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近現代]司馬遷

太史公曰:
吾聞之周生曰:
“舜目蓋重瞳子。
”又聞項羽亦重瞳子。
羽豈其苗裔邪?
何興之暴也?
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
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
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項羽本紀贊譯文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庇致勴椨鹨嘀赝?。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太史公說:我從周生那里聽說,“舜的眼睛大概是雙瞳孔”,又聽說項羽亦是雙瞳孔。項羽也是雙瞳人。項羽難道是舜的后代么?為什么他崛起得這樣迅猛呢?那秦王朝政治差失、混亂的時候,陳涉首先發難反秦,一時間英雄豪杰紛紛起來,互相爭奪天下的人數也數不清。但是項羽并沒有一尺一寸可以依靠的權位,只不過奮起于民間,三年的時間,就發展到率領五國諸侯一舉滅秦,并且分割秦的天下,自行封賞王侯,政令都由項羽頒布,自號為“霸王”。雖然霸王之位并未維持到底,但近古以來未曾有過這樣的人物?!〉鹊巾椨鸱艞夑P中,懷戀故鄉楚地,流放義帝而自立為王,此時再抱怨王侯們背叛自己,那就很難了。自己夸耀功勞,獨逞個人的私欲,而不效法古人,認為霸王的業績只要依靠武力,就能統治好天下,結果僅僅五年的時光,就使得他的國家滅亡了。直到身死東城,他還沒有覺悟,不肯責備自己,這顯然是錯誤的。而且還借口說“是上天要滅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過錯”,這難道不是很荒謬嗎?

項羽本紀贊注解

1
項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省宿遷縣西)人。秦二世時,陳涉首先發難,項羽跟從叔父項梁起義兵,大破秦軍,率領五國諸侯入關滅秦,分封王侯,自稱“西楚霸王”。后為劉邦所敗,困于垓下,在烏江自殺?!妒酚洝返囊环N體例。按照年代先后,敘述歷代帝王政跡。項羽雖沒有完成帝業,但在秦亡以后漢興以前的過渡階段中,項羽實際上支配當時的政局,也代表當時的政權。正如本文所說,“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文章最后的論贊部分。這里是作者在敘事之后,以作者的口氣寫的議論、總結及補充的文字。本文選自《史記·項羽本紀》。司馬遷自稱。漢時的儒生,姓周,事跡不詳。虞舜,我國上古時代的帝王。原來。一個眼珠里有兩個瞳孔,古人認為這是神異的人物。后代子孫。急驟;突然。相當于現代漢語的“難道……嗎?為什么……呢?”“豈”同“何”前后呼應,表示猜測的疑問句。用在句首,表示闡發議論的語氣。名勝,字涉,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縣東南)人,他同吳廣首先起兵反秦,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首先起來造反。比喻如蜂擁而起,極言其多。
2
勝:盡;全部。
3
非有尺寸:謂沒有一尺一寸的土地。
4
隴畝:田野。這里指民間。
5
將:率領。
6
五諸侯:指齊、趙、韓、魏、燕(yān)。項羽屬楚,合為六國起義軍隊。
7
近古:當時是指春秋戰國以來的時代。
8
也:用在句末,表示堅決的語氣。
9
背關懷楚:謂放棄關中形勝之地,懷念楚國,東歸建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市)。
10
義帝:楚懷王孫,名心。
11
難矣:意思是說,在這種種錯誤措施之下,想成功是很困難的。矣,用在句末,表示感嘆的語氣。
12
矜:夸耀。
13
功伐:功勛。逞弄。
14
謂:以為。
15
力征:武力征伐。
16
經營:整頓,統治。
17
東城:在今安徽省定遠縣東南。
18
寤:通“悟”。
19
乃:卻,反。
20
引:援引。這里有借口、推托的意思。
21
天亡我:天要滅亡我。相當于現代漢語的“難道不……嗎!”反詰句,用否定來表示肯定的語氣。

