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杜甫

野寺殘僧少,山園細路高。
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
亂石通人過,懸崖置屋牢。
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

山寺·野寺殘僧少譯文

野寺殘僧少,山園細路高。荒涼的山寺里和尚很少,蜿蜒的小路愈盤愈高。

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麝香在石竹叢里安睡,鸚鵡悠閑地啄食金桃。

亂水通人過,懸崖置屋牢。亂流的溪水行人可以趟過,懸崖上建構的屋宇十分牢靠。

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登上山頂的高閣天色已晚,百里之外還能望見飛鳥的毫毛。

山寺·野寺殘僧少注解

1
細路:登山小路。
2
麝香:鹿屬。本名麝香鹿,俗名香麝,其腹部陰囊旁有香腺,其分泌物香氣極濃,因名香麝。
3
石竹:屬石竹科,多年生草本,叢生有節,高一二尺,夏日開花,色有深紅、淺紅、白色等。
4
金桃:即黃桃。
5
亂水:山中泉水,縱橫亂流,可涉足而過的叫亂水。水一作“石”。
6
上方:指僧之方丈,在山頂。
7
秋毫:鳥獸在秋天新生的細毛,比喻細微之物。秋一作“纖”。

山寺·野寺殘僧少賞析

首聯先寫眼前近景:麥積山寺剩下不多的僧人;再寫野眺遠景:麥積山的形狀和曲折盤旋的小道。由近及遠,天然工巧,十分精絕。

領聯一個“眠”,出了麝香鳥的疲倦;一個“啄”,出了鸚鵡的貪饞。此聯不但對仗工整,而且色彩明麗。雖值秋季,但字里行間躍動著春天的旋律,給人心理上一種愉悅的美感。

首聯和領聯描述了戰亂對山寺的影響。僧人或參戰,或逃跑,已所剩無幾。而麝香、鸚鵡卻怡然自得,不知人間變故。

頸聯寫游人登上麥積山,要通過山峽上縱橫流淌的涓涓溪流?!皯已隆本?,仇兆鰲引《玉堂閑話》云:“麥積山,梯空架險而上,其間千房萬室,懸空躡虛,即‘懸崖置屋牢’也?!边@兩句寫出了麥積山的險峻和詩人的興致。

尾聯接近傍晚,詩人登上了麥積山,看到了山頂上重重疊疊的樓閣臺榭,山寺的長老就住在那里。憑檻遠眺,那百里遠的景物盡收眼底。

這首五言律詩,每句都是一幅色彩絢麗的圖畫,可謂“詩中有畫”。綜覽全詩,不但格調清新,對仗工整,而且描摹景物近景遠景相互配合,使全詩的意境明麗悠遠,讀之令人賞心悅目。這首詩的寶貴不只在為我們展現了極為優美的如畫山水,更寶貴的是為后人記錄了當時在秦地數量很多的麝和鸚鵡的事實。麝因有珍貴的麝香,鸚鵡因美麗而能學人言,長期遭致濫捕濫殺,在這一地區相繼滅絕了。高遠得接近仙境的寺廟尚且如此,戰亂對社會的破壞就更難以言表了。

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更多

杜甫的詩(共2275首詩)
  •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查看譯文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查看譯文
  •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查看譯文
  • 《恨別》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查看譯文
  • 《古柏行》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9801343ac998013/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
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热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直播