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先秦]佚名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西北有高樓譯文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堂皇高聳恰似與浮云齊高。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高樓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樓上飄下了弦歌之聲,這聲音是多么的讓人悲傷??!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誰能彈此曲,是那悲夫為齊君戰死,悲慟而“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的女子。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商聲清切而悲傷,隨風飄發多凄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蕩回旋。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那琴韻和“嘆”息聲中,撫琴墮淚的佳人慷慨哀痛的聲息不已。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不嘆惜錚錚琴聲傾訴聲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對那知音人兒的深情呼喚。

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愿我們化作心心相印的鴻鵠,從此結伴高飛,去遨游那無限廣闊的藍天白云里!

西北有高樓注解

1
疏:鏤刻。
2
綺:有花紋的絲織物。這句是說刻鏤交錯成雕花格子的窗。
3
阿閣:四面有曲檐的樓閣。
4
無乃:是“莫非”、“大概”的意思。
5
杞梁妻: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后來許多書都有記載。
6
清商:樂曲名,聲情悲怨。清商曲音清越,宜于表現哀怨的情緒。
7
中曲:樂曲的中段。
8
徘徊:指樂曲旋律回環往復。
9
慷慨:感慨、悲嘆的意思?!皦咽坎坏弥居谛囊?。痛。
10
知音:識曲的人,借指知心的人。
11
鴻鵠:“凡鴻鵠連文者即鵠?!冰],就是“天鵝”。一作“鳴鶴”。遠飛。這二句是說愿我們像一雙鴻鵠,展翅高飛,自由翱翔。

西北有高樓賞析

慨嘆著“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的漢末文人,面對的卻是一個君門深遠、宦官擋道的苦悶時代。是騏驥,總得有識馬的伯樂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鐘子期這樣的知音。壯志萬丈而報國無門,——在茫茫人和事,沒有什么比這更教人嗟傷的了。

此詩的作者,就是這樣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這失意當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傾訴之時,卻幻化成了“高樓”聽曲的凄切一幕。

從那西北方向,隱隱傳來錚錚的弦歌之音。詩人尋聲而去,驀然抬頭,便已見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這高樓是那樣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間又很眼熟:“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刻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正是詩人所見過的帝宮氣象。但帝宮又不似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樓影,分明聳入了飄忽的“浮云”之中。

欣賞指要

這是一首寫知音難覓的詩。從詩意看,詩中主人公是一位在生活中因失意而彷徨的人。凄涼的弦歌聲從重門緊鎖的高樓上隱隱傳來,其聲調的悲涼深深地感染了樓下聽歌的人。從那清婉悠揚、感慨哀傷而又一唱三嘆的歌聲中,詩人清晰地感受到了歌者經歷的慘痛和被壓抑的內心痛苦。這令人不禁要推想,歌者是誰?莫非是杞梁妻那樣的憂傷女子?可是,最值得憂傷的不是歌者的哀痛,而是沒有人能夠理解她個中的傷感,知音難覓可能才是她感傷嘆息的真正原因。詩人借高樓上的歌者之悲抒寫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但傷知音稀”是一種具有廣泛社會性的苦悶、悲傷和期待。

作者將所抒之情融于幻景之中。對于聲音的描寫細膩生動,歌者與聽者遙相呼應,把失意之人的徘徊、悲切、希冀全面地展現出來了。閱讀時,要細細體會詩中那種若隱若現、縹緲空靈的意境。

詩中的“托”

人們常把這四句所敘視為實境,甚至還有指實其為“高陽王雍之樓”的(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其實是誤解。明人陸時雍指出,《古詩十九首》在藝術表現上的一大特點,就是“托”:“情動于中,郁勃莫已,而勢又不能自達,故托為一意、托為一物、托為一境以出之”(《古詩鏡》)。此詩即為詩人假托之“境”,“高樓”云云,全從虛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縹緲,呈現出一種奇幻的景象。

那“弦歌”之聲就從此樓高處飄下。詩中沒有點明時間,從情理說大約正什夜晚。在萬籟俱寂中,聽那“音響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籠蓋而下的感覺吧。這感覺在詩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傳說他為齊君戰死,妻子悲慟于“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崔豹《古今注》)。而今,詩人所聽到的高樓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頹杞都之悲,故以之為喻。全詩至此,方著一“悲”字,頓使高樓聽曲的虛境,蒙上了一片凄涼的氛圍。

詩中的“歌者”是誰

那哀哀弦歌于高處的“歌者”是誰,詩人既在樓下,當然無從得見;對于讀者來說,便始終是一個未揭之謎。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詩中將其比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這女子大約全不知曉,此刻樓下正有一位尋聲而來、佇聽已久的詩人在。她只是錚錚地彈著,讓不盡的悲哀在琴聲傾瀉:“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薄吧獭甭暻迩卸岸鄠?,當其隨風飄發之際,聽去該是無限凄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回,大約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灘”、“冰泉冷澀弦凝絕”之境。接著是鏗然“一彈”,琴歌頓歇,只聽到聲聲嘆息,從高高的樓窗傳出?!耙粡椩偃龂@,慷慨有余哀”:在這陣陣的嘆息聲中,正有幾多壓抑難伸的慷慨之情,追著消散而逝的琴韻回旋!這四句著力描摹琴聲,全從聽者耳中寫出。但“摹寫聲音,正摹寫其人也”。

作者簡介

佚名
佚名[先秦]

佚名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yì míng,亦稱無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源于古代或民間、不知由誰創作的文學、音樂作品會以佚名為作者名稱。在漢語中,常用張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虛烏有等暫時用作為無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更多

佚名的詩(共352首詩)
  • 《袷饗太廟》
    赫赫閟宮,筆親合食。宸襟蠲潔,構鬯芬聲。牲牢在俎,金石在庭。莫重者裸,慈嘏來寧。
    查看譯文
  • 《袷饗太廟》
    瑟彼良玉,薦于明靈。宸襟蠲潔,郁鬯芬馨。牲牢在俎,金石在庭。莫重者裸,慈嘏來寧。
    查看譯文
  • 《袷饗太廟》
    嘉牲典禮,誕合神靈。鄉通純孝,治感至香。要香既裸,圣酒來寧。膺茲福祿,萬壽益齡。
    查看譯文
  • 《袷饗太廟》
    鋪昭典禮,誕合神靈。饗通純孝,治感至馨。郁香既祼,圣酒來寧。膺茲福祿,萬壽益齡。
    查看譯文
  • 《袷饗太廟》
    禮血樂成,祖考來格。有嚴有翼,天子孝德。臣工在庭,罔不祗飭。玉爵之華,縶如弗克。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98cf443ac998cf4/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