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百度百科

清明夜譯文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清明夜晚清風習習月色朦朧,青石的臺階,紅色的欄桿這里是刺史的府宅。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獨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聽著遠處弦管樂聲默默欣賞著院中盛開的花。

清明夜注解

1
清明夜:清明節的夜晚。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
2
砌:臺階。
3
獨:獨自。
4
回廊:回旋的走廊。
5
遙:遙遠,遠遠。
6
看花:賞花。

清明夜背景

  踏青。又叫探春、尋春、郊游。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觀賞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習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游,清明掃墓是難得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比男人玩的更開心。

清明夜賞析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寫的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習俗。在古代,踏青又稱“尋春”、“春禊”,晉代已盛。清明時節也是人們春游的大好時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盡情地親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這是清明節俗的另一項重要活動。目前普遍認為,這一項清明節俗是繼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節傳統。上巳節的一項重要內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擇偶。但這首詩妙在未寫清明的清冷。

“好風朧月清明夜”描寫出詩人所處的環境是宜人的,月色是朦朧的,美好的月色使詩人迷醉于清明之夜,對環境的交待襯托出了詩人對美景的愛惜,也表現了詩人的閑適之情。

“碧砌紅軒刺史家”在微風拂過的月色朦朧的清明之夜,詩人處在碧玉欄桿和紅磚墻下的府邸里。詩人用“碧和紅”字顯示了自己愉悅的內心,在夜晚所望之處全是一些美好的色彩,以及精雕細琢的建筑,喜笑開顏,好不爽朗。

“獨繞回廊行復歇”則寫了詩人獨自踱步在回旋的走廊中歌唱。詩人處在如此清明之夜迷人的月色中,喜上心頭,開懷歌唱,在回廊里唱著歌抒發著內心愉悅的情懷。

“遙聽弦管暗看花”交待出詩人思緒飄向了遠方,恰又聽到了遠方的管弦之聲,于是詩人安靜下來認真傾聽著弦聲,自是不休閑。從另一方面,“遙聽”和“暗看”卻也寫出了詩人對現實的關注。

整首詩妙在未寫清明之夜的清冷,卻有它的自成一格,雖有清明,卻意在紙外,寫出懷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過了”,別有韻味,此詩取材,構思都別具一格;此詩也展現了詩人留戀美景,深恐春天將去的微妙心理,但無一字直抒胸懷,而詩人惜春之意無疑自顯。

作者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更多

白居易的詩(共4538首詩)
  • 《直中書省》
    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
    查看譯文
  • 《新亭病后獨坐招李侍郎公垂》
    新亭未有客,竟日獨何為?趁暖泥茶灶,防寒夾竹籬。頭風初定后,眼暗欲明時。淺把三分酒,閑題數句詩。應須置兩榻,一榻待公垂。
    查看譯文
  • 《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查看譯文
  • 《家園三絕》
    滄浪峽水子陵灘,路遠江深欲去難。何似家池通小院,臥房階下插魚竿?籬下先生時得醉,甕間吏部暫偷閑。何如家醞雙魚榼,雪夜花時長在前?鴛鴦怕捉竟難親,鸚鵡雖籠不著人。何似家禽雙白鶴,閑行一步亦隨身?
    查看譯文
  •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9962d43ac99962d/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