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杜牧

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
幾度思歸還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百度百科

題木蘭廟譯文

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手挽強弓南征北戰扮做兒郎,但也在夢中像曾經那般給自己畫眉。

幾度思歸還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有多少次手持酒杯思念著故鄉,到拂云堆上去祭王昭君。!

題木蘭廟注解

1
拂云堆:古地名,在黃河北岸,今內蒙古烏拉特旗西北。此處有神祠,突厥入侵中原,必先至神祠祭酹求福。關內道勝州有拂云堆。既漢元帝宮女王嬙,又稱王昭君。晉文王諱昭,故晉人稱其為明妃。王嬙遠嫁匈奴,為南匈奴呼韓邪單于閼氏(既王后)。

題木蘭廟賞析

  這首詠史詩,是杜牧會昌年間任黃州刺史時,為木蘭廟題的。廟在湖北黃岡西一百五十里處的木蘭山。木蘭是一個民間傳說人物,據說是北魏時期的黃州(或宋州人)。黃州人為木蘭立廟,可見是認木蘭為同鄉的。

  詩人一開頭就用一個“作”字把北朝民歌《木蘭詩》的詩意高度概括出來。這個“作”字很傳神,它既突出地顯示了木蘭的特殊身份,又生動地描繪出這位女英雄女扮男裝“彎弓征戰”的非凡本領。要不,“同行十二年”,伙伴們怎么竟“不知木蘭是女郎”呢?

  接著詩人又借取《木蘭詩》“當窗理云鬢”的意境。把“理云鬢”換成“畫眉”,把木蘭終究是女孩兒的本色完整地表現了出來:“夢里曾經與畫眉”,“與”相當于“和”。它啟發人們去想象木蘭“夢里”的情思。她只是在夢鄉里,才會和女伴們一起對鏡梳妝;只是為了“從此替爺征”才竭力克制著自己,并非不愛“畫眉”。詩人運用一真一夢、一主一輔的襯托手法,借助夢境,讓木蘭脫下戰袍,換上紅妝,運筆尤為巧妙。這固然有“古辭”作依據,卻表現出詩人的創新。

  第三句詩人進而發揮想象,精心刻畫了木蘭矛盾的內心世界:木蘭在戰斗中固然很有英雄氣概,但在日常生活中卻不免“幾度思歸還把酒”,“幾度”二字,恰如其分地表現出這種內心矛盾的深刻性。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少女,木蘭有這樣一些感情,一點也不奇怪。難得的倒是詩人善于揭示其心靈深處的思歸之情,更增強了真實感。

  最后問題落在“還把酒”上。是對景排愁?還是對月把酒?都不是,而是到“拂云堆”上“把酒祝明妃”。拂云堆,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的烏喇特西北。堆上有神祠。明妃,即自請和番的王昭君。木蘭和昭君都是女性。她們來到塞上,一個從軍,一個“和戎”,處境和動機固然有別,但同樣都是為了紓國家之急。

  而這等大事卻竟然由女兒家來承擔,自不能不令人感慨系之?!吧琊⒁烂髦?,安危托婦人”,這是唐代詩人戎昱《詠史》中的名句,和杜牧這首詩是比較合拍的。

  王昭君和親,死留青冢,永遠博得后世的同情。木蘭為了安靖邊烽,萬里從戎,一直受到人們贊美。詩人通過“把酒”“祝明妃”,把木蘭對明妃的敬慕之情暗暗地透露出來,把木蘭內心的矛盾統一起來,運用烘托手法,使木蘭和昭君靈犀一點,神交千載,倍覺委婉動人。這無疑也正是本詩值得特別稱許之處。

作者簡介

杜牧
杜牧[唐代]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更多

杜牧的詩(共794首詩)
  •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查看譯文
  •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查看譯文
  •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查看譯文
  • 《鷺鷥》
    雪衣雪發青玉觜,群捕魚兒溪影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查看譯文
  • 《早雁》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175143ac9a1751/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