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羅隱

莫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
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

鸚鵡譯文

莫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不要怨恨被關在華麗的籠子里,也不要痛恨翠綠的毛被剪得殘缺不全。江南氣候溫暖,而你的老家隴西十分寒冷。

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勸你不要把話說得過于清楚,話說的太清楚,人就愈加喜愛,要想飛出鳥籠就更難了。

鸚鵡注解

1
雕籠:雕花的鳥籠。
2
翠羽殘:籠中鸚鵡被剪去了翅膀。
3
隴西:隴山(六盤山南段別稱)以西,古傳說為鸚鵡產地,俗稱其為“隴客”。
4
君:指籠中鸚鵡。
5
分明語:學人說話說得很清楚。
6
出轉:指從籠子里出來獲得自由。

鸚鵡賞析

三國時候的名士禰衡有一篇《鸚鵡賦》,是托物言志之作。禰衡為人恃才傲物,先后得罪過曹操與劉表,到處不被容納,最后又被遣送到江夏太守黃祖處,在一次宴會上即席賦篇,假借鸚鵡以抒述自己托身事人的遭遇和憂讒畏譏的心理。羅隱的這首詩,命意亦相類似。

“莫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痹娙嗽诮弦姷降倪@頭鸚鵡,已被人剪了翅膀,關進雕花的籠子里,所以用上面兩句話來安慰它:且莫感嘆自己被拘囚的命運,這個地方畢竟比你的老家要暖和多了。話雖這么說,“莫恨”其實是有“恨”,所以細心人不難聽出其弦外之音:盡管現在不愁溫飽,而不能奮翅高飛,終不免叫人感到遺憾。羅隱生當唐末紛亂時世,雖然懷有匡時救世的抱負,但屢試不第,流浪大半輩子,無所遇合,到五十五歲那年投奔割據江浙一帶的錢镠,才算有了安身之地。他這時的處境,跟這頭籠中鸚鵡頗有某些相似。這兩句詩分明寫他那種自嘲而又自解的矛盾心理。

“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丙W鵡的特點是善于學人言語,后面兩句詩就抓住這點加以生發。詩人以告誡的口吻對鸚鵡說:你還是不要說話過于明白吧,明白的話你出去就更難了!這里含蓄的意思是:語言不慎,足以招禍;為求免禍,必須慎言。當然,鸚鵡本身是無所謂出語招禍的,顯然又是作者的自我比況。據傳羅隱在江東很受錢镠禮遇。但禰衡當年也曾受過恩寵,而最終仍因忤觸黃祖被殺。何況羅隱在長期生活實踐中養成的憤世嫉俗的思想和好為譏刺的習氣,一時也難以改變,在這種情況下,詩人對錢謬產生某種疑懼心理,完全是可理解的。

這首詠物詩,不同于一般的比興托物,而是借用向鸚鵡說話的形式來吐露自己的心曲,勸鸚鵡實是勸自己,勸自己實是抒泄自己內心的悲慨,淡淡說來,卻意味深長。

作者簡介

羅隱
羅隱[唐代]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更多

羅隱的詩(共706首詩)
  •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一年兩度錦城游,前值東風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查看譯文
  •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查看譯文
  • 《西施》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查看譯文
  • 《雪》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查看譯文
  • 《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b8c3f43ac9b8c3f/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