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李白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
敕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
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夢,凄然傷我情。

百度百科

對酒憶賀監二首譯文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四明山中曾出現過一個狂客,他就是久負風流盛名的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在長安頭一次相見,他就稱呼我為天上下凡的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當初是喜愛杯中美酒的酒中仙,今日卻已變成了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每想想起用盎龜換酒的情景,不禁就悲傷地淚滴沾巾。

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狂客賀先生回到四明,首先受到山陰道士的歡迎。

敕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御賜一池鏡湖水,為您游賞在山光水色之中。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人已逝去僅余故居在,鏡湖里空有朵朵荷花生。

念此杳如夢,凄然傷我情。看到這些就使人感到人生渺茫如一場大夢,使我凄然傷情。

對酒憶賀監二首注解

1
賀季真:即賀知章,季真是賀知章的字。
2
謫仙人:被貶謫到人間來的仙人。
3
杯中物:即酒?!疤爝\茍如此,且進杯中物。已亡故的意思,古時墳墓上多植松柏,故云?!拔易】瓊?,終為松下塵。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于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期不間日,由是聲益光赫?!敖瘕敗鄙w是所佩雜玩之類,非武后朝內外官所佩之金龜也。浙江舊寧波府的別稱,以境內有四明山得名。四明山,在今浙江寧波市西南。四明山,周圍一百八十里,名丹山赤水之天,在明州。今浙江紹興,賀知章的故鄉。在今浙江紹興會稽山北麓。池塘,這里指鏡湖。據王琦《李太白全集》注引《會稽志》。唐賀秘監故宅在會稽縣東北三里,遺址今已不存。

對酒憶賀監二首賞析

第一首以“金龜換酒”事為中心,追憶與賀知章的情誼?!八拿饔锌窨?,風流賀季真?!薄秾幉ǜ尽罚骸八拿魃桨l自天臺,屹峙于郡治之坤隅,上有二百八十峰,綿亙明、越、臺三州之境,為三十六洞天之一?!薄稌洝芬噍d:“縣南有四明山,高峰迭云,連岫蔽日?!辟R知章家于此,故自號“四明狂客”?!帮L流”二字,本陸象先語,《舊唐書》卷一九〇引陸氏語云:“賀兄言論倜儻,真可謂風流之士。吾與子弟離闊,都不思之,一日不見賀兄,則鄙吝生矣?!笨梢娎畎子谩帮L流”二字,并非僅僅用以形容賀知章的言談風姿,而且還帶有無限的思念之情。始二句點明所憶之人,接下來回憶:“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贝硕渌灾乱岩娫娦??!拔艉帽形?,今為松下塵?!币谎晕?,一言今?!拔艉帽形铩备爬速R知章一生的嗜好——酒。李白在寫這兩首詩之后,還有《重憶一首》詩云:“欲向江東去,定將誰舉杯?稽山無賀老,卻棹酒船回?!彼坪趵畎着c賀知章情誼的凝聚點就在于“酒”。而賀知章也的確是離不開酒的,前引杜甫《飲中八仙歌》也說明了這一點?!敖瘕敁Q酒處,卻憶淚沾巾?!薄敖瘕敁Q酒”,可以說是李白與賀知章交往中最難以忘懷的一幕。這里的“換酒處”與下句的“卻憶”是倒裝句,本應為:“卻憶金龜換酒處”,但詩人為了強調“金龜換酒”事,以突出賀知章那豪爽的性格和對友情的傾心,方作如此安排。今日對酒,詩人難免會想起昔日“長安一相見”的情形,也更不會忘記“金龜換酒”那令人愜意的一幕;尤其是當詩人在今與昔的反復對比與追憶中,其中也不排斥詩人自身的遭際,不能不倍加思念這位曾有知遇之恩的亡友,不能不淚盈滿巾。

