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杜甫

天下郡國向萬城,無有一城無甲兵。
焉得鑄甲作農器, 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盡耕,蠶亦成。
不勞烈士淚滂沱, 男谷女絲行復歌。

百度百科

蠶谷行譯文

天下郡國向萬城,無有一城無甲兵!全天下各地區千萬座城池,沒有一座沒有甲胄兵器!

焉得鑄甲作農器,一寸荒田牛得耕?怎么樣才能把甲胄兵器鑄作農具,讓每寸土地都能夠得到耕種呢?

牛盡耕,蠶亦成。如果能這樣,耕牛盡其用,蠶桑業有成;

不勞烈士淚滂沱,男谷女絲行復歌。就再也不需要讓戰士們灑淚滂沱,那時全社會男耕女織,安居樂業,人們一邊走,一邊唱歌,是多么好??!

蠶谷行注解

1
郡國:郡和國的并稱。后亦以“郡國”泛指地方行政區劃。
2
向:差不多的意思。
3
甲兵:鎧甲和兵械。泛指兵器。
4
農器:農用器具。
5
盡:一作“得”。一本“耕”下有“田”字。
6
烈士:指戰士。
7
滂沱:雨大貌,這里形容落淚。
8
男谷女絲:即男耕女織,以名詞作動詞,是杜甫用字變化處。
9
行復歌:一邊走,一邊唱。且又。

蠶谷行賞析

杜甫晚年創作的這首《蠶谷行》詩匯聚了他一生許多高尚的品格,這首詩可以說是杜甫一千四百多首詩中最光彩奪目的一顆瑰寶。

此詩開頭四句:“天下郡國向萬城,無有一城無甲兵。焉得鑄甲作農器,一寸荒田牛得耕?!边@是當時的實際情況,十多年的戰爭,使得鑄作生產工具的鐵都感到缺乏必須用武器來改造了。全國戰亂不息,農田荒蕪。詩人呼吁把甲胄鑄作農具,讓每寸土地都能夠得到耕作,百姓安居樂業。國外有《把劍鑄成犁》的現代雕塑。大詩人杜甫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經用詩的形式把這種反戰思想藝術地體現出來了。銅鐵應當做成犁、鋤,服務于和平生活,現在卻做了殺人的武器、防身的鎧甲。對這種反?,F象人們已經習以為常。一經詩人點出:甲胄應鑄作農具。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物非所用!盔甲回爐鑄而為犁、鋤,使天下寸土皆得牛耕,才是物盡其用的人間正道。詩人沒有直接痛斥戰爭,卻用鎧甲再造為犁鋤的形象語言強化了反戰思想。

“牛盡耕,蠶亦成。不勞烈士淚滂沱,男谷女絲行復歌?!边@是杜甫的理想主義。這是杜甫勾畫的理想時代、理想社會中勞動大眾的理想生活。這首詩所顯示的思想、識見,即是對陶淵明《桃花源記》耕作社會理想觀念的巨大超越,同時亦是對他自身“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之給予受體者的舍己奉獻天下士子觀念的超越。杜甫在這首詩中,直接給出了一個萬城無甲兵的和平構想,是一幅打著杜甫深刻印痕的理想國及和諧社會詩意安居的畫圖。

此詩雖短,卻是杜甫五十多年生活歷練由無數血淚與傷痛凝成的最后總結,它是一顆照亮歷史時空的一顆詩的鉆石,是杜甫和杜詩一切閃光理念的凝縮。因此,可以說《蠶谷行》一詩標志著杜甫卓苦艱辛的圣化之路的終結,標志著杜甫之所以成為詩圣的文學和文化意義的總括。

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更多

杜甫的詩(共2275首詩)
  •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查看譯文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查看譯文
  •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查看譯文
  • 《恨別》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查看譯文
  • 《古柏行》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720d43ac9a720d/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