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南北朝]謝朓

穗帷飄井干,樽酒若平生。
郁郁西陵樹,詎聞歌吹聲。
芳襟染淚跡,嬋媛空復情。
玉座猶寂寞,況乃妾身輕。

同謝諮議詠銅雀臺譯文

穗帷飄井干,樽酒若平生。銅雀臺上飄著靈帳,就像死者活著一樣供給他酒食。

郁郁西陵樹,詎聞歌吹聲。曹操墓地的樹木都長得很茂盛了,他哪里還能聽到妄伎唱歌奏樂的聲音呢?

芳襟染淚跡,嬋媛空復情。妾伎們落淚,空余感傷之情,死人也不知道。

玉座猶寂寞,況乃妾身輕。曹操這樣的人物尚有一死,妾伎又何足道呢!

同謝諮議詠銅雀臺注解

1
郁郁:形容樹木茂盛。
2
西陵:曹操的葬地。
3
詎:豈。
4
芳襟:指妾伎的衣襟。
5
嬋媛:情思牽連的樣子。這兩句是說,妾伎們落淚,空余感傷之情,死人也不知道。
6
玉座:帝位,這里指曹操的靈位。

同謝諮議詠銅雀臺賞析

銅雀臺是曹操在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建造的,在當時是最高建筑,上有屋宇一百二十間,連接榱楝,侵徹云漢。因為樓頂上鑄造了一個大銅雀,舒翼奮尾,勢若飛動,所以名為銅雀臺。據《鄴都故事》記載,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臨死之前,在《遺令》中吩咐兒子們將自己的遺體葬在鄴的西崗,并命從妾與使人住在銅雀臺上,早晚供食,每月初一和十五還要在靈帳前面奏樂唱歌。此時,諸子必須“登(銅雀)臺,望吾西陵墓田”。兒子們自然遵命照辦。

不知什么緣故,南朝不少詩人對這一歷史故事發生了興趣,紛紛以“銅雀臺”、“銅雀妓”為題,傷悲其意,為之歌詠。何遜、江淹、劉孝綽、張正見、荀仲舉等人,都有同題之作。謝朓此詩描寫的也是這一題材?!巴?,應和的意思。謝諮議,名暻,諮議是官名。謝朓的詩是應和謝暻的銅雀臺詩而作的。

井干是漢代樓臺名,詩中代指銅雀臺;穗帷就是靈帳。詩人描寫祭奠曹操的“盛況”:銅雀臺上,歌吹洞天,舞女如云,素白的靈帳,在西風中緩緩飄蕩著;曹操的兒子們,供奉先父的亡靈,擺酒設祭,就像曹操活著的時候侍奉他一樣。好一個“樽酒若平生”,一種莊嚴肅穆和隆重熱烈的場面,宛然在目。同時,又令人油然想見曹操“平生”把酒臨風、橫槊賦詩的蓋世雄風。然而,生前的氣壯山河與死后的隆重莊嚴,乍看雖頗相仿佛,前后如一,細味卻有不勝悲涼之感。逝者如斯,只能“樽酒若平生”(像曹操生前那樣供奉如故)了,但反過來說,又不能“樽酒若平生”(像曹操活著的時候縱橫捭闔、釃酒臨江那樣)。一句平白如話的詩,包涵了多重的意蘊,既是描述,又是感慨,留給人們廣闊的想象余地。而“郁郁西陵樹,詎聞歌吹聲”,又與上兩句有同工異曲之妙。西陵墓地,樹木蔥蘢;銅雀臺上,歌吹沸天——可是,死者長眠地下,不能復聞絲竹之聲。這似乎是為銅雀臺上的伎妾們設辭,傳達她們哀婉的心曲。而從詩人所處的歷史地位、歷史的角度細加品味,則尤感意蘊豐厚,韻味無窮:時代渺邈,年復一年,魏家天下早已改朝換代,如今已沒有人為曹操一月兩次,歌舞酒樂,侍奉如常;銅雀故址,西陵墓地,百草豐茂,雜樹叢生,而今已不能聽到什么歌吹之聲。所以,詩人禁不住要為那些無辜的妾伎們悲泣感傷了。芳襟翠袖,徒染悲泣之淚;婉轉纏綿,空余傷感之情。連曹操這樣的蓋世英雄尚且不免“玉座寂寞”的悲哀,更何況那些地位低下、身輕體賤的妾伎們呢。

表面上看,詩寫銅雀臺祭奠的隆重,寫西陵墓地的荒蕪以及妾伎們的芳襟染淚、婉孌多情,旨意似乎是在感嘆曹操的身后寂寞。實際上這是個誤會。寫曹操的身后寂寞,乃是為寫妾伎們的寂寞張本,是一種襯墊,“玉座猶寂寞,況乃妾身輕”,正點出了這一中心題旨。蓋世英主尚且不免寂寞身后之事,更何況地位低下、生前就已冷落不堪的妾伎們呢。此詩《樂府詩集》題作《銅雀妓》,也正暗示并證明了詩人題詠的中心對象是妾伎,而不是曹操。由此可見到,詩人已從對銅雀故址的一時一事的憑吊和感傷的圈子中跳了出來,站到了歷史的高度,既飽含感情又充滿理性,以超然的態度來描寫、評判這一歷史故事,并進而反思人生。他從大人物的悲哀中,看到了小人物的悲哀;從歷史的冷酷中,領略到了現實的冷酷;從死者的寂寞中,感受到了生者的寂寞。因而,這種寂寞身后事的感傷和詠嘆,已不僅僅膠著在曹操及其妾伎們身上,而上升為一種人生的感喟和反思。所以,他對“銅雀妓”的題詠,既是執著的,又是超然的,在執著與超然的若即若離之中,詩人既認識、評判了歷史和人物,也認識、評判了現實和自己。

這是一首懷古詩。懷古詩是以詩的形式發抒詩人對于歷史、人物的認識和感受,是對歷史故事的一種藝術的評判。所以,詩人往往把自己豐富的思想內蘊和復雜的感情色彩,深深地隱藏、浸潤在詩的形象當中,用藝術形象來說話,來作為自己的代言人。謝朓的這首詩,也正具有這樣的特點:敘寫平白,而蘊含豐富、深刻;辭章短小,卻韻味渺遠、悠長。

作者簡介

謝朓
謝朓[南北朝]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于發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調,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更多

謝朓的詩(共308首詩)
  • 《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關山近,終知返路長。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引領見京室,宮雉正相望。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驅車鼎門外,思見昭丘陽。馳暉不可接,何況隔兩鄉。風云有鳥路,江漢限無梁。??助楒罁?,時菊委嚴霜。寄言
    查看譯文
  • 《游東田》
    戚戚苦無悰,攜手共行樂。尋云陟累榭,隨山望菌閣。遠樹曖阡阡,生煙紛漠漠。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
    查看譯文
  •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查看譯文
  • 《永明樂八》
    實相薄五禮。妙花開六塵。明祥已玉燭。寶瑞亦金輪。
    查看譯文
  • 《落日悵望》
    昧旦多紛喧,日晏未遑舍。落日余清陰,高枕東窗下。寒槐漸如束,秋菊行當把。借問此何時,涼風懷朔馬。已傷歸暮客,復思離居者。情嗜幸非多,案牘偏為寡。既乏瑯邪政,方憩洛陽社。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449943ac9a4499/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