項羽本紀贊賞析

《項羽本紀》為《史記》的名篇,項羽是司馬遷重點刻畫的歷史人物之一。這篇贊語作為《項羽本紀》的結尾,用極為簡潔的文字,對項羽的一生作了歷史的總結,頗具權威性。項羽乃是一位傳奇性的人物,為此這篇贊語也就從傳奇處入手:虞舜和項羽本來沒有血緣關系,然而兩個人都是雙瞳孔,司馬遷以兩個人在相貌上的這種共同特征,將項羽和虞舜聯系起來,從而提出自己的疑問:難道項羽是虞舜的后代嗎?這就更突出了項羽這個人物的神秘色彩。

在論述項羽的光輝業績時,司馬遷強調了他創業的艱難,同時又突出了他發跡的迅速,以及他在歷史上的顯要地位。秦末群雄蜂起,逐鹿天下;而項羽本無尺寸之地,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里,成為天下霸主,政由已出,是數百年未曾出現過的英雄人物。盡管項羽未能履踐天子之位,可司馬遷還是將他列入專為帝王設計的“本紀”之中。在司馬遷看來:項羽順應了歷史潮流,抓住了機遇,同時又具備了杰出的才能。項羽僅用三年時間,就完成了滅秦稱霸的大業;然而僅僅過了五年,他便敗在劉邦的手下。司馬遷從兩個方面指出項羽失敗的原因:一為他殺義帝而自立,結果眾叛親離;二為奮其私智而不效法古代。司馬遷論述項羽失敗的原因有一定的正確性,但不全面。筆者認為項羽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失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項羽勇猛過人卻生性殘暴,不聽謀士范增的建議,一錯再錯,最終眾叛親離。哪怕重回江東,也不能卷土重來。

項羽本紀贊評析

  《項羽本紀》為《史記》的名篇,項羽是司馬遷重點刻畫的歷史人物之一。這篇贊語作為《項羽本紀》的結尾,用極為簡潔的文字,對項羽的一生作了歷史的總結,頗具權威性。項羽乃是一位傳奇性的人物,為此這篇贊語也就從傳奇處入手:虞舜和項羽本來沒有血緣關系,然而兩個人都是雙瞳孔,司馬遷以兩個人在相貌上的這種共同特征,將項羽和虞舜聯系起來,從而提出自己的疑問:難道項羽是虞舜的后代嗎?這就更突出了項羽這個人物的神秘色彩。

  在論述項羽的光輝業績時,司馬遷強調了他創業的艱難,同時又突出了他發跡的迅速,以及他在歷史上的顯要地位。秦末群雄蜂起,逐鹿天下;而項羽本無尺寸之地,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里,成為天下霸主,政由已出,是數百年未曾出現過的英雄人物。盡管項羽未能履踐天子之位,可司馬遷還是將他列入專為帝王設計的“本紀”之中。在司馬遷看來:項羽順應了歷史潮流,抓住了機遇,同時又具備了杰出的才能。項羽僅用三年時間,就完成了滅秦稱霸的大業;然而僅僅過了五年,他便敗在劉邦的手下。司馬遷從兩個方面指出項羽失敗的原因:一為他殺義帝而自立,結果眾叛親離;二為奮其私智而不效法古代。司馬遷論述項羽失敗的原因有一定的正確性,但不全面。筆者認為項羽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失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項羽勇猛過人卻生性殘暴,不聽謀士范增的建議,一錯再錯,最終眾叛親離。哪怕重回江東,也不能卷土重來。

作者簡介

司馬遷
司馬遷[近現代]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更多

司馬遷的詩(共24首詩)
  • 《陳涉世家》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眰蛘咝Χ鴳唬骸叭魹閭蚋?,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
    查看譯文
  • 《鴻門宴》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表椨鸫笈唬骸暗┤震嬍孔?,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
    查看譯文
  •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A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w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
    查看譯文
  • 《五帝本紀贊》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鬃铀鶄鳌对子鑶栁宓鄣隆芳啊兜巯敌铡?,儒者或不傳。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
    查看譯文
  • 《項羽本紀贊》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庇致勴椨鹨嘀赝?。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468043ac9a4680/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