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李白

郢門一為客,巴月三成弦。
朔風正搖落,行子愁歸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人迷洞庭水,雁度瀟湘煙。
清曠諧宿好,緇磷及此年。
百齡何蕩漾,萬化相推遷。
空謁蒼梧帝,徒尋溟海仙。
已聞蓬海淺,豈見三桃圓。
倚劍增浩嘆,捫襟還自憐。
終當游五湖,濯足滄浪泉。

郢門秋懷譯文

郢門一為客,巴月三成弦。朔風正搖落,行子愁弦旋。來到荊州客旅,到今天已經一個多月了,月亮也變換三次姿勢——上弦下弦,如同小船來回蕩?,F在北風正緊,樹木落葉蕭蕭,出門在外不容易,想回家了。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瀟湘煙。山外的太陽是那么遙遠,江上的天空是如此空曠,沒有依靠的感覺真不是好滋味。洞庭湖水使人著迷,秋弦的大雁也乘著云霧來到瀟湘洞庭。

清曠諧宿好,緇磷及此年。百齡何蕩漾,萬化相推遷。這里幽靜清曠,是個修真養性的好地方,我的愛好經歷多年也沒有改變。人生百年,變化萬千,綿綿不斷。

空謁蒼梧帝,徒尋溟海仙。已聞蓬海淺,豈見三桃圓。此行既沒有尋找到仙人,也沒有感受到舜帝靈魂的昭示。滄海桑田,你可見到海水變淺?你可見到王母的仙桃已經成熟了三回?一回就需要經歷三千年!

倚劍增浩嘆,捫襟還自憐。終當游五湖,濯足滄浪泉。仙人在那里?找你找得太辛苦,捫胸倚劍,仰天長嘆,顧影自憐。我仍然要游走遍大地,游遍江河湖海,做個自由的隱士,濯足滄浪。

郢門秋懷注解

1
郢門:即荊門也。唐時為峽州夷陵郡,其地臨江,有山曰荊門,上合下開,有若門象。故當時文士概稱其地曰荊門,或又謂之郢門。西通巫、巴,東接云夢,歷代常為重鎮。

郢門秋懷賞析

這首詩可能是李白流放夜郎時所作。詩題的意思是在郢門這個地方遇上了秋天而抒發胸中感想。此詩共二十句,除了尾聯兩句,其余都是對仗,所以這是一首入律的詩歌。詩中抒發了對家鄉的思念,對隱居的向往之情,也蘊含了對時光易逝,人生如白駒過隙的慨嘆,情感基調比較悲涼。

有人認為,也許是在李白年輕時候,拜見荊州刺史韓朝宗以后,因為不得舉薦而灰心,而產生出歸隱的思想,從而揮筆寫下了自己的感受。也有可能是李白剛剛出川到達荊州時候就產生了思鄉的情緒,“巴月三成弦”,總之,長期在外干揭游說的生活是很辛苦的,沒有堅強的意志與雄厚的財力是難以支持的。

作者簡介

李白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更多

李白的詩(共1617首詩)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743843ac9a7438/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