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趙佶

玉京曾憶昔繁華。
萬里帝王家。
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
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

眼兒媚譯文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回憶汴京往昔的繁華,萬里山河都屬于帝王之家。奢華的宮殿園林,弦管笙琶的聲音日夜不斷。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花城早已是空寂無人、蕭索冷落,雖然身處黃沙漫天的胡地,那繁華如春的汴京仍然時??M繞在夢中。家鄉在何處,怎么忍心聽到那羌笛吹奏凄涼徹骨的《梅花落》。

眼兒媚注解

1
玉京:北宋的都城汴(biàn)京。指趙佶寵臣蔡京、朱靦等搜刮財貨、竭盡民力興建而成的宮殿。
2
笙:簧管樂器,管為竹制,長短不一,有13至19根不等。
3
琶:指琵琶。
4
花城:指靖康之變以前的汴京。
5
家山:故鄉。即笛,又名羌笛。
6
梅花:在此指《梅花落》的樂聲。

眼兒媚賞析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兩句,詞人追憶起北宋都城汴京昔日的繁華景象,同時也指出了北宋曾經坐擁萬里山河,現在卻都成了陳跡。 “曾”字,點明了這一切繁華都已經在歷史舞臺上落幕了,如今詞人已經是亡國之君,淪為敵人的階下之囚。后面的“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三句,詞人將昔日汴京的繁華之景具體化了。 “瓊林玉殿”極力表現帝王之家的奢華, “朝喧弦管,暮列笙琶”極力展現帝王生活的放縱無度。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兩句,詞人寫昔日萬花叢生的汴京城,如今已是人去城頹,到處都是斷壁殘垣,一派蕭條破敗的景象,盡管自己現在置身于塵沙漫天的茫茫大漠,但那汴京城的繁華卻經常在自己的夢中縈繞不去。 “花城”二字,形象地表現了汴京城昔日的繁花似錦, “春夢”寄托著詞人在被俘之后對故國的無限思念之情。結拍的“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三句,寫的是詞人夢醒之后的情思,說他聽到羌笛陣陣,想起自己現在身處漠北,已經陷于囹圄,國家已亡,山河破碎,無處為家,怎么忍受得了吹奏《梅花落》的樂聲所帶來的痛苦。

詞的上片追憶亡國前汴京城的繁華,通過對昔日汴京生活的追憶,抒發了詞人對故國的懷念之情。詞的下片虛實結合,寫詞人被俘之后的愁苦,將詞人心中的思國之愁和亡國之痛表現得韻味悠長。全詞憶昔傷今,言辭簡練但余味悠長,將復雜的感情梳理得具體,將亡國之君的亡國之痛和思國之愁表現得真實可感。

作者簡介

趙佶
趙佶[宋代]

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趙佶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 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書”。更多

趙佶的詩(共384首詩)
  •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
    查看譯文
  • 《在北題壁》
    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天南無雁飛。
    查看譯文
  • 《醉落魄》
    無言哽噎??礋粲浀媚陼r節。行行指月行行說。愿月常圓,休要暫時缺。今年華市燈羅列。好燈爭奈人心別。人前不敢分明說。不忍抬頭,休見舊時月。
    查看譯文
  • 《聲聲慢》
    宮梅粉淡,岸柳金勻,皇州乍慶春回。鳳闕端門,棚山彩建蓬萊。沈沈洞天向晚,寶輿還、花滿鈞臺。輕煙里,算誰將金蓮,陸地齊開。觸處聲歌鼎沸,香韉趁,雕輪隱隱輕雷。萬家簾幕,千步錦繡相挨。銀蟾皓月如晝,共乘歡、爭忍歸來。疏鐘斷,
    查看譯文
  • 《聲聲慢》
    欺寒沖暖,占早爭春,江梅已破南枝。向晚陰凝,偏宜映月臨池。天然瑩肌秀骨,笑等閑、桃李芳菲。勞夢想,似玉人羞懶,弄粉妝遲。長記行歌聲斷,猶堪恨,無情塞管頻吹。寄遠丁寧,折贈隴首相思。前村夜來雪里,殢東君、須索饒伊。爛漫也,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264643ac9a2646/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