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柳永

淡煙飄薄。
鶯花謝、清和院落。
樹陰翠、密葉成幄。
麥秋霽景,夏云忽變奇峰、倚寥廊。
波暖銀塘,漲新萍綠魚躍。
想端憂多暇,陳王是日,嫩苔生閣。
正鑠石天高,流金晝永,楚榭光風轉蕙,披襟處、波翻翠幕。
以文會友,沈李浮瓜忍輕諾。
別館清閑,避炎蒸、豈須河朔。
但尊前隨分,雅歌艷舞,盡成歡樂。

百度百科

女冠子(仙呂調)譯文

淡煙飄薄。鶯花謝、清和院落。樹陰翠、密葉成幄。麥秋霽景,夏云忽變奇峰、倚寥廊。波暖銀塘,漲新萍綠魚躍。想端憂多暇,陳王是日,嫩苔生閣。輕煙略微飄蕩,清和四月的院落里,春景開始衰敗。翠綠的樹葉密集成蔭,如布帛圍起來的帳幕。麥秋四月,雨后景色清明,夏云如奇峰而多變地依傍著天空。清澈明凈的池塘蕩起層層波浪,溫暖耀眼,水面上,彌漫著新生綠萍,魚兒歡快頻躍,想起離別以后有很多空閑的時間不會如陳王曹植初喪應劉的日子一樣,無心游娛,以致亭閣綠苔生、芳塵凝。

正鑠石天高,流金晝永,楚榭光風轉蕙,披襟處、波翻翠幕。以文會友,沈李浮瓜忍輕諾。別館清閑,避炎蒸、豈須河朔。但尊前隨分,雅歌艷舞,盡成歡樂。正值鑠石流金、天高晝永的酷熱天氣,臺榭上,天霽日明,微風奮發,動搖草木,皆令有光,充實蘭蕙,芬芳益暢,披上外衣在翠色帷幕前,眼前一片波光鱗鱗。不忍輕易許諾,那以文會友、沉李浮瓜的消夏樂事??宛^清靜悠閑,避開暑熱熏蒸,何須去黃河以北。只需在酒宴上,隨我本分,當為即為,獨自吟雅詩、觀艷舞,都是快樂。

女冠子(仙呂調)注解

1
飄?。?/span>同“飄泊”。這里有飄蕩的意思。
2
鶯花謝:意謂春天故去了。鶯花,鶯啼花開之意,用以泛指春天的景物。
3
清和:指天氣清明和暖。
4
幄:篷帳。
5
麥秋:指農歷四、五月麥子成熟的時候。
6
霽景:雨后放晴的景色。遼闊的天空。
7
銀塘:清澈明凈的池塘。
8
新萍:新生的浮萍。
9
陳王:曹植的封號。形容天氣炎熱,可使金石熔化。
10
楚榭:臺榭。所謂“楚”乃因后文引《楚辭》典故而順及之,非謂人在楚地。
11
以文會友:通過文字結交朋友。
12
沈李浮瓜:將瓜果浸在水中,即今之“冰鎮”。
13
輕諾:輕易許諾。
14
別館:客館。
15
河朔:古代泛指黃河以北的地區。
16
尊前:酒樽前。
17
隨分:隨我本性。

女冠子(仙呂調)賞析

詞上片,以五韻十句四十一字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用不同筆法描繪初夏景象風光。五韻是為五層,在寫景上,顯示出柳詞長于鋪陳的特點。開端“淡煙飄薄”用極細致的筆觸概寫天氣晴好的氛圍,透出閑雅的情調。次韻“鶯花謝、清和院落”,詞人轉而擇取庭院中“鶯花謝”這一標志春已去、夏來臨的典型景物來點明時令的變換,又用“清和”二字來泛寫院中的初夏氣象,并暗示出詞人此刻平和的心境。第三韻詞人的視線集中到院落中那棵蔭蔭的大樹,翠綠的“樹陰”,像篷帳一樣覆蓋出濃蔭的“密葉”,描繪了初夏萬物生發的旺盛的生命活力。接著詞人由地面的濃蔭寫到了天空的浮云,“麥秋”時節雨后的天氣顯得特別地明朗清新,而空中的云朵不時變換著形狀,像“奇”異的山峰“倚”在“寥廓”的天空上,在詞人的筆下,游動的云而能“倚”,可謂是神奇的自然景觀,闊大、遼遠、壯觀,給人以一種舒朗暢快的感覺。在對自然景象描寫之后,第五韻轉入對院外具體景物的狀寫,“波暖銀塘,漲新萍綠魚躍”二句使詞情達到歡樂的高潮。暖曖的陽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池塘,池塘里已長滿了新鮮明綠的萍草,映著波光在水中飄搖,還有那活潑的魚兒不時躍出水面,向人們展示它們愉悅的心情?!般y”字給池塘披上了一層光亮的外衣,大大渲染了氣氛;“暖”字和“新”字,不僅讓人感到一種生命的喜悅,更使畫面形成清新的暖色調;“漲”字和“躍”字,又寫盡了萬物生機的勃發之象,詞人面對此大好景色的欣喜興奮也就不言而喻了。

“想端憂多暇”三句用于上片結尾,在繪景之后,以領字“想”引出,轉入抒發感想,自然、流暢。此典見于謝莊《月賦》,原意是說曹植因喪友憂愁郁悶,無心觀賞夏日美景,以致使綠苔生閣,芳塵凝榭。詞人反用此典,惋惜曹植白白辜負了這大好的景色空自憂傷。而自己絕不會如此,借以表達面對美景時的舒暢心情。

