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先秦]佚名

厲王虐,國人謗王。
召公告曰:
“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
以告,則殺之。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
“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
“是鄣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雍而潰,傷人必多。
民亦如之。
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
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朦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
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
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
行善而備敗,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
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  王弗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
三年,乃流王于彘。

召公諫厲王弭謗譯文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謗:“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周厲王暴虐,百姓紛紛指責他。召穆公對厲王說: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厲王聽了勃然大怒,找到衛國的巫師,讓衛國的巫師去監視批評國王的人,按照衛國的巫師的報告,就殺掉批評國王的人。國人不敢說話,路上相見,以目示意。

王喜,告召公謗:“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闭俟r:“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朦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谥砸?,善敗于是乎興。行善而備敗,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周厲王頗為得意,對召穆公說:“我能消除指責的言論,他們再也不敢吭聲了!”召公回答說:“你這樣做是堵住人們的嘴。阻止百姓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決堤,傷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這樣。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暢通,治民者只能開導他們而讓人暢所欲言。所以君王處理政事,讓三公九卿以至各級官吏進獻諷喻詩,樂師進獻民間樂曲,史官進獻有借鑒意義的史籍,少師誦讀箴言,盲人吟詠詩篇,有眸子而看不見的盲人誦讀諷諫之言,掌管營建事務的百工紛紛進諫,平民則將自己的意見轉達給君王,近侍之臣盡規勸之責,君王的同宗都能補其過失,察其是非,樂師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諄諄教導,元老們再進一步修飾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實施,這樣,國家的政事得以實行而不違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樣,社會的物資財富全靠它出產;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樣,人類的衣食物品全靠它產生。人們用嘴巴發表議論,政事的成敗得失就能表露出來。人們以為好的就盡力實行,以為失誤的就設法預防,這是增加衣食財富的途徑啊。人們心中所想的通過嘴巴表達,他們考慮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來,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贊許的人還能有幾個呢?”

王弗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周厲王不聽,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開發表言論指斥他。過了三年,人們終于把這個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召公諫厲王弭謗注解

1
謗:指責,公開的批評。
2
巫:古代以降神事鬼為職業的人。
3
莫:沒有誰。
4
目:用眼睛看看,用作動詞。表示敢怒不敢言。
5
弭謗:消除議論。弭,消除。謗,公開批評指責別人的過失;謗言,這個詞后來一般作貶義詞。
6
障:障礙。
7
川壅而潰:堵塞。水沖破堤壩。疏通。治水的人;決之使導,引水使它流通。治民者必宣導百姓,使之盡言。宣,放,開導。治理國政。聽,治理,處理。三公九卿。以及。上士,中士,下士。指采集于民間的諷諫詩,不是指《詩經》。盲人樂師向國王進獻樂曲。瞽,無目,失明的人。史官向國王進獻記載史實的書籍。少師進獻規勸的文辭。箴規諫的文辭。無眸子的盲人吟詠(公卿烈士所獻的詩)。瞍,沒有眸子的盲人。賦,朗誦。有眸子而看不見的盲人誦讀(諷諫的文章)。曚,有眸子而看不見東西的人。百官。百姓的意見間接傳給國王。常在左右的臣子,進獻規諫的話。盡力規勸。同族的親屬,彌補并監察國王的過失。國內元老大臣把這些規諫修飭整理。耆,六十歲的人。艾,五十歲的人。而后由國王仔細考慮,付之實行。國王的行事由此才不至于違背事理。悖,違背。事行,政事暢行,政令通行。
8
而:轉折連詞,但是。從這里生產出來。于,從。 是,這。 乎,助詞。如同,其,指代土地,原,寬闊。隰,地下而潮濕的土地。衍,地下而平坦的土地。沃,肥美得土地,就好比土地有原隰衍沃的一樣。寬闊而平坦的土地。低下而潮濕的土地。低下而平坦的土地。有河流灌溉的土地。由于百姓用口發表意見國家政治的好壞才能從中表現出來。發表議論。宣泄,引導。于是,從這里面。暴露出來。這兩句是說,凡是老百姓認為好的就做,反之就得加以防備, 這是增多衣食財物 的辦法。。防備。所以,用來……的方法。副詞,表示揣測,(這)大概(就是)。用來……的。阜,增加。使……豐富。意動用詞。成熟。行,自然流露,自然表現。胡,怎么。能有什么幫助呢?這句是說,那贊同的人能有多少呢?其,代詞,那。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把國王放逐到彘地去。終于,副詞。流放,放逐。到,介詞。。從,從這里。地名,在今山西省霍縣境內。比……更嚴重。超過。

召公諫厲王弭謗賞析

本篇在結構上與前篇《祭公諫征犬戎》完全相同,仍然是諫因、諫言、諫果的三段式。首尾敘事,中間記言,事略言詳,記言為主,體現了《國語》的一般特點。但本文的開頭結尾卻仍有獨到之處。

