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白居易

小宴追涼散,平橋步月回。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將何迎睡興,臨臥舉殘杯。

百度百科

宴散·小宴追涼散譯文

小宴追涼散,平橋步月回。小宴會隨著涼夜的來臨散了,自己從平橋上踏著月色歸去。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笙歌停止,院落歸于平靜,樓臺上的燈火也熄滅了。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戴來。殘留的暑氣已在蟬聲中消失,新的秋天隨著大雁南飛而到來。

將何還睡興,臨臥舉殘杯。拿什么東西來催眠?那就是在臨睡時把剩下的酒喝完。

宴散·小宴追涼散注解

1
追涼:乘涼。
2
平橋:沒有弧度的橋。
3
戴:一作“帶”。
4
將何:拿什么。
5
殘杯:剩下的酒。

宴散·小宴追涼散賞析

以極平淡的語言,從極平常的生活場景里,表現了詩人不同尋常的感受,透露出詩人極為閑適的心情。

“小宴追涼散,平橋步月回?!泵鑼懺娙吮M情地領略著這涼爽的秋氣。踏著美麗的月色,才覺得今晚的小宴結束得正是時候,似乎是“追涼”而散似的。一個“追”字,道出了詩人宴散步月平橋,沉浸在這新秋之夜的愜意心情。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睂懙氖茄鐣Y束的景象,表現出詩人的意猶未盡??梢姶舜窝鐣鞘殖晒Φ?,賓主都共同度過了一個愉快而難忘的夜晚。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戴來”。暑盡秋來,蟬隨著秋涼的到來,生命的時日將盡,抱樹而鳴之聲更切;新秋伊始,北雁結隊南翔。詩人抓住這種時令和物候的變化特征,把夏去秋來的自然界變化表現得十分富于詩意,稱殘暑是急切的蟬鳴之聲催促而去盡,新秋季節是群雁方引來。五言律詩以第三字為詩眼。這兩句以“蟬”、“雁”二字為詩眼,不僅使這兩個詩句本身意象生動,警策動人,而且照亮了全詩,深化了詩的主題和意境,加強了全詩的藝術感染力,因此魏慶之在《詩人玉屑》里將這兩字作為“唐人句法”中“眼用實字”的范例。

“將何還睡興?臨臥舉殘杯”。詩人在宴罷閑步時,伴隨著明月而來的新秋涼意,詩人興奮不已,似乎是他首先感受到了這種時令和物候的變化,這新秋的涼風,不僅吹散了詩人身上的“殘暑”余熱,也掀起了詩人心田秋水般的微瀾,不知是喜還是悲,睡意全無。但夜已深沉,萬籟俱寂,人們早已進入了夢鄉,是該睡覺的時候了。于是詩人,為了今夜酣暢的一覺,又舉起酒杯,獨酌起來。

這首詩以赴宴歸來的情態為描寫對象,表現了詩人用山水風月歌頌詩琴酒樂,傳達出詩人晚年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表現了詩人的閑適與自足。

作者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更多

白居易的詩(共4538首詩)
  • 《直中書省》
    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
    查看譯文
  • 《新亭病后獨坐招李侍郎公垂》
    新亭未有客,竟日獨何為?趁暖泥茶灶,防寒夾竹籬。頭風初定后,眼暗欲明時。淺把三分酒,閑題數句詩。應須置兩榻,一榻待公垂。
    查看譯文
  • 《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查看譯文
  • 《家園三絕》
    滄浪峽水子陵灘,路遠江深欲去難。何似家池通小院,臥房階下插魚竿?籬下先生時得醉,甕間吏部暫偷閑。何如家醞雙魚榼,雪夜花時長在前?鴛鴦怕捉竟難親,鸚鵡雖籠不著人。何似家禽雙白鶴,閑行一步亦隨身?
    查看譯文
  •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9adde43ac99adde/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