輕藐欺侮。

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應當讓它長成參天大樹,為你御寒遮暑。

贈王桂陽注解

1
籠云心:指高遠的志向。
2
負霜骨:指堅貞的品質。
3
弱干:都指松樹幼小時的枝干。
4
陵忽:欺陵、忽視,也即是摧殘的意思。

贈王桂陽賞析

詩人在這首詩里詠嘆的是松樹,但它不是純粹的詠物詩,而是借詠物抒情詠懷,明寫松樹,暗喻人才,句句寫松,卻句句落實到人。詩的前四句指出,松樹在幼小時,并沒有很特別的地方,它和其他小樹苗一樣,常常淹沒在雜草叢中,不為人們所注意。人們不知道它有遠大的發展前景,也不了解它的籠罩云氣的壯志和傲霜斗雪的風骨。這既是詩人的自喻和自況,表明自己像松樹那樣具有遠大的理想和堅貞的節操,是一個“好苗子”,但“為草所沒”,未被發現和看重;同時也是要求當權者“慧眼識人”,要善于識別和發現人才?!叭醺煽纱輾?,纖莖易陵忽”兩句,指出松樹的成長有一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過程,特別在它幼小的時候,容易被摧殘、被傷害,只有精心地培育它,愛護它、保護它,它才能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這兩句詩,有詩人尋求庇護的意圖。詩人自薦多才,仕途不濟,后因私撰《齊春秋》而遭受打擊,長久失意,希望得到王桂陽的援助和保護。以上六句詩,深刻揭示了人才成長的規律,即不僅要善于識別和發現人才,還要注意培養和愛護人才,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人才的健康成長,不然的話,人才是很容易被埋沒、被損害的。詩的最后兩句,詩人保證說:當幼松一旦長成數千尺的大樹,一定不會辜負主人的知遇之恩,要建功立業,庇護眾生,有所作為。

此詩通篇采用比體,情意委婉,筆意含蓄,與當時南朝華靡艷麗的詩風相比,此詩顯得清新挺拔,別具一格。從結構上看,全篇首尾呼應,章法整飾,一氣貫注,中兩聯為對仗,已有一些唐人律詩的體貌。

作者簡介

吳均
吳均[南北朝]

吳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貧寒,性格耿直,好學有俊才。吳均既是歷史學家,著《齊春秋》三十卷、注《后漢書》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學家,有《吳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更多

吳均的詩(共16首詩)
  • 《贈周散騎興嗣》
    子云好飲酒,家在成都縣。制賦已百篇,彈琴復千轉。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貧賤。共作失職人,包山一相見。
    查看譯文
  • 《贈杜容成》
    一燕海上來,一燕高堂息。一朝相逢遇,依然舊相識。問我來何遲,山川幾紆直。答言海路長,風駛飛無力。昔別縫羅衣,春風初入幃。今來夏欲晚,桑扈薄樹飛。
    查看譯文
  • 《行路難》
    洞庭水上一株桐,經霜觸浪困嚴風。昔時抽心耀白日,今旦臥死黃沙中。洛陽名工見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白璧規心學明月,珊瑚映面作風花。帝王見賞不見忘,提攜把握登建章。掩抑摧藏張女彈,殷勤促柱楚明光。年年月月對君子,遙遙夜夜宿未
    查看譯文
  • 《酬別江主簿屯騎》
    有客告將離,贈言重蘭蕙。泛舟當泛濟,結交當結桂。濟水有清源,桂樹多芳根。毛公與朱亥,俱在信陵門。趙瑟鳳凰柱,吳醥金罍樽。我有北山志,留連為報恩。夫君皆逸翮,摶景復凌騫。白云間海樹,秋日暗平原。寒蟲鳴趯趯,落葉飛翻翻。何用
    查看譯文
  • 《山中雜詩》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b967843ac9b9678/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