過片首韻共四句,連用三典?!拌p石天高”二句,“ 鑠石 ”、“流金”見于《準南子·詮言》。詞人用以形容夏日天氣炎熱的程度,已到了可使金石熔化的地步。這也使得接下的二句“楚榭光風轉惠,披襟處、波翻翠幕”更有意義,如此的炎熱之際,能有陣陣輕風拂面,必然十分愜意。于是詞人先以《楚辭·招魂》中“光風轉蕙”一句寫夏日晴風帶來的美景,再接以《風賦》中楚王游于蘭臺披襟迎風之典,寫出了“披襟處、波翻翠幕”之句,楚王“披襟”之后而贊“快哉此風”,詞人敞開衣襟之后,迎風之快感,不必明言而自在其中,更何況詞人還配以夏風拂水“波翻翠幕”的美景。

這時,詞人的興致更高了,不由產生了“以文會友”的雅興,“以文會友”出典于《論語》,原文“以文會友”的目的在于“以友輔仁”,而柳永用來,只以之表現文友相聚的歡樂,所以他興致勃勃,來一番,“沉李浮瓜”的消夏游宴,此處又用了曹丕消夏宴游的典故,不過,曹丕之“浮甘瓜”、“沉朱李”是在傷痛中憶舊的歡會,柳永卻只取其歡會之意,與上句“以文會友”相連,極好地表達了作為一個文人的清雅及情趣。但此次,柳永與友人間不是次庸俗的宴飲玩樂,這從“忍輕諾”三字可以看出,老子曰:“輕諾必寡信”,柳永在“輕諾”前先用一個“忍”字,強調了朋友間的信任,在“以文會友”二句中,三個典故一起連用,一氣呵成,渾然有如一體。結拍“但尊前隨分,雅歌艷舞,盡成歡樂”,歡情達到了最高潮,全詞也就定格于此。結尾“盡成歡樂”四字,有一錘定音的效果。

通過一連七個典故的運用,詞人一步一步表情達意,恰如其分,不僅使詞意得到進一步的擴大與展延,而且這些化用還極有助于此詞古雅格調的形成。再有,此詞之七處用典,除《月賦》“陳王”一典需檢視原作稍嫌費解之外,其余六處都可以說達到了《顏氏家訓》所說“用事不使人覺”的境地。故而用典雖多,卻并沒有影響全詞明快暢達的總體風格。

此詞描寫夏景及消夏宴飲的歡樂,在《樂章集》中是一首較為特別的詞,也是一首值得稱道的詞。特殊之處也即為值得稱道之處。

第一,從描繪的景象看,此詞描繪的是初夏的自然風光和萬物生機勃勃的景象,取代了柳詞中常見的或曠遠蕭瑟或衰敗冷清的秋之暮景。

第二,從抒發的情感看,此詞沒有柳詞中常見的那種或濃重、或隱幽之愁緒,代之以輕快的筆調,抒寫出愉悅的心境。在《樂章集》中,似此詞這般閑雅歡娛的情調是不多見的。關于這一點,不僅從詞的下片“別館清閑”一語和末韻“盡成歡樂”一語的明白表述可以看出,從詞的上片的繪景中,也可想見詞人舒暢的心情;更有陳王“是日”、楚王“披襟”、曾子“以文會友”、曹丕“沉李浮瓜”諸典故的明示暗言,使全詞充溢著閑雅歡娛的情緒。

第三,從抒寫的手法看,此詞除上片之景語與下片直敘歡宴外,使用了一連串的典故,用典之多在柳詞中十分少見,用典中有反用又有正用,且最關鍵的一點在于典故的運用能夠做到“體認著題,融化不澀”(張炎《詞源》),恰到好處地表達出詞人要表達的感情。

第四,從所用的語言及表現出的情調看,這是一首頗具豪氣、絕不涉及艷情的極其雅致的典型的文人詞。不僅典故的運用使詞顯得古雅,而且“披襟”的動作表現出詞人的疏放,“以文會友”的舉止表現出作為文人所特有的情雅。在語氣上,“豈須河朔”的“豈須”二字,“但尊前隨分”的“但”字,表現出其消夏的興致和天性中的那種不拘的豪氣。末韻“尊前隨分,雅歌艷舞,盡成歡樂”略微透露出柳永喜好艷情的本性,但對于整首詞而言,并沒有任何影響。

從審美的角度看,柳永敘寫羈旅愁思與男女情愛的作品,大多寫得纏綿悱惻,具有陰柔之美;而此詞相對來說,是具有一定陽剛之氣的。

作者簡介

柳永
柳永[宋代]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更多

柳永的詩(共507首詩)
  • 《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
    查看譯文
  • 《安公子》
    遠岸收殘雨。雨殘稍覺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望幾點,漁燈隱映蒹葭浦。停畫橈、兩兩舟人語。道去程今夜,遙指前村煙樹。游宦成羈旅。短檣吟倚閑凝佇。萬水千山迷遠近。想鄉關何處?自別后、風亭月榭孤歡聚。剛斷腸、惹得離
    查看譯文
  •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水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
    查看譯文
  • 《卜算子慢》
    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楚和登臨,正是幕秋天氣,引疏砧,斷續殘陽里。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脈脈人千里。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盡無言,誰會憑高意?縱寫得,離腸萬種,乃歸云誰寄?
    查看譯文
  • 《采蓮令》
    月華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時情苦。翠娥執手,送臨歧、軋軋開朱戶。千嬌面、盈盈佇立,無言有淚,斷腸爭忍回顧。一葉蘭舟,便恁急槳凌波去。貪行色、豈知離緒。萬般方寸,但飲恨、脈脈同誰語。更回首、重城不見,寒江天外,隱隱兩三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2d8a43ac9a2d8a/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