第二首從賀知章歸鄉后著筆,進一步抒發詩人內心的懷念與悲凄之情?!翱窨蜌w四明,山陰道士迎?!辟R知章是“請為道士還鄉里”,故云“道士迎。二句雖同為遙憶,但前句實寫,后句虛擬?!皻w”、“迎”二字概括了賀知章還鄉的整個過程,容量極大?!半焚n鏡湖水,為君臺沼榮?!辟R知章歸鄉時,皇帝曾下詔,將鏡湖剡川一曲賜于他,作為放生池?!盀榫_沼榮”,即為這一片池塘增添了榮耀和光彩。以上四句平平道來,似無深意,但它卻很自然地把讀者帶回到了當初長安送別的場面,更令人不禁想起李白當時贈行的兩首詩:“久辭榮祿遂初衣,曾向長生說息機。真訣自從茅氏得,恩波應阻洞庭歸?!保ā端唾R監歸四明應制》)“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保ā端唾R賓客歸越》)完全是一種樂觀的、恭賀的態度。對于賀知章來說,這種“辭榮祿”而“遂初衣”的結局,的確是功成身退、榮歸鄉里。而這正是李白所羨慕、所追求的。但詩人感情一轉:“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笨梢韵胂?,如果賀知章還在世的話,此時二人的相聚,應該是怎樣的情形?!昂苫ㄉ辈粌H點明了此行的季節,而且還帶有無限的情韻,尤其是“空有”二字,更準確地傳達出了詩人那深深的思念之情。睹物思人,對酒懷人,往事歷歷在目,然而“念此杳如夢,凄然傷我情”。如幻似夢般的往事,空余故宅的現實,不僅有睹物思人、對酒懷人之念,也更有蕭條異代、物是人非之感,這一切,不能不令人落淚沾巾、凄然傷情。

這兩首詩在藝術上主要采用了今昔對比的手法,隨著鏡頭的一再轉換,展現出詩人撫今追昔、感慨萬千的心緒。第一首前四句著重對昔日的追憶,但后四句卻是在今——昔、今——昔的反復重迭之中,來加強感情的抒發。第二首前四句言昔,后四句言今,同樣是在對比之中展示出詩人那極不平靜的心緒。這一手法的運用,無疑加強了詩歌的藝術效果。

明代詩論家陸時雍本著“絕去形容,獨標真素”(《詩鏡總論》)的論詩宗旨,對唐代五言古詩,包括杜甫在內,基本上持否定態度,而唯獨李白頗得贊許。他在《詩鏡總論》中說:“觀五言古于唐,此猶求二代之瑚璉于漢世也。古人情深,而唐以意索之,一不得也;古人象遠,而唐以景逼之,二不得也;古人法變,而唐以格律之,三不得也;古人色真,而唐以巧繪之,四不得也;古人貌厚,而唐以姣飾之,五不得也;古人氣凝,而唐以佻乘之,六不得也;古人言簡,而唐以好盡之,七不得也;古人作用盤礴,而唐以徑出之,八不得也。雖以子美雄材,亦踣躓于此而不得進矣。庶幾者其太白乎?意遠寄而不迫,體安雅而不煩,言簡要而有歸,局卷舒而自得。離合變化,有阮籍之遺蹤;寄托深長,有漢魏之委致?!标懯系囊娊馕疵膺^于偏激,但李白的《對酒憶賀監》這一類詩,的確具有上述特征,從而帶有“絕去舊形容,獨標真素”的顯著特點。首先,當時律詩已相當成熟,但李白卻仍采用古詩的形式,這正是為了更貼切地表現他那種樸素、純真而又自然的情感,詩歌的本身,已說明了這一點。其次,從這兩首詩中可以看出,詩人不事雕鑿,毫無驚人之句,一切平平道來,然而其中蘊含的情韻和詩人內心的凄楚,卻十分深沉飽滿。這大概就是陸時雍所說的“深情淺趣,深則情,淺則趣”(《詩鏡總論》)的道理。從詩歌審美角度來說,這也正是李白所說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準則。

作者簡介

李白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更多

李白的詩(共1617首詩)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74fe43ac9a74fe/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