文章開頭,妙語傳神?!皡柾跖?,國人謗王”,寥寥七字,勝于千言。一邊是厲王虐,一邊是國人謗。謗由虐起,事出必然,因果明了,壁壘分明,一開篇便展現給讀者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既引出召公苦諫的緣由,也為厲王的可悲下場埋下了伏筆。接下來厲王的一“怒”一“喜”,兩個動詞,如千鈞之力,又將矛盾推向高潮,且把這位暴虐無道的昏君形象斧砍刀削得更加逼真。結尾是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開頭“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此語真乃神來之筆,厲王以為高壓就可止謗,因而“大喜”,其實高壓下的沉默,只是火山噴發前的死寂。結尾“王弗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這是憤怒與反抗的巖漿在凝聚力量。終于火山噴發,國人暴動,厲王被逐,那該是何等壯觀的場面,何其復雜的斗爭。但作者全都略去,只寫了“三年,乃流王于彘”,淡淡的七個字,對厲王是何等輕蔑,而留給后人的思考又是何等深刻!

召公的諫詞,前后都是比喻。前一個比喻,說明“防民之口”的害處;后一個比喻,說明“宣之于口”的好處。只有中間一段切入正題,以“天子聽政”總領下文,從正面寫了“宣之使言”的種種好處。從公卿列士,史、瞽、師、蒙,到百工庶人,廣開言路,暢所欲言,而后經天子斟酌取舍,補察時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如此,恰當生動的比喻與嚴肅認真的正題有機結合,夾和成文,筆意縱橫,態度真誠,用心良苦。

召公諫厲王弭謗評析

  《召公諫厲王弭謗》在結構上是諫因、諫言、諫果的三段式。首尾敘事,中間記言,事略言詳,記言為主,體現了《國語》的一般特點。但文章的開頭結尾卻仍有獨到之處。

  文章開頭,妙語傳神?!皡柾跖?,國人謗王”,寥寥七字,勝于千言。一邊是厲王虐,一邊是國人謗。謗由虐起,事出必然,因果明了,壁壘分明,一開篇便展現給讀者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既引出召公苦諫的緣由,也為厲王的可悲下場埋下了伏筆。接下來厲王的一“怒”一“喜”,兩個動詞,如千鈞之力,又將矛盾推向高潮,且把這位暴虐無道的昏君形象斧砍刀削得更加逼真。結尾是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開頭“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此語真乃神來之筆,厲王以為高壓就可止謗,因而“大喜”,其實高壓下的沉默,只是火山噴發前的死寂。結尾“王弗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這是憤怒與反抗的巖漿在凝聚力量。終于火山噴發,國人暴動,厲王被逐,那該是何等壯觀的場面,何其復雜的斗爭。但作者全都略去,只寫了“三年,乃流王于彘”,淡淡的七個字,對厲王是何等輕蔑,而留給后人的思考又是何等深刻!

  召公的諫詞,前后都是比喻。前一個比喻,說明“防民之口”的害處;后一個比喻,說明“宣之于口”的好處。只有中間一段切入正題,以“天子聽政”總領下文,從正面寫了“宣之使言”的種種好處。從公卿列士,史、瞽、師、蒙,到百工庶人,廣開言路,暢所欲言,而后經天子斟酌取舍,補察時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如此,恰當生動的比喻與嚴肅認真的正題有機結合,夾和成文,筆意縱橫,態度真誠,用心良苦。

召公諫厲王弭謗題解

  中國古代歷史家在記述歷史事件時,有尚實錄、寓褒貶的優良傳統。他們往往忠于歷史真實,并從那些孤立甚至偶然的事件中,去挖掘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東西,以供后代統治者借鑒?!秶Z》這篇文章記載了周厲王被逐的過程。召公亦作邵公。周厲王執政時,由于殘暴無道,遭到人們的譴責,然而他非但不思改弦易轍,反而采取高壓手段堵塞輿論的批評。結果,人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舉起反叛的旗幟,把他從國君的寶座上拉了下來。它告訴人們一條真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奔词钦f,如果統治者濫施暴政,且又堵塞言路,終將自食其果。全篇文字簡潔,敘述有條有理,邏輯性強,很有說服力。

佚名的詩(共28987首詩)
  • 《觀別者》
    青青楊柳陌。陌上別離人。愛子游燕趙。高堂有老親。不行無可養。行去百憂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鄰。都門帳飲畢。從此謝親賓。揮涕逐前侶。含凄動征輪。車徒望不見。時見起行塵。吾(一作余)亦辭家久(一作者)??粗疁I滿巾。
    查看譯文
  • 《跋林和靖手書所作三十聊》
    唐人作詩先作聊,一聊一句名幾年。后來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無洄沿。又如商鞅壞井田,夷封溝洫開陌阡。吟哦一變成號顛,秦張功甫出此編。我讀未竟心犁然,借歸手抄家自傅。藏之篋笥待后賢,庶萬有一唐風還。
    查看譯文
  • 《言懷》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漫勞海內傳名字,誰論腰間缺酒錢。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多道我神仙。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
    查看譯文
  • 《五十言懷詩》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漫勞海內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疑道是神仙。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
    查看譯文
  • 《自題一絕》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4bdb43ac9a4bdb/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