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清代]曹雪芹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百度百科

香菱詠月·其三譯文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月亮的光華誰也難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質地多清寒。廣袤的原野一片銀色傳來搗衣聲陣陣,雄雞報曉夜色將可闌可殘月仍掛天邊。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秋江里漂泊的旅人聞笛聲更添愁緒,樓上傷情的少婦終夜里倦倚欄桿。惹得月宮里寂寞的嫦娥也不禁要問:是什么原因不使人們永遠團圓。

香菱詠月·其三注解

1
精華:月亮的光華。
2
半輪:殘月。
3
聞笛:聽見笛聲。
4
倚欄:倦倚欄桿。
5
緣:緣故,原因。
6
何:為什么。

香菱詠月·其三背景

  運不濟、身世悲慘的香菱,原為鄉宦小姐,后淪為奴隸,做了薛蟠之侍妾。她在大觀園中的地位低于小姐而高于丫頭。她渴望過貴族階級的精神生活,因此“慕雅女雅集”,偶遇進園的機會,就一心一意跟黛玉學起詩來。對黛玉給她出的詠月之題,她如癡如呆地琢磨,“苦吟”以求佳句。好不容易作出一首,卻措詞不雅,一看便知出自初學者之手。這是由于香菱初學寫詩,看的詩又少,打不開思路,只注意追求詞句的華麗,而忘了黛玉說的“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香菱是初學寫詩者,還不懂得詠物詩的特點是“情附物上,意在言外”。詠物詩若不能寄情寓興,就沒有什么意思了。香菱的詠月詩,說來說去只表達了“月亮很亮”這個意思,當然不是首好詩了。

  然而香菱作詩失敗后并不氣餒,再苦索佳句,寫出第二首。這首詩不像第一首那樣笨拙了,能以花香、夜露來烘托,詩意也放開了些,但又顯得過于穿鑿、比附,落得正統派的寶釵說她的詩“句句是月色”。曹雪芹安排香菱學詩至此,還讓詩意停留在表皮上,人物的思想境界還沒有進入角色,以此來烘托第三首詩的成功。

  “功夫不負有心人”,香菱掃興之后,仍不肯丟手,“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別視”,經過反復的摸索,終于找到了作詩的門徑,“苦吟”成功。第三首詩別開生面,情景并茂,耐人尋味。首句“精華欲掩料應難”,起得很有勢頭,恰似一輪明月破云而出,將自己才華終難埋沒,學詩必能成功的自信心含蓄地傳出。第二句“影自娟娟魄自寒”,就像是她自己身世的寫照,顧影自憐,吐露了香菱精神上的寂寞,令人不由掩卷遐思她的身世、命運與前途,嘆為觀止!真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頷聯“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用修辭上的特殊句式,抒發出內心的幽怨,筆法似很老練,達到“曲筆達意”的效果。頸聯“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拓展了全詩的境界,情與景交融并觀,為末聯作好了鋪墊?!安┑面隙饝鑶?,何緣不使永團圓”。詩意曲折,匠心獨運,聯想綿遠,又緊扣詠月詩題。感嘆本是香菱自己的思想感情所發,卻偏推給處境同樣寂寞的嫦娥,特別是“團圓”二字,將月與人合詠,自然雙關,余韻悠長,真是“詩貴含蓄”,難怪那些“雅女”們也要贊她“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了”。

  香菱作詩取得了成功,曹雪芹著意塑造的香菱的形象也獲得成功。我認為,作者刻意安排香菱學寫詠月詩,其意很深,而且又是跟黛玉學,也是用心奇巧。香菱身世孤苦、寂寞,黛玉又好睹物思情,從這里的“三詠月”,反復突出詠物詩要有寓意,到第七十六回中秋詠月中的“寒塘”“冷月”,可見曹雪芹借月所寓的深意。一般衡量詠物詩的高下,主要看寓意之深淺,要做到“寄情深,寓托宜新”是不容易的,要使詩詞能表達出弦外音、詩外味,就更非尋常了。我們通過分析這幾首詩的成敗,反復玩味,既懂得了一點寫詩的要領,又從藝術手法、創作風格、審美思想上都收益不淺。我想,曹雪芹設計這幾首詩的苦心也許還在于此。

