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清代]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
滿目荒涼誰可語?
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來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
一往情深深幾許?
深山夕照深秋雨。

百度百科

蝶戀花·今古河山無定據譯文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古至今江山興亡都無定數,眼前仿佛戰角吹響烽煙滾滾戰馬馳騁來來去去,黃沙遮日滿目荒涼又能與誰說?只有蕭瑟的秋風吹拂著枯老鮮紅的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從前愁苦凄滾的往事無窮無盡,金戈鐵馬之地,卻是當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曾經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猶如夕陽余輝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綿綿秋雨。

蝶戀花·今古河山無定據注解

1
無定據:沒有一定。
2
畫角:古管樂器,傳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繪,故稱。發聲哀厲高亢,形如竹筒,本細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振士氣,肅軍容。帝王出巡,亦用以報警戒嚴。
3
牧馬:指古代作戰用的戰馬。
4
誰可語:有誰來和我一起談談。
5
從前幽怨:過去各民族、各部族間的戰事。
6
鐵馬金戈:形容威武雄壯的士兵和戰馬。代指戰事.兵事。
7
青冢:長遍荒草的墳墓。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傳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8
幾許:多少。

蝶戀花·今古河山無定據賞析

詞中有“牧馬頻來去”、“西風”及“青冢黃昏路”之語,青冢離龍泉關較近,因此可能創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駕至五臺山、龍泉關時。

詞的上片寫眼前之景,景象廣袤空闊,荒涼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詞人一開篇就感慨古往今來的興亡盛衰,從古到今,山河是沒有定數的,此時姓覺羅氏,彼時有可能姓葉赫那拉氏,江山的輪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發生逆轉的。這句寫意氣勢博大,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無法言語的無奈。從納蘭性德的身世來看,他雖然貴為皇族,但也沒有主宰江山的機會,然而跟從皇帝出行的經歷,使他對國家的理解更為深刻,使他對時局的變遷更為敏感。作者并沒有沉溺于傷感,而是把思緒從對歷史拉回到了現實,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營訓的場景。

“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此句看似平淡,卻讓人浮想聯翩。軍營中,號角聲起,只見戰士們橫刀立馬,神情嚴峻,將帥一聲令下,他們便在馬背上來來回回地操練,拼殺,好一幅壯觀的場面??墒?,此時的威武嚴整,并不一定能夠使一個國家長久持續下去,它也許會在一夕之間煙消云散,這怎能不讓人傷感?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這樣轟轟烈烈而來,又這樣失魂落魄而去?戰場上的廝殺聲,似乎也暗藏著幾份悲傷。從結構上來說,第一句是后兩句的一個概括,而后兩句又是第一句的具體展現。

雖然塞外的景象廣袤壯美,作者并沒有因此而心情愉悅,在他眼中,彌望的仍是一片荒涼,這滿目的荒涼又能給誰訴說呢?“荒涼”一詞,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實寫照,又是作者心緒的如實昭示。秋天,萬物凋零,落葉滿地,一派衰敗之象,可誰又能說這不是作者心境凄涼的抒寫呢?作者貴為皇族,雖然沒有出生入死的經歷,但仍然心存憂患,多少王朝就是在這起起落落中淹沒于歷史的長河中,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風,即秋風。楓葉經霜會更紅艷,越紅離凋謝就越近。季節地逝去,風干了自然界的一切,但卻風干不了作者滿腹的憂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楓葉里。

詞的上片,無論寫景抒情,都沒有雕琢的痕跡,以復雜的思緒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卻景中帶情。景中情感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飾。

詞的下片抒發自己的報國志向無法實現的幽怨,景象氣勢磅礴,縱橫馳騁,情感婉約深沉。

“幽怨從前何處訴”,應為從前幽怨何處訴,古人作詞,為了韻律的需要,往往在詞序上作以調整?!皬那坝脑埂钡降字傅氖鞘裁从脑鼓??就下文“鐵馬金戈”而言,應該指的是不能報效國家,縱橫沙場的幽怨。納蘭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衛,按理說,他有條件也有能力領兵打仗,但作為一個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隨心所欲的,其所作所為還得服從皇帝的安排?!昂翁幵V”一語,就道出了他內心深深的孤獨,也許是英才蓋世,也許是位高權重,才使他的周圍變得冷清。

作者雖然志向高遠,可又能如何呢?最后不也是像王昭君那樣“獨留青冢向黃昏”?王昭君曾經因為沒有賄賂畫工毛延壽而被漢元帝錯選作單于呼韓邪的妻子。為了漢與匈奴的和好,她遠離家鄉,可是最終還不是變成了一堆黃土,有什么用呢?自己空有一腔鐵馬金戈,氣吞萬里的報國之志,可擁有這樣的志向不也是徒勞的嗎?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問:如果有人問我對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陽與深秋中的細雨?!吧钌健薄跋﹃枴薄吧钋铩薄坝辍边@幾個意象悲涼凄冷,讓人生發出一種揮之不去又無法形容的傷感。從這些詩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對理想的追求是很執著的,但卻沒有一個實現的途徑,所以他的心頭淤積著太多的郁悶。但這種情感的表達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對景象的具體描繪展現出來的,婉約深沉,耐人尋味。

這首詞從整體上來說,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暢。面對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寫情,又以情帶景,使情與景、形與意融為一體。而上篇寫眼前之景,下篇寫從前之志,虛實形成對比。就整首詞來看,手法嫻熟而精到。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清代]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更多

納蘭性德的詩(共377首詩)
  • 《菩薩蠻》
    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欒月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舊事逐寒朝啼鵑恨未消。
    查看譯文
  • 《采桑子》
    白衣裳憑朱欄立涼月趖西點鬢霜微歲晏知君歸不歸殘更目斷傳書雁尺素還稀一味相思準擬相看似舊時。
    查看譯文
  • 《清平樂彈琴峽題壁》
    泠泠徹夜誰是知音者如夢前朝何處也一曲邊愁難寫極天關塞云中人隨雁落西風喚取紅巾翠袖莫教淚灑英雄。
    查看譯文
  • 《浪淘沙》
    紅影濕幽窗瘦盡春光雨余花外卻斜陽誰見薄衫低髻子還惹思量莫道不凄涼早近持觴暗思何事斷人腸曾是向他春夢里瞥遇回廊。
    查看譯文
  • 《浣溪沙》
    楊柳千條送馬蹄,北來征雁舊南飛,客中誰與換春衣。終古閑情歸落照,一春幽夢逐游絲,信回剛道別多時。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9f89c43ac99f89c/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