香菱詠月·其三賞析

這是香菱所作的第三首詠月詩。

經過前面一番艱苦的探索之后,香菱終于摸到了做詩的門徑,因此此詩一出,就頓放異彩,成為一首具有真正藝術美的作品。詩的首聯起句就顯得氣勢不凡:“精華欲掩料應難”,表面上言濃密的云霧終究難以遮蓋純凈皎潔的月光,實則暗示象香菱這樣才情橫溢的女子總有一天會脫穎而出,從而傳達了學詩必能成功的堅定信念。次句把月亮形象與詩人的身世緊緊的聯系起來,詠月而又詠人,兩者水乳交融?!坝熬昃辍睂懺铝列廾赖耐庑?;“魄自寒”,指月質清寒的特性。猶如香菱姣好的容貌中深藏著一顆凄涼又寥落的苦心。這位精華靈秀所鐘的薄命女兒,卻不幸淪落為粗鄙陋俗的呆霸王薛蟠之小妾,她痛苦的淚水永遠是流不遠的。因而這種顧影自憐的幽怨之情調,便在詩的頸聯中委曲的道出:“一片砧聲千里白”,以“一片”與“千里”對舉,讓“砧聲”與“皎月”渾融,既寫出了地域之廣遠,又道出了愁思之綿長,而且這種愁思,乃是由砧聲(即婦人們在月夜中的搗衣聲)所引發的。這里隱曲地傳出達了香菱對遠在江南的丈夫薛蟠的思念之情,因為薛蟠雖然與她并無諧和恩愛之情份,但從名份上來說,他畢竟還是她的丈夫,何況香菱除了他以外,并無一個親人。接下的“半輪雞唱”一句,仍然以景托情,則此時因見時光流逝而嘗盡了不眠滋味的這位女詩人,便把滿懷的愁緒,一腔的心事,盡托付這默默無言的半輪殘月中,使客觀的“月”與主觀的“情”得到有機的融合,達到了詩美學上所謂“不隔”的藝術境界。

詩的頸聯又在境界上作深一層的開掘,讓這種深沉的哀愁擴散開來,使之具有更有為普遍的意義:同一個凄清的月夜,不知有多少身穿綠蓑的游子漂泊江上,因聞笛聲而垂涕;又不知有多少紅袖佳人徘徊樓頭,倦倚欄桿而出神。因而這月夜中的愁思,就不僅是屬于香菱本人的,也還是屬于千千萬萬個與香菱有著同樣的遭遇的傷心人的!這乃是一種亙古至今游子思婦所共有的綿綿愁恨!

詩尾聯歸結為無可奈何的感喟:“博得嫦娥應借問:何緣不使永團圓”?嫦娥因偷食長生不老藥而不得不飛升登上月亮,與她的意中人后羿永遠分離,想來她孤獨凄涼的心是和世人并沒有什么兩樣。故此處借嫦娥的一問,就問得新奇且意趣,并且詩的句意既做到曲折又能緊扣詩題,筆法老練而又寓意遙深。在小說中,眾人評這首詩曰:“新奇而有意趣”,就不是毫無根據的溢美之辭。

作者簡介

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于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更多

曹雪芹的詩(共202首詩)
  • 《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
    查看譯文
  • 《西江月》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v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蓱z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
    查看譯文
  •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晴雯》
    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查看譯文
  • 《紅樓夢十二曲——虛花悟》
    將那三春勘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里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
    查看譯文
  • 《紅樓夢十二曲——喜冤家》
    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嬌奢淫蕩貪歡媾。覷著那侯門艷質同蒲柳,作賤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艷魄,一載蕩悠悠。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44f743ac9a44f7/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